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達++朱周嵩
目標:團隊合作,發展跳躍能力。
方法:7名學生1隊,其中1、3、5、7手持棍,2、4、6雙手握棍,掛膝于棍上,另一腳支撐。口令發出,全體積極向前跑(跳)進。
要求:全隊協作配合,持棍人高度適宜,避免把掛膝人抬離地面。
【點評】:摩托車游戲的持棍人與掛膝人必須配合默契,以統一喊號子為佳,既能提升士氣,又能統一前進速度。
目標:團隊合作,發展跳躍能力。
方法: 6~7名學生一隊,共同用左小腿屈膝勾住長棍,另一腿支撐于地面,為重心穩定,可搭肩,采用單腳跳形式向前。
要求:全隊協作配合,步調一致。
【點評】:夾棍跳游戲初練者,由于勾腳不利索以及身高差異帶來的夾棍高度不同,較難跳齊。可采用圖所示的扳腳式跳躍前進。
三挑二
目標:團隊協作,發展力量。
方法:五人一組,三人間隔肩挑擔形式,被挑人反向壓臂掛于棍上。
要求:挑擔人步調一致,保持重心平穩。
【點評】:該游戲是肩挑式的典型游戲,挑擔人能獲得勞動體驗,被挑人能獲得新奇感受。角色可互換,樂趣無窮。
四抬二
目標:團隊協作,發展力量。
方法:五人一組,三人間隔抬棍,另兩人分坐于棍上,手扶左右人肩膀。
要求:齊心協力、控制好速度、重心。
【點評】:該游戲體驗合作,女生力量相對薄弱,故采用“四抬二”形式,男生可變換為“三抬二”形式。
走索道
目標:體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道理,相互支持,發展平衡能力。
方法:6~7名學生雙手持棍,降低重心后,由排頭出發踩上長棍,雙手可扶持棍人肩膀,雙腳依次踩踏棍間平移,至另一端下來即算完成,全隊輪流依次進行。
要求:手腳協調配合,控制身體重心;做好預判,避免踩持棍人。
【點評】:該游戲能夠給人帶來挑戰成功后的滿足感,堪稱合作類游戲的經典。
仰身過低桿
目標:挑戰自身極限,發展柔韌素質。
方法:2人雙手持長棍,逐步降低持棍高度,其余人依次仰身鉆過。
要求:積極下腰、仰身逐步前移過管棍。除腳外,其他身體部位不得觸及管棍或地面。
【點評】:該游戲運用較為普遍。由于管棍長度足夠,可拓展為集體形式進行,如5~6人并排齊下腰體驗。
棍掃一大片
目標:提高預判、反應及發展跳躍能力。
方法:圍成圓圈,1人于圈中心點持長棍貼近地面,進行順(逆)時針掃動,可先快后慢注意安全,也可來回作不定向掃動。
要求:練習人快速并及時跳起避開長棍,彈跳動作可多樣化。如:并腿跳,左右交替跳,反身跳,轉體跳等。
【點評】精彩的跳躍,瞬間的定格。靈動的場景讓我們盡情展示青春風采!
抬轎子
目標:發展力量、體驗情趣、協作配合。
方法:六人雙竿,其中四人抬,二人騎坐中間,先抬到終點為勝。
要求:“抬轎人”預先下蹲,便于“坐轎人”上轎,抬進過程中避免故意“顛轎”,注意安全。
【點評】:該游戲不僅能體驗“尊貴”感受,可輪換進行;也可變換場地如草坪,上、下坡道等體驗不同的感受。
反轉賽威呼
目標:提高合作意識,發展反向跑動能力。
方法:游戲五人雙竿,成縱隊共同扶住雙竿,1人正向,4人背向,背向最后2人單手持棍于管棍外側,發令后一起向前跑,先到終點為勝。
要求:領跑人控制好速度、方向;反向跑人合拍齊整,防止跌倒。
【點評】:滿族傳統游戲“賽威呼”的拓展,4人后退跑的空間足夠,有利于提高前進速度,力量更為均衡,能避免被領跑人拖倒。該游戲變通方式多樣,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人數和形式。
夾竿滾翻
目標:提高合作意識,發展滾翻能力。
方法:4~6人共同用腹部夾住管棍,在墊子上做向前滾翻,熟練后連續做,看哪組好。
要求:滾翻同步,動作一致。
【點評】:該游戲建立于前滾翻的熟練基礎之上,也可單人夾短棍進行預先練習,熟練之后進行此游戲,效果更佳、趣味更足。
夾竿跑
目標:提高交流合作,提高合作跑能力。
方法:5人用肘共同夾住一竿,進行奔跑比賽。
要求:控制相同速度,避免拖拽,注意安全。
【點評】:距離可選擇,步調盡量一致,相互鼓勵、激揚斗志,感受團隊合作帶來的“飛一般”體驗。
勇攀高峰
目標:體驗合作、克服困難;發展抓握、平衡能力。
方法:5人雙竿,成縱隊蹲、站姿雙肩扛雙棍,斜向支撐于地面,1人從竿端爬上,依次從隊員肩上的竿通過,至頂端,拍最高支撐人肩膀后,后退下順至地面,換另一人做,直至每人都完成,看哪隊合作配合好。
要求:不追求速度,安全、合理、有序。組內自己協商,確定練習先后順序。
【點評】:光滑的管棍、略帶不穩定性的人體高架,能給你不同尋常的攀爬體驗。
大波浪 小波浪
目標:提高預判、反應能力,發展跳躍能力。
方法:兩人蒙目,持兩竿的兩頭,一會兒舉雙竿過頭,一會兒蹲下,一會兒又一高一低持竿,要求游戲者靈活用鉆、跨、跳等辦法及時通過,觸碰管棍者為失誤。
要求:體驗人仔細觀察,預判,動作合理,快速通過。
【點評】:游戲初期,蒙目持棍人采取口令統一的方式進行上下舉棍,一拍一動。熟練后可以稍加快速度,兩人動作可不一致,增加難度的游戲方式,令體驗人目不暇接,手忙腳亂,樂趣無窮。
鋪地下管線
目標:協作配合,交流、提高。
方法:分組成縱隊,兩腳開立。由排頭首先向后傳棍,后面人依次傳接,至最后一人接棍后,積極向前,到排頭后隨即插棍于胯下向后傳遞。最快完成隊為勝。
要求:前后配合默契,及時提醒,注意安全。
【點評】:該游戲是胯下傳接球接龍的器材拓展,能給人帶來新奇感。游戲前應特別強調安全問題,避免傷到隊友。
快扶棍
目標:提高預判、反應及發展瞬間啟動能力。
方法:依次報數后圍成雙層圓圈間隔站位,由1人站于圓心處扶豎立長棍報數,報數后即放棍離開。報到數字人立即沖入圓心處及時接替扶棍,長棍掉地者接受表演或者懲罰,依次進行。
要求:放棍人報數聲音響亮,先報后放;扶棍人注意力集中,準備充分、及時啟動。
【點評】:該游戲采用女生前男生后的效果頗好,另外也可采用雙圈逆向走(跑)動形式玩此游戲。報數方式可變換多樣,如學號、加減法等。
創新無止境
我曾實地察看了王亞達等老師研究編制的PPR夾芯管棍及游戲,非常贊賞!歷來的體育游戲,其器材多數是“拉到籃子就是菜”,湊合著用的現象司空見慣,很少有人精心研制多功能專用游戲器材。隨著課改的深入,他們確實開了個好頭。當然,他們的研究還在繼續,準備下一步開發的游戲是,將數根PPR夾芯管棍用尼龍搭扣扎緊,變粗,或組成立體的框架,這樣,就可做爬竿、扳木樁、奪竿大戰、縱跳插翎等新一輪游戲了。真是創新無止境呵!(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