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前茜
高頻超聲結合增強型能量多普勒顯像在痛風性關節炎病變中的應用價值
張前茜
目的 探討高頻超聲結合增強型能量多普勒顯像(E-flow)在痛風性關節炎病變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的43例痛風性關節炎患者行高頻超聲檢查并結合E-flow超聲顯像表現,觀察E-flow血流信號例數。結果 43例患者中有E-flow血流信號35例70個關節;關節腔積液39例患者98個關節均有不同程度積液;滑膜增厚31例94個關節;關節軟骨“雙邊征”21例38個關節;關節腔內痛風石28例54個關節;骨質破壞5例9個關節。結論 高頻超聲結合E-flow對痛風性關節炎的膝關節及第一跖趾關節病變患者癥狀診斷具有較強的準確性,尤其是對滑膜病變具有較靈活的診斷價值,并為后期的治療提供相關參考依據,使患者脫離病痛折磨,及早恢復健康,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高頻超聲;增強型能量多普勒顯像;痛風性關節炎;膝關節;第一跖趾關節
近年來超聲檢查在肌肉關節病變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關注,具有無創、簡便、經濟,可以多關節、多角度實時掃查,還能直接顯示局部的活動性病變(血流信號)等優勢,為痛風性關節炎在診斷、治療過程中停藥時間指導提供依據[1-2]。本研究重點為高頻超聲結合增強型能量多普勒顯像(E-flow)在痛風性關節活動期及靜止期的超聲表現,為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一定依據,促使患者疾病早日康復。本研究就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43例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的診斷過程進行分析,現
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在佛山市順德區中醫院就診的痛風性關節炎患者43例,其中男37例,女6例,年齡55~77歲,平均(51±5)歲,病程3個月至11年,平均(15± 5)個月。根據病史及臨床檢驗結果均確診為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入院時主要表現為腳踝關節、膝關節、肘關節、腕部以及手足部等其他關節部位多于夜間出現紅腫、發熱、疼痛以及活動受限等,部分患者存在脫屑和瘙癢癥狀。入選患者均排除類風濕關節炎與骨關節炎。
1.2 檢查方法 患者均采用日本ALOKAα7型號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查,線陣探頭,頻率為7~10 Hz。檢查方法:①膝關節檢查患者取屈膝90°(疼痛患者盡量屈膝),探頭橫向放置在髕骨上方,探查髕上囊有無積液、滑膜有無增厚,探頭置于髕骨前方,觀察髕前囊積液及滑膜的形態及血流情況;②患者盡量屈膝 90°,探頭橫向置于髕骨上方,可見近無回聲的股骨軟骨面,觀察軟骨表面有無“雙邊征”,及附近滑囊有無積液、滑膜增厚情況、囊內有無痛風石及滑膜的血流情況;③根據E-flow顯示血流豐富度分級標準:無血流信號為0級,星點狀稀疏血流信號為1級,較豐富點線狀血流信號為2級,豐富的短棒狀血流信號為3級。
診斷結果顯示,43例患者的86個膝關節及86個第一跖趾關節中,有11個關節未見異常,其余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關節改變。具體為:有E-flow血流信號35例(81.4%)70個關節(其中1級35個關節,2級18個關節,3級17個關節),關節腔積液39例(90.4%)患者98個關節均有不同程度積液;滑膜增厚31例(72.1%)94個關節;關節軟骨“雙邊征”21例(48.8%)38個關節;關節腔內痛風石28例(65.1%)54個關節;骨質破壞5例(11.6%)9個關節。
痛風性關節炎可由于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囊、滑囊、軟骨、骨質和其他組織中而引起病損及炎性反應,患者多有遺傳因素和家族因素,常發于中年男性,多見于趾的跖趾關節,也常發于其他較大關節,尤其是踝部與足部關節。主要表現為關節劇痛,一般為單側性突發癥狀,發病時關節周圍組織有明顯的腫脹、發熱、發紅和壓痛感[3-4]。臨床多采用藥物治療,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需進行手術治療。早期對痛風性關節炎的診斷多出現誤差,常被誤診為類風濕關節炎、滑囊炎、化膿性關節炎,甚至是急性蜂窩組織關節炎等,使患者延誤最佳治病時機,造成病痛加重,難以承受的身心傷害,也致使醫患事件發生[5-6]。
近年來,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影像技術的應用對于疾病的診斷發揮了較為準確的作用。彩色超聲診斷儀是通過對人體發射一組超聲波,按一定的方向進行掃描,根據監測其回聲的延遲時間、強弱度判斷臟器的距離與性質。其具有超聲波頻率高、波長短,沿直線順利在人體組織中傳播,縱波遇到不同的介質交接面時會自動產生反射波等優勢[7]。
在臨床上彩色超聲儀常與 E-flow相結合觀察關節內的滑液運動趨勢,痛風性關節炎可通過影像學診斷、檢驗血液及相關臨床體征確診,高頻超聲在該疾病的超診斷中更具有優勢,不僅能多切面掃查多個關節,對于軟組織病變具有較強的分辨率,在顯示微小骨皮質損壞、關節內痛風石沉積及關節面變化中也有一定優勢。E-flow與彩色多普勒(CDFI)血流成像對比發現,E-flow對于低速的血流顯示更加敏感,而且血流信號更為可靠。
結合 E-flow可觀察關節炎處于活動期還是靜止期,不僅能為臨床提供是否為痛風發作期依據,還能在臨床用藥后停藥時間掌握上提供依據,患者疼痛癥狀緩解,復查超聲,若滑膜仍有血流信號,不建議停藥,復查滑膜無血流信號,方能考慮停藥。對痛風性關節炎早期診斷和治療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8]。
綜上所述,在診斷痛風性關節炎時,除了體征、尿酸升高外,結合高頻超聲可進一步確診,結合E-flow可明確是否為痛風活動期,并為后期的治療提供相關參考依據,使患者脫離病痛折磨,及早恢復健康,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Tausche AK,Jansen TL,Schrêder HE,et al.Gout-current d-iagn os is and t reatment[J].Dt s ch Arzt eblInt,2009,106(34):549-555.
[2]楊海華.痛風性多關節炎伴畸形[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9, 25(3):346-346.
[3]王磊,邱邐,張凌燕,等.痛風性關節炎的高頻超聲表現[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1,27(2):376-379.
[4]莫穎倩,戴冽,鄭東輝,等.高頻超聲與病理學檢測評價類風濕關節炎膝滑膜炎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2,16(2): 91-95.
[5]李翠芳,李華,伍鏑,等.高頻超聲對類風濕關節炎指關節滑膜病變的研究[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1,20(4):338-340.
[6]朱瑾,趙建,張文云,等.高頻超聲評價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突出[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0,26(5):931-933.
[7]宋海霞,王全師.高頻超聲在類風濕性關節炎腕關節早期病變中的診斷價值[J].重慶醫學,2014,43(7):809-811,815.
[8]Thiele RG,Schlesinger N.Ultrasonographyshowsdisappearanceofmonosodiumuratecrystaldepositiononhyalinecartilageaftersustained normouricemiaisachieved[J].RheumatolInt,2010,30(4):495-503.
R445.1;R684.3
A
1673-5846(2015)07-0183-02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中醫院,廣東佛山 528300
張前茜(1982.10-),大學本科,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婦產、關節、心血管超聲科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