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雄偉
(廣東省平遠縣石正鎮農業服務中心,廣東 平遠 514641)
廣東南臺山國家森林公園建設發展研究
曾雄偉
(廣東省平遠縣石正鎮農業服務中心,廣東 平遠 514641)
分析了廣東南臺山森林公園建設發展現狀,闡述了制約森林公園發展的因素,包括林權不清,資金不足,群眾意識薄弱等,并提出了加強森林公園管理的建議。
南臺山森林公園;管理;生態建設
廣東南臺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廣東省東北部,平遠縣西南部,園區規劃面積25.15 km2,劃分為瀏覽區、保育區、服務區、管理區等4個功能區。園內森林資源以針葉林和常綠闊葉林為主,森林植被具有多樣性特征。動物資源經專家考察和資料查閱核實,有脊椎動物241種。園內自然景觀引人入勝,人文景觀資源豐富,有大小寺廟8個及眾多史事傳說、民間神話。該森林公園山系屬武夷山系,為武夷山山脈南伸的余脈,是粵東三大丹霞地貌名勝地之一。隨著改革的深化、旅游業的發展和林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森林旅游開發日益受到重視,森林公園也應運而生。2004年平遠縣人民政府同意以石正鎮南臺山自然保護區為中心,成立南臺山森林公園。2007年平遠縣縣委、縣政府把南臺山森林公園建設作為縣重點建設項目,以粵東名勝“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南臺山為主體,打造觀光式旅游。2007年8月被廣東省林業局批準冠名為廣東南臺山森林公園。通過規劃建設,由南臺山臥佛景區、石龍寨觀佛景區、程旼紀念園景區三部分組成,總面積2 073.2 hm2的南臺山森林公園不僅開發了旅游資源,增加了經濟收入。還對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和促進森林資源的持續利用做出巨大貢獻。2009年12月被國家林業局批準設立廣東南臺山國家森林公園。
2.1 創新建設理念,把南臺山森林公園作為縣城建設的主載體來打造
在規劃建設南臺山森林公園過程中,解放思想,創新建設理念,以“以人為本、重在自然、貴在和諧、精在特色”作為森林公園建設理念,突出森林公園的森林景觀、品味和特色,認真編制和嚴格執行森林公園總體規劃,既保障了森林公園建設的質量和檔次,又依托“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優越的區位,堅持“城市向山拓展”的理念,把南臺山森林公園作為縣城建設的主載體來抓,將森林公園納入縣城建設總體規劃,把大佛文化注入城市建設之中,并作為重要節點推進。通過規劃建設,使南臺臥佛景區、石龍寨觀佛景區和程旼紀念園景區成為平遠縣城的后花園,既是市民休閑鍛煉、旅游觀光的勝地,也是繪畫攝影的好去處。
2.2 創新推介方式,宣傳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品牌
圍繞“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創新宣傳推介方式。一是廣邀國內外新聞媒體前來采訪報道,邀請蔣大為、蔡國慶、董文華、陳小奇、程賢章、劉胃人等文藝界名人來平遠獻藝演唱、采風,并制作一個以著名音樂人陳小奇先生譜寫歌曲《南臺緣》為主題歌的南臺山風情TV短片,投放至廣東衛視、新浪網等電視網絡媒體播放,努力擴大森林公園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二是以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南臺山為依托,規劃建設南臺臥佛山文化旅游產業園,建設大佛寺、文化廣場等項目,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來平遠觀光旅游、登龍拜佛。三是實施南臺臥佛山亮燈計劃,打造“夜登石龍寨,晚賞大佛景”的森林公園品牌。
昔日被人忌稱為“老人山”的南臺山,通過景點建設與旅游開發、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相結合的開發利用格局,打造成了“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南臺山森林公園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在也還存在不少問題。
3.1 林權不清
森林公園面積2 073.2 hm2,均屬林地,除程旼紀念園景區54.33 hm2屬國有林地外,其余2 018.87 hm2均屬集體林地。對集體林地,目前與當地林農或集體簽訂為期30年的林地租賃合同,森林公園管理處還未真正獲得林地使用權和管理權。林權不清導致在公園開發利用、資源管護、設施維護等易受群眾阻擾,影響公園的發展。
3.2 資金不足
森林公園是一個公益性項目,當前該森林公園屬開放性公園、無門票等任何經濟收入,管理經費只靠縣財政投入,造成許多基礎設施陳舊落后,缺乏必要的管護設施設備,資源管護手段仍很原始,很難實現森林公園有效管理。如2012年,縣財政列入預算的管理經費為43萬元,而實際管理費用至少每年需80萬元(只含保潔員、管護員工資、部分設施維修費等,不含公共設施建設、森林撫育以及編制內管理人員工資等費用),由于管理經費缺乏,保潔員、管護員的每月工資約700元,導致管理上只能停留在巡山護林、清理垃圾、修剪花草等低層次、粗放型的管理水平上。資金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森林公園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水資源、風景資源等資源的開發利用,及其他森林公園的提升工程。
3.3 群眾意識淡薄
南臺山森林公園規劃范圍包括平遠縣石正、大柘、中行共3個鎮6個村,常住人口約7 200人,群眾生活相對貧困,對森林公園的資源保護意識淡薄,雖然主管部門進行了大力宣傳廣東省森林公園管理條例等政策法規,并組織了多次清理行動,但亂搭亂建、亂挖濫采、亂植濫種、濫砍濫伐等現象時有發生。
森林公園建設管理,應在優先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以豐富的森林、宗教人文資源為基礎,以旅游市場為導向,統一規劃、分期建設,努力把南臺山森林公園打造成享譽國內外的“登龍拜佛、休閑養生”的旅游勝地。
4.1 健全管理體制,強化森林公園管護
(1)堅持綜合管理與業務管理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要形成林業、農業、國土、環保等有關部門綜合管理體系,明確各有關部門權力的和義務統一監督管理,通過建立定期的檢查制度,加強對森林公園建設和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堅決遏制對森林公園的違法行為,促進森林公園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森林公園管理機構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他們的專業和技術特長,在地方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認真按照廣東省森林公園管理條例的規定,管理好森林公園。
(2)進一步健全森林公園的管理機構,明確機構的職能與責任,提高管護效益。南臺山森林公園要結合自身的實際,為適應新形勢下森林公園發展面臨的新問題、新情況、新要求、新任務,采取先進的管理理念,采用新的科技成果,創立森林公園建設管理新機制。同時還應該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完善監督制約機制,使各項工作和行為有規可循,有章可依,以促進和完善森林公園管理,妥善解決森林公園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推動森林公園的可持續發展。
4.2 搞好社區建設,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要減輕森林公園周邊居民對當地資源的依賴程度,正確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矛盾,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搞好森林公園的社區建設,最大限度減少人為破壞。為此,要做好以下幾項措施:一是在企業招工時,優先考慮當地居民,經過學習和培訓后上崗,努力解決當地居民就業問題。二是在開展生態旅游項目時社區居民占一定比例股份,年底分紅。三是對保護區內居民進行搬遷,由森林公園部門解決搬遷戶住房問題。四是推動當地社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減少居民對森林公園環境的影響。
4.3 加大森林公園建設的投入
森林公園建設是一項社會公益性事業,同時也是一項重要的政府行為。應把森林公園建設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逐步加大資金投入。目前,森林公園內山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價值和空間較大,可以通過規劃建設,發揮其最大的價值,提升森林公園品位。
(1)增加森林公園綠化量,使山更綠。森林公園內針葉林面積1 605.1 hm2,占森林公園林地面積83.2%,又與農田連接緊密,由于長期的封山育林,特別是農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林下植芒萁等長期得不到割除而累積,經測算,針葉林下可燃物為15~50 t/hm2,不少林分的可燃物達30 t,并且在逐年增加,發生森林火災的危險性也越來越大。森林公園應加大針葉林的林分改造力度,進行針闊葉混交林樹種的改造,提高闊葉樹種在林中的比例,既可以防范山火,又可以形成“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觀,提高觀賞價值。
(2)增加森林公園水量,使水更美。利用好森林公園內的水系,做活水文章,將紫林山至雷公陂河段規劃建設為漂流河段,將黃花陂河規劃建設人工湖,利用嶂肚里良好的地理環境和水資源,建設森林公園濕地和人工瀑布,加大鳳池水庫立項申報和建設工作,把鳳池水庫建設成為縣城的水上活動中心和縣城居民飲用水備用水源區。通過開發利用森林公園水資源,營造森林公園水景觀,凈化森林公園水生態。
(3)做活依山傍水的“森林人家”模式。結合森林公園的山型水勢和生態旅游發展的需要,劃定一定范圍統一規劃、統一模式、統一管理、發證經營,讓林農從事餐飲、商店等旅游服務行業。
本文主要是探討了南臺山森林公園管理可持續發展對策,粗淺地提出提高意識、建立機制、增加投入、強化監管、協調社區等建議,以加強森林公園管理水平,發揮生態優勢,促進生態建設。南臺山森林公園的建成,將為平遠縣城增添規模盛大的后花園、擴寬縣城空間,提升縣城品位,打造森林公園品牌,為今后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1]陳科東.森林公園開發中的保護[J].廣西林業,2002(3).
[2]張久森.我省森林公園建設與森林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J].河北林業,2007(1).
[3]劉日欽.南嶺國家森林公園旅游資源現狀與發展策略探討[J].廣東林業科技,2009(2).
[4]平遠縣林業局.南臺山國家森林公園可行性研究報告[R].平遠:平遠縣林業局,2009.
[5]平遠縣林業局.廣東南臺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R].平遠:平遠縣林業局,2010.
[6]平遠年鑒編纂委員會.平遠年鑒(2012)[R].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2.
2015-09-25
曾雄偉(1974—),男,廣東平遠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工作。
TU986
A
1674-9944(2015)12-0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