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焦旭祥
萬億產業呼之欲出 健康浙江再謀新篇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焦旭祥
要以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打造萬億級產業為目標,以創新、集聚、融合、提升為主線,以“醫、養、健、智”為四大板塊,切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較高水平地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將健康產業培育成為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和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健康產業是一個發展的概念。今天講的健康產業,是指以維護和促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為目標,與維持健康、修復健康、促進健康相關的一系列有規模的產品生產、服務提供和信息傳播等相關產業的統稱。從產業范圍來看,主要包括健康服務和健康制造兩大領域,囊括醫療服務、健康養老、健康管理、健康信息、健康旅游和文化、醫療裝備和器械、藥品和健康食品、體育健身等服務行業和支撐產業,是“大健康”的概念。從產業特征來看,健康產業具有覆蓋面廣、產業鏈長、帶動性強的特點,市場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巨大。
健康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正成為與信息經濟并駕齊驅的經濟發展領域,成為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在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美國健康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7%以上,加拿大、德國、日本等國健康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0%,在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產業相關股票市值約占總市值的13%。而我國的健康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發展潛力巨大。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健康中國”的戰略部署,明確提出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目前浙江已進入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十三五”時期將邁入高收入地區行列,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將發生巨大變化,健康問題日益凸顯,健康需求日益旺盛。在新常態下加快推進健康產業發展,是實施“健康浙江”戰略的創新舉措,是深化醫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質的必然要求,是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手段,對加快浙江“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浙江健康產業起步早、發展快?!笆濉逼陂g產業基礎逐步加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在特色產業培育、發展平臺建設、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總體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據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全省健康產業實現總產出約4958億元,其中醫藥工業、中藥材種植、醫療器械等行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全省醫藥工業總產值1195億元,增長16.6%;中藥材種植總產量突破14萬噸,中成藥及中藥飲片加工總產值達167.8億元;全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超過1300家,數量居全國第四位,近年來產值保持增速達20%以上。
產業特色不斷凸顯。中藥材種植和加工繼續保持傳統優勢,其中鐵皮石斛的產值占全國市場的80%。智慧健康和第三方診斷領域涌現出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實力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現代醫藥產業形成杭州余杭、紹興濱海和臺州臨海等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產業集聚區塊。醫療器械行業形成寧波溫州醫用磁共振成像設備、桐廬醫用硬管內窺鏡、金華人工關節與骨科植入材料等特色產業區塊。浙北、浙西、浙南等區域發揮資源和生態優勢,在養生養老、健康食品等領域形成了鮮明特色。
要素支撐不斷增強。全省健康產業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完善,全省有3所醫學類本科院校,超過50所院校設有生物制藥、養老護理、健康管理等13個健康產業類專業及方向,在校學生近3萬人;全省養老護理人員培訓計劃深入推進,今年底可累計完成培訓10萬人。信息技術支撐加強,初步建成省級健康信息平臺“一個專網”和“三個基礎資源庫”的健康信息服務基礎架構。強化金融支持力度,省政府設立了包括健康產業在內的200億元的省產業基金,由政府引導、金融機構和產業資本共同設立的健康產業基金也不斷涌現,社會資本投資健康產業非常踴躍。
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省政府先后印發了《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促進民營醫療機構加快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健康產業相關領域。探索創新醫養結合、醫師多點執業、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節余的沉淀資金購買商業健康保險等新機制和新模式,進一步從體制機制上釋放健康產業市場活力。
作為全省健康產業工作的牽頭部門,“十二五”時期特別是去年以來省發改委主要開展了9項重點工作:一是制訂實施意見。會同省衛生計生委研究起草了浙江省《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于去年5月以省政府名義印發實施?!秾嵤┮庖姟诽岢隽恕按蛟烊f億產業、走在全國前列”的目標定位。省政府還建立由袁家軍常務副省長和鄭繼偉副省長任雙召集人,22家省級部門組成的省健康服務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二是召開全省會議。今年4月3日,省政府召開全省促進健康產業發展電視電話會議,貫徹落實國務院文件精神,落實重點工作任務,李強省長作重要講話。三是編制發展規劃。去年11月啟動了《浙江省健康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明確“十三五”時期浙江健康產業的發展思路、總體布局、發展重點和保障措施。目前規劃文本已提交省政府,即將印發實施。四是開展干部培訓。6月,聯合省委組織部等部門舉辦全省健康產業專題研討班,進一步提升各級領導干部推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水平和能力。五是推進平臺建設。按照“打造一批健康產業基地、開展一批試點示范、建設一批重點項目、培育一批骨干企業”的要求,牽頭啟動“四個一批”產業載體建設,桐廬健康小鎮、磐安江南藥鎮、奉化濱海養生小鎮列入全省首批37家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六是啟動統計監測。9月,聯合省統計局印發了《關于開展健康產業統計監測工作的通知》,全面啟動了全省健康產業統計監測工作。七是籌建產業聯合會。11月,指導召開浙江省健康產業聯合會成立大會,12個成員單位合作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72億元。建立健全成員單位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務實合作機制,促進資源整合、市場優化和協同發展。八是開展項目推介。去年以來,會同省經信委、省衛生計生委聯合舉辦了兩屆浙江省健康產業項目推介會。在今年11月召開的第二屆健康產業項目推介會共推出健康產業各類項目183項,總投資達3550億元,現場簽約項目24個,總投資296億元。九是開展產業督查。12月,會同省政府督查室等部門開展全省健康產業改革落實情況督查調研,評估政策實施績效,推動各項任務落實。
“十三五”期間,浙江健康產業發展總的指導思想就是,要以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打造萬億級產業為目標,以創新、集聚、融合、提升為主線,以“醫、養、健、智”為四大板塊,切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較高水平地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將健康產業培育成為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和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在發展目標上,規劃提出產業規模、產業特色、產業布局、產業環境四方面的具體目標。總的目標就是,到“十三五”末期全省基本形成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到2020年全省健康產業總產出突破10000億元,產業競爭力、影響力、滲透力和輻射力不斷增強,成為浙江省重要支柱產業,總體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在重點領域上,根據浙江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及健康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圍繞“醫、養、健、智”四大板塊,將重點聚焦醫療服務、健康養老、健康管理、健康信息、健康旅游和文化、醫療裝備和器械、藥品和健康食品、體育健身等八大領域,作為今后一段時期浙江健康產業的發展重點。這將為社會資本進入健康產業帶來了新的契機,也為未來浙江健康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優勢特色上,“十三五”期間要在全國率先建成功能完善、投入多元、覆蓋城鄉的醫療服務體系和養老服務體系,讓醫藥制造、健康旅游、健康信息等行業發展水平在全國領先,同時在智慧醫療、第三方服務、醫養結合等領域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知名品牌和關鍵技術。
在空間布局上,根據浙江健康產業初步形成的集聚態勢和地域特色,在全省以“一核三極三帶”勾畫出“十三五”健康產業空間布局。具體而言,以杭州都市區為核心,以寧波、溫州、金華-義烏三大都市區為三大增長極,注重發揮各地產業比較優勢,形成浙西浙南山區健康養生、浙東沿海健康制造、浙北平原健康休閑三大特色產業帶。
具體來講,“一核”就是以杭州都市區為全省健康產業核心,推動全產業鏈發展和高端要素集聚,形成對全省的輻射帶動作用。主要依托省市級醫療資源集聚優勢,促進醫療服務高端化、專業化和智慧化發展,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高端醫療機構和特色??漆t療機構;推進杭州國家高新區智慧醫療產業基地、中國智慧健康谷等平臺建設,打造全省乃至全國智慧健康產業集聚和引領示范區。
“三極”就是寧波、溫州和金華-義烏都市區三個增長極,加強在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民間資本辦醫、智慧醫療建設等領域綜合改革的試點示范作用,推動醫療服務、健康養老、健康旅游與文化、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藥品和健康食品領域的高端化、特色化發展,加強其對浙東、浙東南和浙中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形成區域健康產業增長極。
“三帶”就是浙西浙南山區健康養生產業帶、浙東沿海健康制造產業帶和浙北平原健康休閑產業帶。浙西浙南山區健康養生產業帶,主要包括衢州、麗水以及杭州西南地區和溫州文成、泰順,要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優勢,以健康旅游與文化、健康養老、藥品與健康食品、體育健身等為發展重點,打造以健康服務業為主導、健康生產為支撐的健康產業體系。浙東沿海健康制造產業帶,主要包括紹興、寧波、舟山、臺州、溫州(除文成、泰順),立足現有生物醫藥和化學原料藥制造業基礎,突出海洋生物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以海洋生物為特色的藥品和健康食品研發和制造;開發以海洋休閑養生為特色的健康旅游和文化、體育健身產業,打造醫療、保健、養生為一體的沿海健康旅游產業鏈。浙北平原健康休閑產業帶,主要包括湖州、嘉興兩市,應充分利用長三角等優勢健康產業資源,促進健康養老、健康信息、健康旅游和體育健身等產業高端化、國際化發展。
在載體建設上,“十三五”時期將圍繞健康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打造一批建設載體,到2020年,全省力爭打造健康小鎮10個、創建重點園區20個、培育骨干企業100家、每年滾動實施重大項目100個,構建一批信息服務平臺和一批人才培養基地,強化對健康產業發展的載體支撐。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措施保障,規劃還將從組織領導、體制改革、政策支持、行業管理、開放合作、營造氛圍等六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保障規劃各項任務落實到位。比如,提出要加強組織領導、部門聯動,“十三五”期間要完善省健康服務業聯席會議制度,推動建立健康產業聯合會、協會、學會等行業組織,充分發揮聯合會等行業組織的協調、服務和監管作用。
*本文系焦旭祥副主任11月26日在浙江省健康產業聯合會成立大會上所作的健康產業專題報告,略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