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芳
(江蘇省鹽城市第四人民醫院,江蘇 鹽城 224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原有的醫院會計制度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在這種背景之下,新醫院會計制度應運而生,在新的醫院制度下,固定資產一般是指單位價值在一千塊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過一年的資產,如果某些資產在單位價值上沒有達到標準,但是使用時間超過一年,也應該被納入固定資產管理。具體來說,固定資產可以分為四大類:再用固定資產、非在用固定資產、未使用狀態固定資產、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具體到醫院來說,主要就是醫院的房屋、醫療器械和其他的固定資產。醫院相較于其他行業來說,固定資產具有單位價值高、使用周期長、設備種類多等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固定資產的管理難度。
首先,固定資產的核算標準提高了。在舊的醫院會計制度中一般固定資產的單位價值由原來的五百塊提高到了一千塊,專用設備的單位價值也由原來的八百塊提高到了一千五百塊。固定資產價格的提高極大地改善了物價因素對于固定資產確認標準的影響。其次,在新的醫院會計制度中,明確規定對于醫院的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按照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在會計科目的設置上增加了累計折舊這一項,因此,對于醫院固定資產的核算有了更高的標準,這樣就可以減少原來通過固定資產的固定比率提增加的誤差。使得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能夠更加科學的反應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方便會計信息的使用者能夠更好地進行經濟決策,同時對于考核工作來說也可以提供數據支撐。
一般來說,固定資產初始入賬價值是按照支付的買價、稅費以及使固定資產達到交付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直接歸屬于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的服務費等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但是根據資金來源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首先,醫院通過自有資金購買的,可以按照購置成本的金額,在會計處理中,借記“在建工程”(需要安裝)、“固定資產”(不需安裝)科目,在貸方計入銀行存款(現金支付)、應付賬款(賒購)。固定資產建造完畢后,由在建工程科目轉入固定資產。
其次,如果是通過財政補助資金購買的,按照固定資產的購置成本以及運費,借方固定資產、貸方待沖基金。與此同時,借記財政項目補助支出科目,貸記財政補助收入銀行存款等科目。
最后,如果是在原有固定資產基礎上改擴建的,其新的賬面價值按照原有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加上改建、擴建、修繕發生的支出,同時還要減去在改擴建過程中更換下來部分的變現價值。在對固定資產改擴建的過程中,在會計科目的處理上,借計在建工程、累計折舊,貸記固定資產科目。在工程進行交付的時候,根據工程的實際成本,可以按照固定資產科目由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
對于固定資產的處置來說,主要由以下幾種情況:出售、報廢、對外投資等等。
首先,對于出售、報廢等固定資產,其實質就是將固定資產變為非固定資產,我們可以用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轉到固定資產清理(借方)科目,然后將該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計入借方,貸方計入固定資產,對原有的固定資產進行沖減。在固定資產對外投資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將固定資產的評估價,而不是賬面價值作為投資的成本,借方計入長期投資——股權投資,并且加上已提的折舊,借方計入累計折舊,對于相應的稅費,可以貸方計入銀行存款、應交稅費等科目。
對于醫院的固定資產來說,我們要定期的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一般來說每年都要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對于在盤點過程中,盤虧、盤盈的固定資產我們要及時的追查原因,并進行匯報后,再處理賬務。對于盤盈的固定資產,我們可以通過市場價格的公允價值來確定盤盈的固定資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借方記固定資產,貸方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非流動資產損溢,在經過批準以后,由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轉入其他收入。對于盤虧的情況,我們可以按照原有固定資產的價值減去尚未沖減完畢的余額,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非流動資產損溢”科目,按已提取的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經過審批后,根據追回的過失人賠償以及保險來沖減。
在對固定資產進行采購之前,我們要進行充分的調查分析,嚴格按照固定資產購置的申請、審批、計價等程序,使得各個環節能夠做到可控,并且將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身上,強化全醫院職工的固定資產管理意識,盡可能的杜絕貪污腐敗行為的出現,鼓勵醫院的每個員工能夠發揮出主人翁的精神,盡可能的減少固定資產購置不當現象的出現,減少醫院資源的浪費。
眾所周知,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固定資產醫療設備種類越來越多,制作也越來越精密,在這種背景之下,加上在具體的分布上,比較分散,不夠集中,這為固定資產的管理帶來了麻煩,所以醫院在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的時候要積極引進現代先進技術,實現現代化的管理,保證財務信息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同時還可以通過對信息管理系統來實現對固定資產的科學高效管理,并且實行不同科室之間的數據共享和信息傳遞。方便管理者進行科學合理的決策分析。
在新的醫院會計制度下,我們對醫院自有資金購入固定資產通過累計折舊科目進行攤銷,對于財政資金購買的固定資產,我們通過待沖基金,這些都不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之中,這些做法在會計學中并不符合收入配比原則,并不能從根本上真實的反映出醫院的真實醫療成本,導致了醫院的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再者,由于不同醫院在獲取政府財政補助的力度也不盡相同,這也不利于進行會計信息的橫向比較,從醫院不同的會計期間來說,縱向比較也失去了可比性。這對于醫院的考核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所以筆者建議,在這種大背景之下,筆者建議,在對醫療資源繼續計提折舊的時候,最好不用區分資金的來源,將計提的折舊都計入醫院的醫療業務成本,不沖減“待沖基金”科目,待該固定資產處置時再作轉出處理,這樣一來,可以緩解這個問題。
[1]肖燕霞,崔慧婷,王永照.芻議新醫院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的核算和管理[J].經濟師.2014(10).
[2]戴壽琴.淺談新醫院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核算[J].經濟師.2014(10).
[3]袁超,陳禾,吳芝喜.醫院固定資產核算的不足與改進措施[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