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會安
我們根據本區情況和學生特點,本著“從我入手,形成區域特色,進而擴展到其他方向領域,整體推進,形成整體性特色”的思路,并在我區整體辦學理念的指導下減負增效求落實,形成特色促發展,對各個學校的體育活動進行了整體規劃。在操作過程中做到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層次性的定標,從而保證了不同學校的體育活動在不斷的建設和發展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風格,即堅持科學性、民族性、針對性、多樣性、人文性、趣味性六個規則。
五個定位方向:
第一,根據學校的人文性質特點進行定位。例如我們區的文昌宮民族小學,根據學校特點,確定了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還有外國語小學,根據學校的語言特點,定為了雙語籃球教學。
第二,開發學校周邊的資源,因為有些個別學校是城鄉接合部,有些學校利用周邊的資源,例如家園里小學充分把一些周邊協會的教練請到學校進行輔導,從而演變為一個特色活動。
第三,挖掘學校校內特長。像雷鋒小學的一個體育老師跆拳道非常優秀,所以在這個學校組建一個跆拳道社團;還有像桃花源小學的體育游戲,實驗小學的京劇操、乒乓球。
第四,陽光體育運動和“2+1”工程,這個活動已經開展了很多年了,有些學校緊緊圍繞這項工程開展了活動,配備健身包,包就是用布縫的,里面有毽,還有跳繩等等。
第五,拓寬體育傳統范圍。我們往往局限于運動競賽,怎樣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按照這個傳統校的內容開展活動,這也是我們思考的問題,而且部分學校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像佳寧里小學的足球,陽莊子小學的籃球,還有洪湖里小學的排球,在整個開展活動中,從領導到學生,全員整體都動起來。
兩個實施途徑:
第一,校內包括體育課堂教學、大課間、體育課外活動;第二,校外體育活動,活動的開展對學校各個方面都起到了促進作用,同時為學生體質的增強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