楊雪崢(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社區矯正蘊涵著刑罰的懲罰性和恢復性雙重價值,是與監禁刑相對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方式。在一定情形下,對人身危險性較低并符合法定條件的女性犯罪人適用社會矯正更能體現社區矯正的價值。本文將討論對女性犯罪人施行社區矯正的問題。
女性犯罪人有著共通的基于女性性別特征的犯罪特點。第一,女性犯罪人的心理容易發生問題。由于女性情感豐富,情緒穩定性差,部分女性犯罪存在不理性因素。第二,女性犯罪人在體力上存在劣勢。生理上的弱勢決定了大部分女性犯罪集中在拐賣婦女兒童、容留或介紹賣淫、組織賣淫、販毒吸毒、經濟犯罪等不需要體力優勢的犯罪。第三,女性犯罪人往往也是受害人。家庭中,在男性長期的暴力虐待之下,女性因為無法忍受虐待,采取極端手段故意殺害丈夫的案件并不罕見。
從社會方面來看,主要表現在社會提供給女性正當的自食其力的機會遠遠少于男性,在就業方面的限制也多于男性。社會觀念對女性也多加束縛。自古以來,女性在家庭中的職責便是操持家務,由男性外出掙錢養家,沒有經濟來源的女性在生活上依靠男性,在找不到正當方式維護自己權益的情況下,她們可能會走投無路而實施犯罪。從女性自身角度來看,女性的弱勢地位也使得其犯罪隱蔽性強于男性。在拐賣兒童的案件中,很多婦女扮演被拐兒童母親來運輸兒童,利用社會對女性的愛護與同情減少懷疑。女性性別特征引起的犯罪誘因值得研究,這將對女性犯罪人實施社區矯正提供指導。
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發揮著身為母親、妻子、女兒的獨特作用,女性犯罪對其社會關系、婚姻家庭關系的影響比男性罪犯大,引起的社會、家庭壓力也更為嚴重。也就是說,女性的犯罪與服刑直接影響其家庭關系。從傳統的女性家庭身份來看,女性在扶養子女、贍養父母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女性犯罪人判處監禁刑,會使得其無法對家庭進行照料。女性犯罪人如果在監獄服刑,家中的老年人和子女在生活上不僅得不到關照,更是負擔了原先由女性犯罪人承擔的責任,這對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十分不利,很可能產生更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影響到兩三代人。對于女性犯罪人的家屬來說,社區矯正既有利于對犯罪人進行改造,也可以兼顧照料家事、贍養老人、撫養子女。家庭是社會組成的重要部分,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在家庭關系之中,對符合條件的女性犯罪人實施社區矯正,將極大地減少女性犯罪人對社會的不良影響,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
監獄每年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對于不需要、不適宜監禁刑的女性犯罪人實施社區矯正,可以合理配置行刑資源,從家庭、社會等方面獲取支持,降低行刑成本。此外,大部分女性罪犯人的主觀惡性不大,在犯罪后悔改意識強,認罪態度良好,自覺遵守有關規定,積極參加各項教育矯正活動,再加上女性較男性暴力威脅相對較小,便于控制。與男性犯罪人相比,她們更宜適用社區矯正。
基于女性犯罪人適用社區矯正的價值和意義,將涉及女性的特殊衡量標準納入調查評估,可以更多地適用非監禁刑,有利于更大地發揮社區矯正的優勢。
對女性犯罪人施行調查評估,主要是為了使符合條件的女性犯罪人盡可能多地適用社區矯正,最大限度地給予女性犯罪人回歸社會的機會。調查評估的主要內容有:被調查人個體狀況、被調查人犯罪事實、被調查人犯罪前后表現、被害人所處環境因素、對社區的影響及評價等?;谂苑缸锏奶攸c,對女性犯罪人的個體狀況調查要更加關注男女關系、家庭關系,尤其要衡量其對于未成年子女的影響;對于家庭暴力引發的女性犯罪應進行詳細調查,具體內容適用我國今年剛出臺的首份反家暴指導意見《關于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見》①意見中明確提出制止家暴可認定為正當防衛。對正在進行的家庭暴力采取制止行為,只要符合刑法規定的條件,就應當依法認定為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防衛行為造成施暴人重傷、死亡,且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屬于防衛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為了更加準確地判處非監禁刑, 必須重點考量其人身危險性。在考量女性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時必須小心謹慎,一方面女性犯罪具有隱蔽性,部分女性犯罪人利用大眾的同情心躲避懲罰,另一方面,部分女性犯罪人雖然犯罪事實清楚,但其家庭有良好的引導愛護作用,可以制約規范其行為,降低其人身危險性;調查女性犯罪前后的表現應結合女性的情緒波動狀況,理解女性可能產生的恐懼、驚慌等心理;由于女性犯罪存在不少團體犯罪的情況,女性犯罪人的周圍環境會極大地影響其行為和心態,要避免女性犯罪人被他人控制,綜合考量其人身危險性。
1.采取適當的教育矯正方式
(1)以排解宣泄為主。女性犯罪人犯罪后心理上容易產生負罪感,對于家庭的感情也十分復雜。安慰理解女性犯罪人,及時引導她們通過健康合法的途徑發泄情緒,有利于教育矯正的實施。
(2)注意耐心謹慎。女性犯罪人有一些獨特的心理狀態。女性犯罪后的情感容易變得更加敏感,所以需要謹慎處理各種問題,不讓小隱患升級為大問題。
2.開展法治教育
開展法治教育應該是對女性犯罪人進行教育矯治的主要內容。應當針對女性犯罪的特點,結合女性犯罪的成因開展相關法治教育。
3.提高女性犯罪人的文化素質
大部分女性犯罪人教育水平不高、經濟狀況不好,要想從根本上矯正女性犯罪人員,只有提高她們自身素質使其有一技之長,能夠自食其力,才可以使其避免再次走上犯罪道路。對于因受到家暴虐待而采取傷害或殺害手段的犯罪人,應該教授她們正當捍衛個人權利的方法,提供更多途徑解決家庭內部問題。
4.具體考慮公益勞動
考慮到女性犯罪人的生理特征,應該對其給予特殊的關懷,在特殊時期不安排重體力公益勞動,平時的勞動也規范在不影響其身心健康的范圍內。對于懷孕或處在哺乳期的婦女,要考慮其身體狀況,一般不宜組織她們開展公益勞動。
1.重視分類管理
女性犯罪人雖然有一定共性,但也是差異極為分明的個體。因此,在社區矯正中需要分類管理。例如,部分女性犯罪人雖然實施犯罪,但具有正常的道德感,主觀惡性不大,對于自己的犯罪行為感到愧疚,產生自責的心理。相反,也存在一部分女性犯罪人,利用法律和社會給予女性的特殊關懷和同情,進行犯罪并躲避懲罰。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在接收女性犯罪人后,應該詳細了解每個人的性格特征、犯罪經歷、家庭背景、社會危害性等情況,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合理分類,并在管理過程中及時調整,以保證監督管理的有效性。
2.重視發揮親朋好友作用
在開展社區矯正工作的過程中,女性犯罪人是否能順利回歸社會,與她們的家庭有著直接的聯系。女性犯罪人在家庭中的作用往往是至關重要的,甚至其犯罪原因也和家庭密不可分。例如作為母親的女性,常年忍受丈夫的家庭暴力,但在子女受到嚴重侵害時采取極端手段殺害丈夫,女性犯罪人在這種情況下內心十分復雜,在為了家人作出傷害行為時,如果不被家人寬容,她們將很難原諒自己,進而難以融入正常的社會生活。再者,除工作場合,女性日常的社交范圍主要為親戚朋友和鄰居,在社區生活中,周圍人對女性犯罪人的態度也時刻影響著她們進行矯正的心態,健康和諧的社區氛圍才能使社區矯正得以正常開展。
3.預防她們對未成年人、老年人的消極影響
女性犯罪人的特殊身份如女兒、母親注定了她們對自己父母和子女的影響力。行為被嚴格監控的女性犯罪人,有可能對與她們有著親密關系的父母子女施加消極影響,教唆未成年人和老年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如果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發現女性犯罪人有這方面的言行,應當立即進行有效的批評教育,及時制止這類行為,保證實現矯正目的。
女性犯罪人對于社區的幫困救助可能有強烈的需求,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幫助女性犯罪人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根據女性犯罪的特點和成因,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一般需要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家庭關系
女性犯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家人對其關愛程度,往往決定了她們是否再次違法犯罪。在一個正常的家庭環境中,她們可以從主觀上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客觀上受家人監督,從而在家庭中過守法的生活,服從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的管理。相反,如果家庭沒有接納女性犯罪人,她們就更沒有勇氣走進正常社會生活,可能在絕望下進行新的違法犯罪行為。
2.日常生活
解決好女性犯罪人的日常生活,為其今后自食其力提供幫助,是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方面。當下女性就業相較于男性存在劣勢。對于服刑后的女性,就業更是一個突出的問題。沒有安排好矯正后女性的基本生活問題,這些女性仍然有可能為了生存再次走上犯罪道路。對此,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應盡力聯系相關企業、社區等,為解除矯正的女性犯罪人提供就業機會。對于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和失業保障金領取標準的女性犯罪人,應該積極聯系政府相關部門,使她們有基本的生活來源。要動員女性犯罪人家屬照料女性犯罪人的日常生活,幫助其順利回歸社會。
3.心理關懷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女性的感情波動比較大,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女性犯罪后,各種心理問題會相應加重,自身容易變得更加敏感,對于外界信息的接收也可能產生偏差。再加上,社會對于女性犯罪人存在一定的歧視心理,對待女性犯罪人不夠寬容,更加大了她們進入社會生活的難度。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必須重視女性犯罪人的心理問題,運用專業的方法和技巧,矯正其犯罪心理,維護其心理健康,從而達到矯正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