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四生
札記是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后練筆的最佳載體,也是學生關照自我、總結得失的心靈鏡子。基于此,本人在執教的班級開展了札記寫作訓練,現將經驗點滴小結如下,以期與同道師友共同探索。
一年來,共批閱札記1000多篇,它們大多具有真實性、及時性、多樣性的特點,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情況:1.70%左右的札記有內容,有一定文學性,達到了寫作練筆的要求。對此類學生,我充分肯定,大力扶持。2.20%左右的札記文情并茂,主題深刻,文學性強,立意新穎,這些作者的作文成績普遍較高。對此,我張開慧眼,開掘激發其潛能,推薦發表其作品。3.3%左右的札記為摘抄之作,有的摘自報刊雜志,有的取材過去舊作,態度敷衍,應付了事。我對此類學生引導教育,訓導開化。4.7%左右的學生札記為不盡人意的不合格之作,主要表現為:無中心主題或中心主題過于單一。對此,我因材施教,治病救人。
對于那些佳思妙構,那些異彩奇葩,我在批閱中做到有別于批閱作文與讀書筆記,以下是我的幾點拙見:1.語文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也有主題深刻的作品——盡管表達欠佳。我們要多表揚,多指導。2.在札記的文學性與創新性上,更要側重于后者,特殊情況,甚至忽略其表達,只觀其立意。3.與學生綜合語文能力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教師要辯證的對待,妥善的分析。
札記教學中的重點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札記直接來源于學生自發的寫作沖動,一旦有了靈感,必須馬上寫下來。因此,教師一定要將札記本子及時返還到學生手中。
面對各具面目的札記,文筆優美的,不妨在其上圈圈點點,批上鼓勵性話語。主題深刻的,例如談腐敗、國際時事、盜版、環保等等,都需要教師及時用評語加以褒貶。對于偏激、片面乃至完全錯誤的觀點在表揚其立意新穎的同時必須加以糾正以防微杜漸,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學生會在札記中傾訴不同的心路歷程,不同的學生更會有不同的感受,這就要求評語有較強的針對性。在札記中,流露出低落情緒的,要寫上鼓勵他樂觀、堅強、自信的話;流露出優越感、驕傲自滿的要警醒之,以戒驕戒躁,永葆虛心;顯示出自卑、自憐、自怨自艾的,要在評語中鼓勵勸勉,以提升其人格;表現出不健康情調,不積極心態,如說臟話,市儈氣,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的人,更要在評語中予以批評指正。
有時學生會在札記中傾訴許多心里話、真心話,而且行文中言明“不能讓班主任看到”“千萬不能讓我的父母知道”“保密,千萬別叫其他同學看見哦”等等。這表明,學生對批閱其札記的語文教師是信任的,能夠坦誠相待。在這里,語文老師要承擔起不同的角色:或父母,或師長,或兄弟姐妹,或知音好友。一定要放下教師的嚴肅面孔,擺出親和的姿態,要在評語中潛移默化的滲透你的師者風范。
教師評語是教師教學基本功的重要一環。對于札記而言,我認為以下幾點可以作參考:
首先,決不寫錯別字。評語不多,出現筆誤則為下品。好的做法是在返還同學手中時最好再瀏覽一遍自己的評語,只有這樣,才能言傳身教,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習慣。
其次,寫實為主,兼顧文學、哲學、美學、心理學等相關姊妹學科。教師的評語要耐讀,要含蓄,要有余味,要深刻,要一字千金。這要求教師首先具備深厚的文化素養。
再次,對偶、比喻、排比、雙關、夸張等多種修辭手法的成功運用,在寥寥數語中體現語文之美。有古詩詞基礎的完全可以自作詩詞聯語,效果也許會更佳。
語文教師應該首先擔當起學生心理醫生的重任。對于札記中流露的較大問題,藝術的評點之后,最好再輔之以有技巧的談話。談話時間可長可短,談話主題要靈活控制,必要時也可無主題聊天。談話方式可旁敲側擊,可單刀直入,需要批評教育的,就雙管齊下。談話頻度沒有固定標準,可彈性掌握,最終以解決問題為宗旨。
每次批閱后,教師要及時總結。特別優秀的,要在班上宣讀其作品,由全體同學共同評議,作者本人談創作體會,有條件的,可以在報刊雜志上推薦發表。我們語文備課組的做法是年級組每周評選出四篇優秀習作打印成作品系列在全年級發放,使學生的習作及時得到肯定,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很好的促動作用。總結與交流的形式可參考作文評點課或語文活動課的具體做法靈活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