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春
崧廈傘業轉型升級問題
糜子春
制傘業是崧廈的支柱型產業,當前崧廈共有涉傘企業1142家,總注冊資本8.64億元,產品遠銷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造了不菲的價值。截止到2014年底,崧廈傘業年產銷量5億多把,約占全球的1/4,總產值近100億人民幣。崧廈今天已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傘城”。但是,崧廈傘業的產業集中程度較低。在崧廈1142家涉傘企業中,注冊資本不足10萬元的企業有622家,占到54.47%,主要以個體工商戶為主;11萬元到100萬元之間的有419家,占36.69%,公司和個體戶參半。而注冊資本超過100萬元的傘企101家,僅占傘企總數的8.84%,其中有15家超千萬元,占比1.31%,這些企業主要以公司制為主。隨著產業規模的增大,崧廈傘業的產業資本并沒有集中在幾個大型企業,而是普遍分散在廣大中小微傘企中。
崧廈傘業發展是一個低成本驅動型的市場擴張過程,其核心競爭力在于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帶來的產品價格優勢。隨著區域經濟差距的縮小,勞動力供給日趨緊張,勞動力價格也日益上升,低成本優勢正在喪失。崧廈傘業的核心優勢必須從廉價勞動力轉向人才、技術、信息、資本等高端要素,從成本驅動型轉向創新和品牌驅動型的發展,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競爭。近年來,崧廈傘企存在冰火兩重天,領軍企業在創新、品牌、質量等方面都有較快的發展,而占產業數量和資本絕大多數的中小微傘企轉型升級的能力和意識不足。
自主創新問題。在創新上,許多領軍企業都高度重視新設計、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和使用,融合文化、環保、科技等元素制造的晴雨傘、沙灘傘、廣告傘、庭院傘、多功能傘等產品在海內外開拓了高端市場,創造了不菲的價值。對中小微傘企而言,產品同質化嚴重,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已經是由來已久的問題。這些企業普遍規模較小,資本實力不強,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些小規模傘企的經營活動基本上都橫跨供產銷各領域。愿意為核心企業提供配件服務,進行專業化制造的供應商非常少。對許多中小微傘企而言,其有限的精力和資本被分散在多項業務上,這導致了整個產業分工和專業化水平較低,也缺乏自主創新的能力。
品牌建設問題。2010年10月,崧廈傘業被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認定為“浙江省區域名牌”。從區域品牌的角度來講,崧廈傘品牌建設應該說是較為成功的。但是,企業層面的品牌建設總體缺乏。規模越大的傘企,普遍對企業品牌建設的重視度越高。超過1000萬元的15家領軍企業中有12家都注冊了商標,注冊自主商標的比例達到了80%,而且其中有9家企業的商標成為了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但是,規模在100-1000萬元的企業,只有不到一半注冊了自主商標,而且被評為著名商標的僅兩例。而數量占九成的100萬元以下注冊資本的中小微傘企,申請自有商標的比率尚不足兩成。總體而言,崧廈傘業中,少數龍頭企業的品牌建設有一定成績,但是大量的中小微傘企品牌意識依舊缺乏,甚至貼牌生產的情況仍非常普遍。
產品質量問題。領軍傘企普遍具有自己的企業標準和質量管理體系,其生產的許多高端傘可以滿足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市場的需求。而大部分中小微傘企的產品則是價格低廉,質量堪憂,由于使用周期很短,被消費者戲稱為“禮拜傘”。事實上,崧廈傘業并不缺乏質量檢測機構和檢測手段,省質監局早在2004年就在崧廈成立了浙江唯一一家具有第三方公證地位的傘件產品專業檢測機構——浙江省傘件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崧廈傘的質量問題源于企業缺乏質量意識和質量管理。中小微傘企缺乏明確的企業質量標準和生產過程中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對產品的質量問題一定程度上采取了忽視甚至放任的態度。而產業工人流動性越來越大,缺乏熟練工,加上其本身也缺乏質量意識,這都容易造成人為的質量缺陷。
引導優化產業組織結構。在勞動力成本上升的沖擊下,崧廈傘業的生存空間會不斷縮窄,市場的力量將迫使大量傘企尤其是中小微傘企改變發展方式,提升產品的附加值以在市場競爭中獲得生存。政府和行業協會要做的就是因勢利導,幫助一批中小微傘企由全能型企業轉型為專注于一樣或幾樣配件制造的供應商,在專一領域下功夫,提升質量,改進工藝。在這過程中,政府應當對轉型的企業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市場監管部門應當指導企業在實用新型專利開發和申請。
構建全面質量管理體制機制。一是要建立標準。在政府的協調下,由行業協會充分征求傘企的意見,制定出崧廈傘業的區域性行業標準。在此基礎上,傘企可以選擇使用行業協會公布的標準,或者自行制定高于該標準的企業標準。二是強化質量監管。監管部門應會同浙江省傘件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對不同規模的企業、不同類型的產品進行分層抽樣檢測。這種抽檢行為應當是常規化和突擊化相配合,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對質量過硬的傘企的獎勵政策,以及對有質量問題的傘企的行政約談和行政處罰,建立傘業質量監管的長效機制。三是提升產業工人的收入和素質。要充分發揮工會的作用,一方面在企業利潤提升的前提下通過工會的議價能力提升產業工人的工資和福利水平,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協調增強工人與企業主的溝通,構建和諧的勞資關系,從而提升產業工人的工作滿意度和對企業的忠誠度,改變當前人員流動性大,熟練工缺乏的局面。
推進區域品牌建設。一是區域品牌的建設。崧廈傘業區域品牌的品牌精神是基于一種低價、低質、高產的產品形象和廉價勞動力密集的產業形象。地方政府、市場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必須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在提升質量和創新的基礎上,加大宣傳推廣力度,不但要實現崧廈傘業的產業組織結構、生產方式、驅動要素等方面的轉型,更要實現區域品牌形象和品牌精神的轉型,讓崧廈傘真正成為高端傘的代名詞,崧廈傘業成為創新驅動的代名詞。二是企業品牌建設。友誼菲諾、天外天是國家馳名商標,金鼎、天瑋是浙江省級著名商標,無論從品牌價值還是企業實力上都有潛力進一步發展成為具有全國乃至全球知名度的頂級品牌,市場監管部門可以對這幾家企業展開針對性的行政指導和幫扶。而中小微傘企目前總體缺乏自主品牌,市場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一方面應當加強宣傳引導和行政指導,鼓勵中小微傘企申請并使用自主商標,另一方面應當新培育一批市級的著名商標,以推動提升崧廈傘企的品牌價值。
優化基礎公用設施。無論是設計、技術、質量、還是品牌推廣,都需要人才作為保障。要集聚高端人才資源,就必須強化城市功能。當前,隨著小城市建設戰略和五水共治政策的施行,崧廈在環境層面上的建設進展較快。在此基礎上,應當進一步完善教育、醫療、公共交通等民生設施,完善居民社會保障;開發商業房產和居民住宅房產,強化商貿、休閑、文化、金融等功能,豐富居民生活內容;推動提升多部門聯合執法的協調性,積極探索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模式,進一步完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規范社會的秩序,提升居民的日常素質。通過基礎建設城市化、農民市民化來提升人居環境,為高端人才的長期居住和發展提供各種必要的條件。
構建區域性金融服務體系。要促進崧廈金融機構增量、擴權。借助小城市建設的優勢,一方面應當通過設施和政策的完善吸引更多區域性商業銀行來崧廈落戶,另一方面應當借助上級政府的力量積極展開與上級銀行的協商,使崧廈的分支機構具備上虞區一級的決策審批權限,以便于為崧廈傘企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提供靈活的金融服務。要建立區域性行業信用體系。一方面在縣市一級層面上,政府應該支持市場監管局牽頭對崧廈傘企在各部門積累的數據進行整合,另一方面在鄉鎮層面上,鎮政府,基層市場監督、稅務、環保等分局、分所,以及銀行分支機構應當相互合作,通過對傘企的調查走訪和業務往來,積累企業經營管理、發展規劃、實際控制人及其家庭情況等較為深入的數據,最終構建起區域性傘業信用信息數據庫。三是通過供應鏈金融的模式減輕供應商的資金周轉壓力。在應收賬款抵押和領軍企業擔保增信基礎上的貸款,一方面可以增強供應商資產的流動性,減輕資金周轉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適當幫助領軍傘企延長賬期,更多地將資金投入到設計、研發等環節中。
作者單位:上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崧廈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