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灝 許昌華杰公路勘察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河南 許昌 461000
談公路地基處理勘察設計原則分析
文/張灝 許昌華杰公路勘察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河南 許昌 461000
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交通運輸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公路建設的規模以及建設水平也與日俱增,在對公路進行建設時,地基處理的效果直接關系到公路最終的建設質量。由于我國的地理條件較為復雜,在同一條公路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不同的地基,為了確保公路建成后能夠具備相應的運輸功能,在對地基進行處理時就必須嚴格遵守相關規定來對地基進行勘察、設計。本文將對公路地基處理的相關原則著手,對其勘察設計的原則展開分析。
公路建設;地基處理;勘察設計
在對公路地基進行處理時,地基的勘察以及設計均是開展后續建設工作的基礎,因此,地基的勘察以及設計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公路的地基處理水平。在對公路進行建設時,如果施工時的水文地質條件與工程地質條件與勘察設計結果不相符,不僅會增加工程量,延緩工程進度,而且還會增加功能造價。
在對公路地基進行處理時,勘察工作是否有效進行直接關系到地基處理的效率,不過,在對地基進行勘察時,必須要遵守相關原則,避免因操作不當而影響勘察結果以及速度。在對公路地基進行處理時,必須注意地基處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明確地基處理的目的,同時還必須嚴格按照相關原則來對地基進行勘察,在此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了解地基存在的問題
目前,對公路地基進行處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升地基的穩定性以及整體強度,基于此,當公路地基的整體強度不能承受相關附加荷載以及自身的結構重量時,地基的局部地方就會出現嚴重破壞的情況,最終導致公路的整體性被破壞。此外,在對地基處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時,一定要考慮到地基處理后的形變問題,以便于將地基在自身重量以及附加荷載影響時的形變情況控制在最低范圍內,避免地基形變對公路的正常使用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在對地基進行處理時,一定要對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進行適當處理,這也是提高地基承載能力的前提。
(二)明確地基處理的目的
在對公路地基進行勘察時,必須明確地基處理的目的,這主要是因為在公路建設過程中,技術人員對地基進行處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地基的整體強度,確保公路運行更加穩定。此外,技術人員在對地基進行處理時,還必須考慮凍脹、濕陷等問題。一般情況下,在地基處理過程中必須對地基的土質條件、地理條件、水文情況等具體情況進行勘察,并將勘察目的作為該階段的工作目標,比如為了提高地基的承載能力,可以將提升地基強度作為該階段的工作目標,或者是將降低地基沉降量作為其勘察目標。由此可見,技術人員在對公路地基進行處理時,必須明確地基處理過程中的目的,以便于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載能力,確保地基能夠達到公路建設的預定運行需求。
在對公路地基進行建設時,地基設計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地基處理的效率以及質量,這一情況主要體現在不同設計方案的綜合應用、不同地基處理方法的適用性分析、地基填充土質的選擇、地基是否符合地基特性、設計對象是否明確等。在對公路地基進行設計時,一定要嚴格遵循以下原則,確保地基建成后能夠達到預期效果。
(一)明確對象
技術人員在對地基進行處理、設計時,必須明確設計的對象,這也是地基處理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原則之一。一般情況下,在對公路地基進行勘察設計時,其面臨的地基通常為特殊地基或軟弱地基,目前的道路橋梁基礎建設施工中,針對于軟土的特征在地基建設時,通常會采用深層密實、換填土、排水板、管樁、碎石樁、加筋技術、動力固結等技術手段,因此,在對軟弱地基進行處理時,一定要根據其具體情況來選擇相應的處理方法,不能僅按照經驗來對其進行處理。在對特殊地基進行處理時,必須將公路處理后的壓縮系數控制在1.7×10Pa以上,在對軟地基進行設計處理時,必須將公路處理后的壓縮系數控制在0.7×10Pa以上,
此外,還必須將地基的承載能力控制在40—90KPa之間。在對公路地基進行勘察設計時,一旦出現失誤、誤差或勘察的深度不夠等情況,不但會導致地基設計處理的相關資料不完善,導致技術人員不能對地基做出準確的分析,從而導致地基處理效果不能達到公路建設的預期效果。基于此,一旦出現此類情況,技術人員一定要對地基勘察的相關數據進行有效研究,并對該路段的實際情況進行重點分析,以便于在明確設計對象的前提下,提升地基處理設計的整體水平。
(二)勘察設計結果是否符合公路地基的特性
技術人員在對公路地基進行處理設計時,必須確保地基設計結果符合該段公路的地基特性。一般情況下,公路地基的孔隙以及含水量相對較大,特別是在某些雨季較長、氣候潮濕的地方,其公路地基的天然含水量達到了180%,所以技術人員在對公路地基進行處理時,一定要根據不同路段地基的天然含水量來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與設計方法。在對公路地基進行處理設計時,還必須將地基的滲透系數以及抗剪強度考慮在內,當地基的滲透系數與抗剪強度相差較大時,必須根據地基的特性來對其設計方法進行選擇。
(三)地基處理的方法是否適用
眾所周知,技術人員在對公路地基進行處理時,其處理方法較多,可以根據處理時間的長短將其分為長時間處理以及臨時處理,如果按照處理深度可以將其分為非飽和土處理、飽和土處理、粘土處理以及砂性土處理。在種類繁多的地基處理方法中,技術人員必須根據實際需求來選擇相應的處理方式,確保地基處理的效果對公路地基建設最為有利,以便于提高地基處理的整體水平。
公路建設的不斷發展以及相關技術的不斷完善,人們對公路地基處理勘察設計的關注度也變得越來越高,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基于此,在對公路地基進行勘察設計時,技術人員一定要嚴格遵守公路地基勘察設計的相關原則,以便于有效地提高公路地基的處理水平。
[1]張彥,王幸.談公路地基處理勘察設計原則[J].科技創業家,2012,(9):57.
[2]趙亞男.關于公路工程施工勘察設計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8).
[3]楊凡坤.談公路橋梁軟土地區地基處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1).
[4]嚴立恒.淺談高速路房建工程地基處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35).
[5]武金博,鄭小毅.公路涵洞地基處理的數值模擬分析[J].山西建筑,2014,40(30):97-99.
[6]劉豐.公路軟土地基處理綜合方法及應用[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5):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