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俊南
出版人的政治意識與責任擔當
□文|肖俊南
作為在出版工作中發(fā)揮核心能動作用的出版人,是否具備政治意識和責任擔當,直接影響著出版使命的完成。出版人必須深刻認識出版工作的本質,牢固樹立“社會效益第一、社會價值優(yōu)先”的經(jīng)營理念,以強烈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擔當,肩負起宣傳先進思想、傳播和積累先進文化的歷史使命。
出版人政治意識責任擔當
出版工作是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部分,它的基本任務是傳播和積累先進文化。習近平同志在2015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指出,國有文化企業(yè)要樹立社會效益第一、社會價值優(yōu)先的經(jīng)營理念,建立健全兩個效益相統(tǒng)一的評價考核機制,在推動實現(xiàn)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相統(tǒng)一中走在前列。這給新形勢下的國有文化企業(yè)指出了明確的發(fā)展方向,出版企業(yè)作為國有文化企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播和積累文化的過程中,必須把總書記的這個指示作為自己的發(fā)展目標。而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關鍵是作為出版企業(yè)核心力量的出版人要有強烈的政治意識與責任擔當。
政治意識是指政治主體所具有的政治認知、政治態(tài)度和政治信仰,或者說是政治思想、政治觀點,以及對于政治現(xiàn)象的態(tài)度和評價。出版人的政治意識,就是要求出版人對出版工作、出版物的本質有正確的認知,深刻認識和理解出版工作作為上層建筑的一部分,作為意識形態(tài)領域,具有強烈的政治屬性。通過出版人的勞動所呈現(xiàn)出來的出版物,或表現(xiàn)為潛在的價值取向,或表現(xiàn)為鮮明的情趣趨向,或明或暗地包含著某種輿論導向,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出版物內容的政治傾向,直接影響著廣大讀者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等。無論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出版工作和出版物都不可避免地帶有政治屬性。號稱最自由的美國,出版物也不能涉及種族歧視,不能拿宗教開玩笑,也要講政治正確;日本的教科書中拼命掩蓋、粉飾日本軍國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侵略罪行,同樣是日本政府政治意志的反映。我國出版人的政治意識在實踐中最主要的表現(xiàn)就是要堅持正確方向,堅持正確導向。堅持正確方向,就是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的方向;堅持正確導向,就是要堅持傳播先進文化,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豐富健康的精神食糧。
出版工作和出版物的政治屬性要求出版人必須將政治意識放在第一位。毛澤東同志說過:搞新聞工作,要政治家辦報。同樣,搞出版工作,也要政治家辦出版。習近平同志在2013年8月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歷史和現(xiàn)實反復證明,能否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在市場經(jīng)濟大潮的沖擊下,在利潤任務的高壓下,在短期利益的誘惑下,一些人往往把持不住,缺乏清醒的頭腦,喪失政治立場,失守文化陣地,結果忽略了出版物的社會效益,出版了一些有政治問題的出版物,在國內外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如有些人熱衷于各類翻案書,嘩眾取寵,迎合部分人的趣味,褻瀆了歷史,混淆了是非,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還有些人雖然沒出什么有大問題的出版物,但是安于平庸,缺乏追求,在重大出版、主題出版方面缺位缺席,無所作為,都是政治意識缺失而導致的后果。所以,在瞬息萬變、錯綜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中,在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中,強調出版人的政治意識十分重要。出版人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要把增強政治意識擺在首位,自覺地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近幾年,諸如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中信出版社出版的《道路自信:中國為什么能(精編本)》,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雪域長歌——西藏1949-1960》,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蘇共亡黨二十年祭》等一大批優(yōu)秀出版物的問世,正是出版人有著強烈政治意識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
出版人如何才能增強自己的政治意識呢?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指導我們提高政治素質,做好出版工作的根本保證和最有效途徑。因此,出版人必須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要通過原原本本讀原著、看原文,深刻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即使以前有所涉獵,在當前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也要重讀、精讀,結合實踐認真思考和深刻領會。要認真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學習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在思想政治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當前,尤其要以“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為指導,運用科學思維方法,站在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高度來開展出版工作,在大事面前不糊涂,關鍵時刻不動搖,不管遇到什么紛繁復雜的情況,不論面臨多大的誘惑,都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始終唱響正氣歌,高揚主旋律。
出版人的責任是什么?1998年新聞出版署頒發(fā)的《圖書編輯工作基本規(guī)程》“總述”中明確指出,編輯工作的任務就在于:傳播和積累一切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質、有益于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促進國際文化交流,豐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為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務。這是對編輯的要求,也是對我們所有出版人尤其是出版管理者的要求。可見,出版人擔負的是關乎社會發(fā)展和人類進步的重大責任,必須深刻認識這一責任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自覺地擔負起這一重任。
目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還比較落后,在世界文化市場上的占有率還很低。據(jù)2013年年底的世界文化市場占有率調查顯示,美國占43%,歐洲占34%,亞太地區(qū)只占19%,而19%的主要份額是日本和韓國。中國,一個有著5000年文明的泱泱大國,在世界文化市場的份額居然如此之小,作為擔負傳播和積累先進文化職責的出版人,這個現(xiàn)象值得我們反思。出版人有了責任擔當,才會站在對黨、對國家、對民族負責的高度,把握好出版物的政治方向、思想傾向,尤其是在一些敏感的問題上,諸如民族問題、宗教問題、邊界問題和國與國之間的問題上,采取審慎的態(tài)度;有了責任擔當,才會站在對人類文化傳承的高度,把握好出版物的科學水平、學術水平和藝術價值;有了責任擔當,才會以對作者負責、對讀者負責的態(tài)度,嚴肅認真、精益求精地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讀者,從而實現(xiàn)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的有機統(tǒng)一,從而在世界文化市場中占一席之地。沒有責任擔當?shù)某霭嫒嗽谑袌鼋?jīng)濟大潮的沖擊下,很容易缺乏定力,見利忘義,迎合某些人的低級趣味,任由格調低俗的圖書流入市場。如前些年出版的少兒出版物《不倒過來念的是豬》充斥低俗、色情段子,嚴重危害少年兒童身心健康,在社會上引起了很不好的影響。有的出版單位則片面強調經(jīng)濟效益目標,以規(guī)模增長實現(xiàn)經(jīng)濟效益,追求出書速度,管理粗放,導致三審環(huán)節(jié)流于形式,致使出版物粗制濫造,質量低下。出版物質量檢查中很多不合格的產(chǎn)品,往往并非把關人學識水平不夠,而是由于沒有責任意識、盲目追求速度造成的。
出版人要實現(xiàn)責任擔當,首先要深刻認識出版物的重大社會價值和意義。人們常說,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人的一生。出版人只有真正認識到自己在人類歷史發(fā)展中的社會意義,認識到自己的工作是在參與精神文明建設和時代文化的創(chuàng)造、積累、選擇、傳播,自己是這些文化產(chǎn)品的社會價值、科學價值的審定者和判斷者,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必須對人心的安定、社會的穩(wěn)定,對人類的進步、歷史發(fā)展負責時,他才會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是何等重大,才會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辭海》的出版者幾十年如一日,以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斷修訂《辭海》,鑄就了“一絲不茍、字斟句酌、作風嚴謹?shù)霓o海精神”,這正是出版人責任擔當?shù)淖罴言忈尅?/p>
其次,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的大局觀。出版人只有胸懷大局,才能始終保持旺盛的政治熱情和清醒的政治頭腦,在事關政治方向、政治原則的問題上,旗幟鮮明,分清是非,維護大局,維護團結,維護穩(wěn)定;才不至于在紛繁復雜的局勢面前盲目跟風,隨波逐流,而是堅持標準、嚴守陣地,不斷把優(yōu)秀的出版物奉獻給人民群眾。江西高校出版社在實現(xiàn)經(jīng)濟跨越式發(fā)展的同時,特別重視鼓勵多出好書,近年來每年拿出100萬元扶持出版重點書和優(yōu)秀圖書,對獲獎圖書、實現(xiàn)版權輸出的圖書進行重獎,在這一政策引導下,該社近年出版了一批影響較大的圖書,如《蘇共亡黨二十年祭》入選中央電視臺“2013中國好書”并獲第五屆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市場銷量達到10余萬冊;《故鄉(xiāng)在中國》叢書在紐約書展亮相后深受好評,獲中國主賓國活動組委會頒發(fā)的“優(yōu)秀活動獎”;另外還有400余種圖書實現(xiàn)了版權輸出,為在國際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做出了貢獻。這一做法正是出版人著眼長遠,具有責任意識和大局觀念的生動詮釋。出版人如果沒有大局觀念,不能從黨和人民的整體利益出發(fā),不能站在黨和國家的大局思考問題,出版工作便猶如盲人騎瞎馬,稍有不慎,便會跌入深淵,而且很容易引發(fā)外交、宗教、民族等方面的事端,給民族團結、國家穩(wěn)定和全黨全國的工作大局帶來干擾。
再次,要練就扎實的業(yè)務素質。出版人要對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進行研讀,留意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及時把握政治理論動態(tài),關注熱點、焦點,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思考力,能夠及時推出一批緊跟時代、貼近實際的重大選題;要一絲不茍地學習出版法規(guī)政策,及時掌握出版工作的新要求,在涉及民族問題、宗教問題、領土問題等重大問題時,做到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guī)定;要不斷跟蹤學科前沿,及時把最新的知識反映在出版物中,奉獻給社會;要不斷學習新知識,優(yōu)化知識結構,更新知識內容,筑牢出版工作本身的專業(yè)知識基礎,掌握網(wǎng)絡時代出版人應具備的本領,在出版形式、傳播形式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更好地服務于人民。
出版人的政治意識與責任擔當是實現(xiàn)出版工作“社會效益第一,社會價值優(yōu)先”的關鍵。在新形勢下,出版人要充分認識出版工作的重要地位,本著對黨、對國家、對人民負責的精神,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強化責任擔當,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作者單位:江西高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