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1日,中 國 公證協會七屆三次理事會在京召開。會議介紹,為了向社會充分展示遺囑公證獨特的職能作用和社會價值優勢,2014年中國公證協會建立了全國公證遺囑備案查詢平臺。該平臺采用數字化、網絡化、集中化的數據存儲方式和共享化的查詢使用方式,將各省市遺囑公證信息進行統一整合,解決了公證遺囑查詢效率低下、資源分散、跨區域協查困難的問題,使遺囑公證信息資源利用更加方便、快捷、高效。此外,以全國公證遺囑備案查詢平臺數據為基礎,組織撰寫了公證遺囑業務發展報告。報告采集全國12 個省市樣本數據5000 余份,調閱近24年來部分公證卷宗,委托第三方統計機構進行數據分類分析,從地區、年齡、性別、婚姻關系等方面對我國公證遺囑的發展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
據介紹,公證遺囑是《繼承法》規定的遺囑形式之一,且效力優先于其他形式的遺囑。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遺囑公證,全國各公證機構辦理遺囑公證的數量整體呈逐年增長趨勢。根據司法部有關統計數據,全國各公證機構國內遺囑公證辦理數量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每年不到2 萬件,已經發展到近幾年的年辦理量9 萬件左右。1991年至2013年全國公證機構共辦理國內遺囑公證1370327 件。遺囑公證各省(區、市)均有所涉及,但地區發展不平衡。受到人口和經濟發展等因素影響,各地辦理情況有較大區別。廣東、遼寧、江蘇、四川、浙江、上海、河北、北京、山東、黑龍江10 省市辦理數量相對較多,占全國總量的64.60%。
據介紹,目前中國公證協會按照司法部《公證綜合管理信息統計技術規范》的要求,已完成全國公證遺囑備案查詢平臺一期建設并投入試運行。該平臺采集31 個省(區、市)的歷史數據,已導入全國公證機構自1980年以來辦理的公證遺囑相關信息數據109 萬條。死者是否有公證遺囑可由辦理繼承公證的公證機構通過全國公證遺囑信息查詢平臺查詢。到目前為止,這是我國全國范圍內最大的的遺囑信息庫,也是已知世界上最大的公證遺囑信息庫。
會議指出,全國公證遺囑備案查詢平臺下一步發展,一是要加強與人民法院、不動產登記、稅務、金融、工商等行業或部門的聯系,在保護個人隱私的情況下實現有限度的信息共享;二是要增加或者吸納非公證的其他形式遺囑內容的保管信息;三是要充分增強公證遺囑備案查詢平臺的效力。
會議強調,公證行業要發展遺囑公證業務,首先要對于涉及遺囑、繼承領域的法律予以準確解讀和大力宣傳。其次,要依法依規大力辦理遺囑公證,增加遺囑公證數量。再次,要加強公證遺囑庫的建設,推進遺囑保管法律事務,建立包括公證遺囑信息在內的多種遺囑形式信息的備案、查詢平臺。此外,要加強對包括公證遺囑在內的遺囑繼承理論的深入研究,特別是在遺囑的形式、遺囑的效力等內容上,需要更為有說服力的理論成果。要重視對新內容、新類型遺囑內容和配套措施的研究,特別是在遺囑的執行、信托遺囑、公益性遺囑、遺囑的檢認、涉外遺囑繼承關系法律適用等領域,要進行深入研究和不斷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