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丹紅、李國勝 湖北工業大學 湖北 武漢 430000
建筑工程造價的風險識別與管理措施研究
文/吳丹紅、李國勝 湖北工業大學 湖北 武漢 430000
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日益增長的城市人口對于房屋建筑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促進了建筑工程建設項目的增加。但是,由于在風險管理方面力度不夠,這就使得建筑工程的造價上存在較大的風險。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只有對造價管理進行加強,對工程造價風險管理水平進行提高,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資金的流失,促進建筑企業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本文主要基于建筑工程項目造價的風險因素,對其風險識別與管理的措施進行了研究,以供同行參考。
建筑工程造價;風險識別;管理措施
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以及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健全,使得建筑工程的投資結構與投資人呈現出一種多元化的特點。然而,由于建筑工程投資來源的增加,投資規模的擴大,以及投資所表現出來的分散性等發展趨勢,促使建筑工程造價也面臨較多的風險。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造價,加強對造價風險的識別與管理,是擺在建筑企業發展過程中一個亟待思考與研究的重要課題。
2.1 技術因素
一般來說,科學技術對于各大行業,包括建筑行業,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所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因此,我們能夠判斷出,建筑工程造價風險受到技術因素的影響是比較大的。雖然,在大多數建筑施工單位中都有安排專門的技術人員,但是,這些技術人員魚龍混雜,并非全都具有高度的專業素養,某些缺乏足夠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由于本身技術水準不達標,再加上工作的過程中,經驗主義泛濫,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過程中出現技術事故的可能性。
2.2 人為因素
工程造價主要是由人參與控制的,所以,由此可見,在建筑單位中,不管是上層決策人員、施工管理人員,還是對工程造價進行控制的工作人員,其綜合素質與專業水平的高低均會對工程造價產生直接性的影響,因此,對工程造價進行控制的前提就是對整體工作人員的工作素質與責任感進行提升。
3.1 決策階段
通常情況下,建筑工程建設項目能夠順利地進行,決策階段是基礎。在項目決策過程中,評估師必須結合工程實際,與多方面因素相結合,綜合考慮,從而保證評估的準確性。在獲得招標文件之后,在進行評估之前,要做的就是對與該項目有關的內容進行認真仔細的閱讀,進而做出正確的決定,保證決策的高效與準確。但是,在此過程中,也不能忽視法律制度的規范,要嚴格的按照相關規章制度進行。此外,工程項目的負責人在進行判斷之前,同樣也需要對評估與招標文件進行認真地閱讀與研究,謹慎行事,戒驕戒躁,做出合乎常理的準確判斷。評估師的準確評估與項目負責人的正確決定均與施工單位經濟效益、投資者利益的最大化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
3.2 投標階段
建筑工程項目的負責人應該在投標階段對報價進行充分的重視,并且,為了使施工單位獲得盡可能多的經濟利益,就不能過多的抬高報價,但是報價也不能過低,這樣,施工單位中標的可能性就會比較低,更不用說利益的最大化了。所以,要對項目負責人在投標期間,應該合理的控制報價。在中標之后,需要簽訂合同,負責人必須認真地閱讀合同的各項條款,避免因對合同的不了解而使施工單位承受不合法的責任。
3.3 施工階段
施工階段是繼招標與投標結束之后進入的一個階段。在此過程中,為了避免施工單位出現不必要的資金投入,就必須對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進行保證。施工時,還要對投入施工的機械設備進行定期的保養與檢修,并對入場的材料進行認真的驗核,防止因機械設備與材料的質量問題對工程造價造成不利影響。除此之外,施工期間,在有些情況下,會有人向施工單位提出索賠,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在作出判斷之前,查清事件的來龍去脈,從而決定是否對其進行賠償。
3.4 結算階段
從建筑行業目前的形勢來看,很多施工單位對項目施工各個階段的重要性認識不全面,并且存在一定的誤解。有些施工單位認為工程施工階段結束之后,整個工程建設就已經全部完成,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因為工程的竣工結算階段對于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而言也同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施工完成之后,要對工程的質量進行仔細地檢查,研究其是否與標準相符合,并向業主征求意見,詢問其對工程建設還有什么樣的要求需要改進。如果工程質量不高,并且有的地方與業主的要求也不相符合,那么就需要對該工程進行進一步的完善,這必然會使得工程造價增加,因此,對于結算階段的工作也需要引起重視。
4.1 對工程項目造價進行充分的風險評估
相關管理人員要在工程項目開工之前,就要著手分析可能影響到工程項目造價的重點因素,并充分地關注整個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盡可能地將工程造價風險排除在外,保證建筑工程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還要保證建筑工程造價風險評估工作的完整性,在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管理與控制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全面的管控,從而促使企業能夠及時有效地對風險做出相關的回應。
4.2 對計價報價進行科學控制與管理
在投標報價期間,應該對報價進行科學的控制,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并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與自身的實力,對施工工藝與方法進行合理的選擇,將報價過程中存在的隨意抬高報價與壓低報價的情況杜絕在外,盡最大的可能對造價風險進行降低。由于建筑工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對于計價報價的管理方面仍處于弱勢,因此,必須采取措施,對造價風險管理進行加強,才能夠提高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4.3 對承包商的索賠管理意識進行增強
從我國建筑行業的整體情況來看,大部分建筑企業中,具有充足實踐經驗的工程造價人員比較缺乏,所以,應該對承包商的索賠管理意識進行提高,特別是在施工階段,工程索賠更需要引起重視,要積極地對設計中的錯誤、工程量與施工圖紙的變化以及不利自然條件做出回應,始終將合同作為依據,保證相關資料的完整性,并與索賠技巧相結合,對造價風險進行有效地抵抗。
總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工程造價的風險識別與管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對造價風險進行有效地識別與管理能夠更好得對建筑工程造價風險進行防范與抵御。在進行該項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認真地分析與研究工程造價的風險因素,并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對其進行管理,在符合法律規定的前提下,使建筑企業與投資者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1]元璐.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工程造價風險研究[D].邯鄲:河北工程大學,2011(20).
[2]莊國英,李明濤.房屋建筑的工程造價控制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2(05).
[3]丁小英,王小莉.建筑施工企業工程造價風險管理[J].管理世界,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