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 盛
關于長尾理論的我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研究
文/高 盛
目前,農村電商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取得了非常驕人的成績,并且具備非常有效的發展前景。但是其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瓶頸,其中瓶頸作用最顯著的是物流工作部分。對于農村電商物流系統,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構建一個功能齊全的農村電商物流系統,因為該項體系的有效發揮可以促使電商在農村地區實現進一步的快速發展。本次研究通過長尾理論分析,目前農村成為電商物流的利基市場,不僅如此還有效地分析了電子商務對農村發展的有效性,同時分析該項必然的趨勢,分析了時下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現狀以及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幾點問題,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促使電商物流網絡構建進一步完善化以及科學化,促使我國農村電商物流實現進一步發展。
長尾理論;農村;電商物流
隨著我國經濟逐步走向大數據的信息發展時代,大部分企業開始在網上開展相應的零售業務。電子商務這個交易平臺已成為最新型的交易方法,從而使生產、流通、消費者三者緊密聯系在一起,同時也為政府構成了一個網絡經濟、數字化生存的新世界[1]。就目前的電子商務經濟而言,一二線城市和相關地區已處在幾乎飽和狀態,但對于農村而言,電子商務經濟還處在一個起步階段。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廣大農村地區普及信息網絡技術并被廣泛使用,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但是實現在農村的有效且蓬勃發展,還不能盡如人意。其中最主要因素是物流配送工作的不足,而這一不足則直接影響著農村電子商務迅速普及。
在2004年10月,長尾(The Long Tail)概念由Chris Anderson“長尾”一文提出,這是最早的出現,繼之不久就開始形成一個網絡時代興起的新的理論。長尾理念的基本內容有以下幾方面:唯有渠道比較大,非主流的商品以及需求量比較小的商品銷量,在銷售過程可以有效地配合主流的上皮,以及需求量較大的商品銷售活動。分析目前使用長尾理論,并且發揮了非常顯著效果的事例主要有:Amazon的在線書店、Apple的iTunes在線音樂商店以及Google的搜索引擎等。實際上,眾多“微小”需求是構成長尾市場需求的主要因素,其著重強調需要對非主流客戶以及非主流商品進行關注以及重視。這樣一來就引出了二八定律。但與二八定律指導下的傳統商業運營理論是存在著明顯差別的[2]。
二十世紀初期,維爾弗雷多·帕累托(意大利統計學家、經濟學家)提出80/20法則。在定義該法則的過程中他詳細指出,不管是在哪一種特定群體分析中,重要的因子一般只占少數部分,其中占大部分的是不重要的因子。所以,如果我們有效地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數因子,那么就可以對全局進行有效控制。這個法則告訴我們商家以及公司,80%的利潤分別來自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來自20%的“優質客戶”,第二方面是來自20%的“拳頭產品”[3]。商家以及公司20%的利潤,則主要來自于剩余的80%客戶以及剩余的80%的產品。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抓好熱點商品類別以及重要客戶類型,企業就會取得成功。
從理論上來說,“二八定律”理論跟“長尾理論”兩者存在明顯的輔助關系,兩者并不是矛盾的個體。分析于帕累托分布的“需求曲線”我們可以得到,“長尾理論”跟“二八定律”理論,兩者分別為同一曲線的開始部位以及結束部位。
互聯網商業運營環境的不斷變化逐漸形成了“長尾理論”,“長尾理論”是環境的不斷變化的最終產物。“長尾理論”的出現很好地彌補以及完善了“二八定律”。因此,電子商務進軍農村,是對農村實施“長尾理論”很好的補充,完善了城市市場的“長尾理論”[4]。所以想要有效拓展電商的發展空間,就需要在重視農村市場的同時兼顧城市市場。這樣就需要有效地將電商在農村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問題,最大程度地給予解決。根據上述分析得到,電商在農村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問題,其表象是在農村業務發展過程中物流企業的構建,以及物流業的發展。按照上述理論得知,對于物流企業而言,城市市場處在同一曲線的開始部位,農村市場則處在同一曲線的結束部位,兩者之間存在明顯的互補作用。在實際工作中,要求要有效抓住開始部位的同時,還要緊緊抓住結束部位,在此基礎上最大程度地擴大市場范圍,進而促使企業實現進一步的發展壯大。
就目前而言,因信息技術覆蓋范圍不齊全、缺少相應的物流服務、區域較為分散以及農村市場主體知識素質等種種因素的狀況,導致農村電商物流建設需要面臨很多的問題。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最主要的瓶頸問題是物流服務嚴重缺乏健全性以及完善性[5]。就目前而言,我國的現代農村物流業發展還處在一個初級階段,沒有成熟起來,其內部市場機制還存在諸多問題,物流企業的主要分布形式還處于小、少、散、弱的狀況,農村和偏遠地區難以有效地納入物流服務范圍內。與此同時,傳統貨運企業數量還很龐大,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物流企業還為數不多。這樣一來,農村物流在發展進程中就會遇到這樣那樣諸多問題。
(一)物流基礎設施現代化程度較低,物流技術裝備較為傳統,物流運作成本較高
農村廣大地區路網構建工作雖實現了進一步發展,但農村物流基礎設施還相對較差,農村物流技術以及物流裝備則明顯滯后。在開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的過程中,總體上并沒有按照實際需要將農村物流設施構建納入,導致農村物流方面投入欠缺,建設力度以及效果較低。與此同時,大部分農村地區具備的高等級公路數量不足,難以有效構成完善的網絡交通,也無法構成多式聯運模式。此外,農業物流設施現代化程度和農業物流裝備的標準化程度相對較低,尤其缺乏機械化以及自動化。
(二)農村電商物流建設過程中專業物流人才的缺乏
想要實現農村物流有效的運作,農村物流人才非常重要。物流人才主要負責農村物流運作平臺構建的設計工作,同時也負責其實施工作[6]。可以說,人才作用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是基本的前提條件。就目前而言,雖然我國早已形成全國的“物流熱”,但對于人才的培訓以及教育還有明顯不足,相關院校和培訓機構雖然抓住了重點,但其開展的培訓工作還欠缺設置專門的、有效的、針對農村物流的培訓機構。因為農村物流具有非常顯著的特殊性,目前來說我國的大專、中專院校開設的物流專業中并沒有開設專門的、針對的、科學的農村物流方向的教育專業。故而,我們特別需要對以下類型人才的培養:諳熟現代經貿以及現代物流運作的人才,熟悉物流基本理論以及相應的技能的人才,英語復合型的人才等。對此,我們需要進一步吸引高級物流人才進入,將該類型人才掌握的先進專業知識的運用中,促使一個合理的、高效的、穩定的物流系統的形成。這將對農村電子商務的廣闊市場產生進一步拓展。
(三)農民對農村物流的認識不夠到位
從目前情況分析,農村大眾的心里還存在重生產輕流通的觀念。尤其是負責鄉鎮農村物流企業的經營人員現代物流意識還顯淡薄。有的寧愿完成庫房建設,也不愿有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實施物流業務外包。這種自主經營方式從根本上增加了農村物流的總成本,更降低了農村物流的效率。
目前我國農產品形式為:生產較為分散,生產規模較小,流通效率普遍較低。我們需要嚴格按照實際需要,構建一個以信息技術為中心,同時以儲運技術、包裝技術等相關專業技術為主要支撐力的現代化農業物流體系,進而有效地實現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完善[7]。最大程度地使用全部可利用的資源來發展健全農村物流體系。與此同時,需要有效拓展運輸以及信息的傳遞,使其涉及到各個鄉鎮以及各個村落。要根據目前農村物流建設的實際情況,構建以下農村四方一體的運作模式,即“第三方物流+郵政物流+客運物流+草根物流”。第三方物流、郵政物流、客運物流和草根物流四個方面,都需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完成各自之間的契約,最后形成有效的資源共享、風險共擔以及利益共得的戰略聯盟部署。要促使聯盟成員之間的有效協作以及信息共享的實現,進而使農村物流實現進一步的規模化以及網絡化。此外,還要嚴格按照實際需要,完成物流節點的有效構建。對交通運輸網絡體系的構建,則需要保證其合理化以及科學化,促使網絡信息化質量以及水平進一步提升。同時還要有效地實現組織結構的進一步創新,以及服務模式的進一步創新,促使具備完整功能的物流系統構建完成,并在實際工作中最大程度地發揮其價值。
(一)第三方物流業務模塊的構建分析
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規模相對較小、但是數量非常多,國內注冊的物流企業高達73萬多家。雖數量多,但不足的是沒有一家市場份額大于2.00%的物流企業。企業跟企業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而從事農村第三方物流的企業則相對少。也就是說,目前第三方物流企業還沒有足夠注重農村這一利基市場。同時,農村地區物流意識相對薄弱,他們會對專業化的物流運輸企業產生不信賴感,對該企業提供的物流服務更加缺乏信任度。所以,一些農村龍頭企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調節、整合社會物流資源,進一步構建相應的物流部門。因此,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同農村龍頭企業構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進一步推廣物流專業標準以及物流專業技術,這有利于降低自營總成本。
(二)郵政物流業務模塊的構建分析
根據《中國郵政業發展研究報告》和《中國物流百強案例》兩個報道得知:我國國家郵政網絡目前具備77個一級郵區中心局以及二級郵區中心局,同時擁有八個物流集散中心、5.7萬左右的各類郵政汽車、12架專用的郵政運輸飛機、2.1萬條郵路總條數等。其中農村投遞路線長度為363.8萬千米,總共有9.9萬條,農村投遞路線有效覆蓋了我國62.4萬個行政村。以此同時,中國郵政目前擁有很多家大型存儲倉庫,他們相比傳統形式的倉庫具備非常顯著的倉儲優勢。農民從網上購買的商品,郵政可以將其進行配送到農村當地的郵政點。如果距離營業點比較近的話,也可以對客戶打電話通知領取。
(三)客運物流業務模塊的構建分析
目前,農村居民出行主要交通工具以客運汽車為主。客運汽車的廣泛運營和使用促進了農村道路客運網絡的靈活便捷化。客運汽車可在汽車的后備箱存放相應的貨物,汽車內部走廊也能完成部分輕巧物品的放置。因此,在完成物流戰略聯盟構建工作之后,客運公司可以對客運車進行統一、有效的改造,將后備箱容納量進一步擴大,促使商品的運送實現進一步便
捷。
(四)草根物流業務模塊的構建分析
如果是物流網絡難以有效觸及的偏遠地區,那么我們就可以將送貨的任務交付給草根物流隊伍。草根物流隊伍一般由每個村落產生,可以雇傭農村地區的摩的師傅以及面包車師傅等。該項方法主要具備以下兩個方面優勢:一是摩的師傅以及面包車師傅對農村當地情況較為熟悉,其送貨速度就會非常快;二是摩的師傅以及面包車師傅當作兼職人員,完成物流配送工作就可以賺取相應的配送費,從而使他們增加額外收入。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馬明遠,秦向陽.農村電子商務信息管理系統應用研究[J].農業網絡信息,2014,08(12):887~889
[2]周海琴,張才明.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關鍵要素分析[J].中國信息界,2012,14(01):1414~1415
[3]汪向東.衡量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成敗的根本標準[J].中國信息界,2011,12(03):335~336
[4]姚維振.蕪湖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農業網絡信息,2012,11(01):215~216
[5]龔炳錚.關于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思路與對策的探討[J].中國信息界,2011,05(12):1021~1022
[6]艾江.我國農村物流發展模式及對策研究[J].物流技術,2010,14(Z2):104~105
[7]王新利.發展郵政物流促進農村物流發展[J].中國流通經濟,2012,09(09):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