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燦斌
(福建省清流縣大豐山省級森林公園管理處,福建 清 流365300)
鄉土植物是自然環境逐步淘汰的結果,這些植物與本地域的土壤和氣候能夠達到生態平衡。從環境的角度來看,鄉土植物對本地的地域環境有著很強的適應性,可是,在傳統的城市綠化中,鄉土植物在概念上的界定十分模糊。很多植物都被歸納到鄉土植物中,所以要想應用好鄉土植物就要在城市綠化方面對植物的概念進行確定,并且提高鄉土植物的檔次。使鄉土植物在城市園林綠化景觀營造中得到更多應用。
福州永安自行車生態公園北側設有一條自行車生態跑道,這一區域的主要景觀植物馬尾松樹,并按照每8棵一組進行布置。但是就多年觀察,這些樹的開支面較小,株距過大,遮陰性差,在夏日時不能形成大片樹蔭。曾有設計師建議將馬尾松換掉,換為大型的多葉型喬木,但是馬尾松的生長氣勢十分雄偉,在觀賞角度來說價值較高,其次我國很多名山大川都生長馬尾松,所以馬尾松就成為福州永安自行車生態公園的重要喬木植物之一。
其次在園林中為了體現植物的層次搭配,將小型的景觀群落和雕塑相互結合,但是景觀和錯落植物搭配卻無法彰顯出人文效果,例如在廣場中出現了棕櫚樹和云杉相互搭配的現象,棕櫚是南方植物,經過馴化落戶到永安地區,而云杉是典型的西北地區氣質植物。這兩種搭配極不協調。此外在很多花壇中都出現了南北植物混搭的情況,這些問題在實際景觀營造中十分常見。
城市園林景觀營造的過程中,用本地特有植物來提升城市形象,雖然很多本地植物已經被定義于市花,但這些植物往往在當地應用廣泛。以永安市為例,永安的市花為含笑,這種植物價格低廉,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被廣泛應用。所以導致人們對含笑失去新鮮感,再加上這種花枯葉期長,缺少觀賞價值,易得蟲害,已經被取代,這使永安市已經無市花所尋。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所以在保持城市植物多樣性的前提下必須彰顯的重要性。
城市的發展,城市空間不斷擴大。所以在植物的選擇上也要做到立體交叉式的布置,這樣才能夠以綠化的形式來發展植物空間。很多大城市綠化景觀形式都綠化造型為主。景觀形式都是以視覺美觀為主要選擇,植物也被定義為特定的灌木。這種景觀形式在植物選擇上注重結構技藝,對地區的歷史文化并沒有認真考慮,容易使景觀的設計不符合當地的文化特色。所以在景觀植物的選擇上要將地區的文脈和城市文化相互聯系。使地區景觀和人文環境能夠完整的結合。
在設計上,景觀的不同點都是根據設計者的審美心態來決定的。大多數外來樹種都被加入了新奇和高檔的標簽,這使鄉土植物的樹種被定義為普通、不上檔次。這種設計觀念如果長期以往就會在人們的認識觀念中形成了高低之分。人們容易忽略樹種的自身價值和經濟價值,而是將植物外形和顏色定義為樹種名貴程度的標準。尤其是構樹、刺槐、榆樹、泡桐等都被視為低檔樹種,這種現象是完全由設計者的自身意識形成的。很多設計者為了能夠提高自身設計的價值,去主動贏取人們的審美觀點,這更加降低了本土植物的應用效果,使鄉土植物在城市中的應用效率降低。
其次設計者在植物的選擇上都以常見植物為主,這造成了同樣的植物不斷的出現在不同的景觀中。很多植物與鄉土植物存在一定的矛盾或排斥。很多優良的鄉土物種都被排除在外,使鄉土植物在實踐中被利用的機率降低。
鄉土苗木在應用上不被重視,尤其是那些繁殖短、枯花期長的植物,沒有形成合理的購銷能力。加上苗木的資源不足,不能滿足整體景觀需要。這使設計者常常會根據實際施工要求進行樹種變更。使樹種的設計進入了一個“有哪種樹用哪種樹”的境地。久而久之設計人員自然排斥那些鄉土樹種,直接選擇易采購、色彩鮮艷、易存活的植物作為設計樹種,這種情況進一步限制了鄉土植物的使用。
鄉土植物是自然環境逐步淘汰的結果,這些植物與本地域的土壤和氣候能夠達到生態平衡。在維護著植物生存狀態的同時,使整個群落朝著健康的方向進行演變。從環境的角度來看,鄉土植物對本地的地域環境有著很強的適應性,尤其在土質肥料較差的地區,鄉土植物能夠依靠自身的適應性繼續生長,不需對土壤進行改變。這種特性在城市園林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鄉土植物甚至能夠避免土地機能衰退,提高土壤的肥力,使土壤更加適合種植的能力。以鄉土植物為主體的群落,樹木結構穩定。樹木生長旺盛,抗逆性強,又由于物種多樣,生物間的相互制約完善,病蟲害不易爆發成災,即便發生也因天敵的大量存在而較外來樹種容易控制,可以避免毀滅性災害。
鄉土植物是最符合地域性土壤和氣候生長的植物,它能夠代表本土區域的生物特點,同時在園林景觀的應用中能夠達到人無我有的獨特境界,這種特性是不能被模仿的,也是植物生命力的體現,與其他植物相比更加具備區域優勢。
植物習性是園林景觀搭配的重點,鄉土植物也不例外,鄉土植物在選擇時必須遵從土壤、溫度、氣候、移栽季節、向陰地、向陽地、耐干濕性、抗風力、抗蟲害、抗污染等自然因素,這些因素雖然是客觀存在的,卻能把握不同的植物生長習性,合理的進行景觀植物的搭配。
鄉土植物的美感和其它植物一樣,以色彩、花型等作為主要元素。在設計中可以結合鄉土植物的美感和造型進行調整,和城市綠化景觀搭配,使植物和景觀更加協調。
鄉土植物是區域性的代表,它不僅代表了植被文化還為植物提供了生長環境。鄉土植物是和人長期共處的過程中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并形成獨特的植物文化,這些文化特性有利于營造出具備地區特色的景觀文化。
鄉土植物應用需要遵循生態系統的基本原則,要保證植物符合時間和空間的位置,這反映出物種之間的環境適應關系。鄉土植物在城市園林建設中處于一個特殊的地位,既要符合植物的種類,也要避免直接的生長競爭,使鄉土植物在應用中能夠形成最為合理、穩定的群落結構。同時提高植物景觀的觀賞性。在不同的地域環境中人們會根據需求建設不同的植物種群。例如在工業區,需要吸收粉塵的大型喬木植物。而在醫院附近選擇有殺菌作用的植物作為主體,這些選擇形式都是保證生態地位的關鍵。
在植物的選擇上必須根據生態學進行調整,保證植物種類的多樣性。這樣不僅能夠穩定植物群落,同時使園林景觀的生態性發生調整,整個群落具備更高的觀賞價值,提高群落的抗逆性,有利于保持群落對其它生物的入侵能夠變化。所以植物群落必須保證生物多樣性,將鄉土植物融入到園林綠化中必不可少的。同時滿足多種審美要求,在植物多樣性的前提下,所構建的生態環境不僅能夠發揮群落的景觀效應,提高生態效果。所以在城市中選擇優秀的骨干樹種來提高城市生態十分有效,新品種的植物栽培,馴化觀賞植物、加入野生物種,形成色彩豐富的多樣景觀。
鄉土植物在城市園林綠化的景觀營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鄉土植物的適應能力強,因此,將鄉土植物融入到園林綠化中,很有必要且成本不大,與其它植物配置在一起,可使城市園林多姿多彩。因此,為了保證城市生態的穩定性,多元性,提高鄉土植物的應用,使城市園林綠化景觀的營造形式更加多元化。
[1]王立科.運用鄉土植物營造地域特色景觀[J].現代農業科技,2010(20).
[2]郭彩鴿.淺談鄉土植物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河南科技,2014(2).
[3]徐 琴.長沙鄉土植物城市園林適宜性指數研究[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3(4).
[4]胡千云,倪孟羽,謝翠萍,等.攀枝花市發掘與利用鄉土植物的建議[J].南方農業,2012(10).
[5]李奕成,彭東輝,董建文,等.撈刀河長沙縣段植物景觀的構建[J].林業科技開發,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