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提信心抓關鍵力促經濟企穩回升
麗水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麗水上半年經濟運行呈現“總體放緩、緩中有進、進中有憂”特點,困難問題相互交織,形勢復雜嚴峻。初步核算,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7.09億元,可比增長5.3%。
受需求不足、價格下滑和經濟轉型等因素相互疊加影響,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落,增幅低于去年同期和一季度,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年度預期目標,主要表現為“五回落”:
一是工業經濟持續回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745.13億元,同比下降7.2%,增幅比去年同期和一季度分別回落11.7個和2.6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155.53億元,可比下降1.9%,增幅比去年同期和一季度分別回落6.8個和3.0個百分點,排全省末位。二是固定投資明顯回落。全市固定資產投資289.54億元,同比增長7.2%,增幅比去年同期和一季度分別回落10.8個和13.4個百分點,排全省第十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1個百分點。三是外貿出口大幅回落。全市出口9.86億美元,同比下降11.4%,增幅比一季度和1-5月分別回落20.5個和7.3個百分點,排全省末位。四是社會消費同比回落。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1.73億元,同比增長9.0%,增幅與一季度持平,但同比回落4.0個百分點。五是財政收入逐步回落。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81億元,同比增長7.8%,增幅比一季度和1-5月分別回落1.6個和0.2個百分點,排全省第4位。
盡管經濟增速放慢,但產業結構在變化、市場活力在增強、居民收入在增加、民生保障在改善,主要表現為“五加快”。
一是產業結構加快調整。三次產業結構由2014年上半年的7.9∶45.4∶46.7調整為今年上半年的7.9∶43.0∶49.1,三產比重提高2.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輕重工業增加值比重從2014年的36.8∶63.2調整為今年上半年的40.9∶59.1,重工業比重回落4.1個百分點。二是經濟新業態加快發展。全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8.0%,其中軟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7.6%。網絡零售額39.99億元,同比增長40.4%,各類網店數同比增長46.8%。旅游總人數和總收入分別增長17.8%和25.5%。三是招商引資加快推進。全市共引進內資項目192個(大項目68個),實際利用內資152.2億元,同比增長20.6%。浙商回歸到位資金71.80億元,完成全年任務62.4%。四是居民收入加快增加。全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38元,同比增長8.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39元,同比增長9.7%,排全省第2位,農村居民收入增速繼續快于城鎮。五是社會保障加快改善。全市民生支出86.43億元,同比增長16.5%,占總支出79.8%,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0.9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9%,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率均在98%以上。
上半年麗水經濟運行情況不容樂觀,尤其是一些突出問題和矛盾在新常態下更加凸顯,主要表現為“三個壓力持續加大”。
工業經濟減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工業止跌回升壓力不斷增大,呈現“三個明顯下行”。一是企業效益明顯下行。企業增產不增效現象加劇,1-5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稅總額和利潤總額分別下降12.6%和16.0%,比上年同期分別回落29.4個和23.8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長120.7%。二是產銷增速明顯下行。從生產面看,麗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呈階梯式減速態勢,2013-2015年1-6月增速分別為12.9%、6.4%、-1.9%。從銷售面看,2013-2015年1-6月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分別增長14.1%、5.7%、-7.6%,回落態勢明顯。三是相關指標明顯下行。從要素支撐看,上半年全市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0.1%,建設用地出讓面積同比下降37.6%,新增存款同比少增66.03億元;從投入看,工業技改投資同比下降18.4%,比一季度回落18.7個百分點。
民間投資后勁不足壓力持續加大。制造業投資、房地產投資受大環境影響明顯,突出表現為“三回落”。一是“兩大投資”增速明顯回落。2012-2014年麗水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32.4%、8.2%、-3.2%。今年上半年制造業投資仍為負增長,同比下降18.4%,降幅比1-5月擴大11.4個百分點。上半年房地產投資比去年同期回落26.2個百分點。二是制造業投資占比明顯回落。制造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已從2012年的28.2%,下降到2013年25.3%、2014年21.0%,今年上半年制造業投資占比(15.8%)又較去年同期回落4.3個百分點。三是企業投資意愿明顯回落。企業緩投、不投現象增加。上半年全市工業投資本年新開工數為161個,同比減少145個。全市商住用地出讓面積同比下降66.7%,工業用地出讓面積同比下降4.1%。
經濟運行風險防范壓力持續加大。經濟運行風險管控壓力依然較大,主要體現在“三個延續”。一是不良貸款“雙升”還在延續。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累計新發生25.78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37倍;不良貸款率2.43%,比年初上升0.15個百分點。二是“兩鏈”風險還在延續。6月末,全市企業關注類貸款余額53.57億元,占同期企業貸款余額8.2%;企業逾期貸款新增10.14億元。三是資金緊張還在延續。企業普遍反映應收賬款增加、回款期限延長,企業資金面進一步緊張。6月末,全市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僅增長1.2%;制造業貸款同比下降7.4%,降幅比去年年底擴大5.1個百分點。
總體看,麗水經濟遭遇的困難與挑戰在加大,穩增長難度在增加,調結構任務更加艱巨。綜合研判,下半年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陸續實施、創新驅動持續推進以及穩增長系列“微刺激”和“定向組合拳”的逐步落實,麗水經濟企穩回升條件增多,如果工業經濟能止跌回升,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向好,預計主要經濟指標或將在三季度逐步企穩,但要實現年度預期目標任務需付出艱巨努力。
圍繞目標穩增長。一是對照目標任務抓落實。對照上半年各項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尤其是對進度滯后和完成難度大的指標,強化責任落實和考核督查,搶抓時間促進度。二是促進工業止跌回升。突出抓好工業大縣、大企業發展,著力營造合力扶工濃厚氛圍。以市場為導向,支持企業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鼓勵引導企業不斷開拓國內外兩個市場,最大限度釋放產能。三是抓生態服務業發展壯大。把生態服務業作為穩增長重要抓手,加快推進145個年度重點項目、13個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四是強化穩增長相關政策研究。研究制定進一步促進全市經濟平穩發展創新發展實施意見,抓緊組建“生態產業發展基金”,同步謀劃基金管理團隊,加快基金有效運用。
提振信心穩增長。一是增強宏觀政策信心。國家政策預調微調力度加大,降準降息、下調電價、鼓勵創業創新等系列組合拳頻出,省里也出臺了促進全省經濟平穩發展創新發展32條意見,穩增長效果將在下半年逐步顯現,政策利好將進一步轉化為行動力。二是增強市場主體信心。著力幫扶、精準服務,切實在解決難題中增強實體經濟發展信心。通過現場辦公、專題會議等形式,聽取重點行業龍頭骨干發展目標規劃匯報,激發其擴張愿望和熱情,著力推動行業實力企業收購兼并低小散企業。三是增強發展生態經濟信心。依托良好生態優勢,依托麗水工業平臺已形成土地等項目的良好條件,加快研究最適合麗水發展的生態制造業和資源開發產業。
抓住關鍵穩增長。堅持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關鍵舉措,竭力打開投資新局面。一是抓招商項目落地。按照“在談項目抓簽約、簽約項目抓落地、落地項目抓開工”的要求,提高“五資齊抓”針對性和有效性,研究解決不同層次的招商引資重大問題,全力推動一批事關全局的招商項目盡快落地開工。二是抓項目建設進度。組織開展“抓項目促投資百日大會戰”活動,加快一批重大項目快落地、快開工、快投產。重點鎖定41個未開工項目和完成年度計劃投資在30%以下的38個續建重點項目,明確推進時間表,盡快形成實物投資量。三是抓民間投資回升。加強房地產結構性過剩問題研究,多措并舉、綜合施策,確保房地產投資穩定增長和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落實鼓勵民間投資相關政策,扎實推進“PPP”項目進度,分類滾動實施全市“PPP”項目庫100個項目。
培育動力穩增長。把重點改革事項作為穩增長的動力之源。一是著力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扎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加快推進“1+N+9”社會事業綜合改革,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創辦社會事業項目。積極爭創浙閩皖贛國家級生態旅游試驗區和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市。二是抓好各類工業平臺整合提升。按照“兩無”要求和“一縣一園、區別對待”原則,通盤考慮全市平臺定位和發展格局,加快全市工業平臺整合優化提升步伐。三是強力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抓緊啟動規劃編制、包裝申報等工作,爭取更多特色小鎮納入省第二批重點創建名單。四是聚力發展綠色能源產業。著力推進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和天然氣綜合利用,打造華東綠色能源基地。
強化責任穩增長。一是強化項目推進責任。實行清單制、銷號制、月督制,著力營造抓投資、抓項目的濃厚氛圍。二是強化金融保障責任。深化“一對一”精準對接服務活動,加大“兩鏈”風險處置力度,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三是強化社會保障責任。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確保年內完成基本消除農村家庭人均純收入4600元以下農戶目標。加快推進全市十件大事和市區十件實事工作進度。四是強化社會穩定責任。狠抓安全生產、信訪維穩、社會治安等工作,全面維護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