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每年的4月,又是各學校一年一度的春季運動會了。可是,我們時常還能聽到這樣的抱怨:現在的孩子喜歡玩pad,喜歡電子競技,他們不喜歡運動會,運動會是少數運動尖子的競技和比賽,大多數人都在看臺上曬太陽……如果您的學校存在這樣的狀況,那么,我們尚且不推薦在“高大上”的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辦的史家學區六小學運動會,也暫且不論全國知名學府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儀式隆重的“馬約翰”杯田徑運動會暨足球“世界杯”開幕式,我們帶您走進一所普通的外來務工隨遷子女學校——北京石油學院附屬第二實驗小學,來這里體驗運動會的樂趣。這里正在進行著的全校教師和學生的節日——2014全員運動會,讓每一個孩子綻放童真笑臉。
4月30日,石油二附小的校園里處處張燈結彩,洋溢著喜慶的節日氣氛。這一天,筆者與學生們一起親歷了一場“音樂中的全員運動盛會”,孩子和老師們在陽光下享受著參與與競爭的樂趣,家長們也被邀請參與有趣的親子活動,找回童年的感覺。
比賽場和觀眾席上“紅帽子”和“藍帽子”交叉排列,以示“紅隊”和“藍隊”,一年級至六年級的單數班為紅隊,一年級至六年級的雙數班為藍隊,兩個組別的設置將全校學生整合成兩個大隊,使得各個年級的學生彼此之間互相關心比賽戰況,場地上此起彼伏地響起“藍隊加油”“紅隊必勝”的吶喊聲。比賽結束后,優勝隊將獲得校長頒發的“優勝旗”。
50米跑、100米跑,不是跑得快的學生之間的比賽,而是全班、全年級所有學生(特殊情況、病假除外),1-6年級以班級為單位分別站在1-6跑道上,發令槍一響,第一排的學生跑出去了,跑出去30米左右,第二排的學生又跑出去了……在終點處的裁判則有序的將各位同學按照1-6名次分到不同的隊伍后面。爸爸媽媽們也上場了,“我是神射手”“協力前行”“踩地雷”,活潑輕松的氛圍中不乏緊張激烈的競爭。
比賽形式也比較新穎,接力賽也不再是簡單的跑步,而是第一棒仰臥起坐+跑、第二棒原地摸異側耳朵轉圈+單足跳+跑、第三棒跳繩+跑、第四棒沙包拋接跑,形式的改變突破了傳統的跑的模式,使得比賽更富有趣味性。
學校從首都體育學院聘請了30名大學生擔當各項目的裁判工作,這些大學生在擔任裁判的同時,還承擔著保護與幫助的任務。安全問題是學校體育中各個環節的障礙,運動會也不例外,在鉆圈+前滾翻接力的比賽中,幾位大學生承擔起前滾翻的保護與幫助任務,確保比賽的順利進行。為了彌補裁判的不足,五六年級的“小大人”在比賽之余也肩負著裁決職責,態度認真嚴謹,一絲不茍。
石油二附小校長劉芳一直在操場上觀看孩子們的比賽,她除了參與比賽的指揮,還親自擊鼓為孩子們加油助威。她認為運動會就是孩子們的節日,如果孩子不喜歡運動會,那一定是運動會沒有組織好,運動會的項目沒有設置好。“我們只有改變傳統運動會的組織形式,改造改良運動會的競技模式,建立全員運動會的新理念,才能設置出全體學生喜歡的運動會,運動會才能成為全校學生、全校教師的盛大節日。”劉芳校長發自肺腑地 說。石油二附小的學生們每人至少參加了4個項目。
作為此次全員運動會的幕后指導,全國體育教學聯盟(教學改革)主席、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毛振明教授說:“青少年的身體中天然的存在著運動、游戲、競爭、表現、交友、喜歡熱鬧的沖動,而運動會就是全面滿足同學們這些要求的、唯一的一個學校活動,學生們如果不喜歡這樣的運動會無論如何是不可理解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