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宗智
影響司法公正及司法公信力的現實因素及其對策
文◎龍宗智*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610064]
司法公正是司法獲得民眾信任即司法公信力的決定性要素。當前在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建設方面的突出問題表現在:第一,少數案件處理不公正,辦案質量不高。第二,少數案件辦案程序不合法,妨礙了程序公正。第三,糾錯機制不健全,錯案實際上仍難糾正。第四,少數案件辦案效率低下,有些司法活動表現出司法作風不良,司法技術欠缺。第五,司法腐敗存量因素對司法公信力損害很大。第六,民眾對司法的認同度不高,司法公信力及司法權威亟待強化。
上述突出問題既受體制機制、社會環境和社會意識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也有自身思想認識、內部管理、工作機制和隊伍建設等內部原因。具體包括:第一,司法主觀因素,即對一些重大問題的司法認識有偏差,妨礙了司法公正。第二,司法體制因素,即現行司法管理體制在保障司法公正方面存在缺陷。第三,工作機制因素,即司法權內部運行機制存在弊端。第四,司法資源因素,即司法資源配置不足,司法公正保障不夠。第五,司法主體因素,即部分司法官員政治、業務素質不高,事業心和責任感不足。第六,司法與社會互動因素,即司法與社會的良性互動機制仍有待建立。
為此,必須深化司法改革,為司法公正提供體制、機制保障。有以下幾個問題值得注意。第一,加強思想引導,凝聚改革共識,調動司法改革積極性。第二,推進司法管理體制改革,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第三,完善司法責任制,保障司法權公正行使。第四,完善訴訟機制,落實“以審判為中心”的原則。在推動司法改革的同時,還需要在司法自身建設上下功夫。一要加強思想建設,端正司法認識,將司法公正作為司法的生命線。二要加強司法規范化建設,進一步運用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改善司法。三要調整績效考評,改善內部管理,促進司法公正。四要深入推進司法公開,完善司法與社會的互動機制。另外,司法官隊伍建設是影響司法公正和公信力的關鍵,應保障司法官素質,加強職業倫理建設,為司法公正提供精神支撐。
(摘自《當代法學》,2015年第3期,第3-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