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 威
思想·戰略·中國道路
——評《選擇:中國與全球治理》
□文|曾威
經濟全球化將世界各國變成了命運共同體,只有依靠全球治理才能有效解決人類所面臨的許多問題與挑戰。中國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已經成長為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并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全球治理體系由西方主導,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如何審視自己的國際地位?如何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如何選擇發展道路?如何在全球治理中擁有更多話語權?這些問題的答案,何亞非先生在他的新作《選擇:中國與全球治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中向我們展現了他的思考。
何亞非先生深入分析了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國際關系格局發展的新變化,并從政治、經濟、文化、非政府組織等多個視角全面觀察和剖析全球治理問題的歷史、現狀和改革。他認為中國應積極融入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轉型,并在其中發揮建設性的引領作用,將中國國際利益與國際社會共同利益有機融合,實現民族復興之夢。縱觀全書,作者以其豐富的外交經驗,給予了很多立足外交實際的客觀闡述,同時還梳理了中國在全球化治理中所依據的思想,分析了可以選擇的戰略,并最終總結和闡釋了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獨有的模式。
目前,國際關系局勢異常復雜,對于中國來說既有機遇,又有挑戰。針對這種情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思想,主張在外交中體現中國智慧、中國思想,發揮大國作用,主動作為。作者站在一線外交人員的角度,認為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必須在外交實踐中始終把本國利益與各國人民的利益結合起來,把中國的發展戰略與世界的發展戰略“對接”起來。這種思想決定了中國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全球治理,堅持做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的塑造者、維護者,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
在全球治理的戰略上,在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今天,面對許多全球性問題,如核武器擴散、氣候變化、環境保護、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何先生書中深入探討了新型大國關系、中國夢、“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的內在關系,講戰略與全球治理和區域治理的關系,包括人民幣國際化及其路徑,周邊外交等,給讀者展現出了一幅完整而壯闊的中國外交戰略圖景。
全球治理關鍵是合作,特別是大國之間的合作。如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是中美關系,如何使中美關系穩定向前發展,增進全球治理領域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可能是中美增進共識與信任的重要領域。下好全球治理這盤大棋需要中國處理好與其他大國和中等強國的關系。不過作者認為這并不意味著中國要跟著其他國家的步伐前進。中國思想和中國智慧決定了我們必須走中國道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很重要的一條是積極進取,主動作為,塑造和引領全球治理。中國是個大國,要有大國的擔當和胸懷,負起與國力相稱的國際責任,提供公共產品。近年來,中國倡導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就是選擇主動作為的成功例子。
畢竟中國改革開放只有30多年的時間,參與全球治理的深度還不夠,中國老百姓乃至知識界對全球治理的了解也不透徹。何先生這本書語言生動活潑,結構細密嚴謹,思想性強,深入淺出地道出目前中國在全球治理問題上的具體情況、所處地位與思想淵源,以及需要面對的核心問題,是一本了解中國與全球治理的優秀作品。
(作者單位:中南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