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偉
(湖北省漢川一中,湖北 漢川 431600)
復習課中遞進式教學法的應用
——巧用摩擦角解力學中的摩擦極值問題
黃偉
(湖北省漢川一中,湖北漢川431600)
摘要:本文以“巧用摩擦角解力學中的摩擦極值問題”為例,介紹在高中物理復習課的教學中,采用遞進式教學法的策略,設置一個由淺入深的梯度,可以化難為易,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摩擦角;極值;遞進式教學法
在高中物理復習課的教學中,一些較復雜的問題往往讓學生“消化不良”,此時采用遞進式教學法,往往能夠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以下以“巧用摩擦角解力學中的摩擦極值問題”為例予以說明.
1問題的提出

圖1

(1) 求物塊加速度的大小及到達B點時速度的大小.
(2) 拉力F與斜面的夾角多大時,拉力F最小?拉力F的最小值是多少?
常規解法:(1)a=3m/s2,v=8m/s.

圖2

2問題分析
本題是一個斜面上的非平衡問題極值的求解,上述的常規解法是采用牛頓運動定律列方程,結合三角函數求極值.對很多同學而言,三角函數求極值在物理解題中的運用是一個難點,不易理解.基于學生對平衡問題中極值的矢量三角形解法較熟悉的前提下,在教學方式上,筆者從平面到斜面、從勻速到勻變速,設置一個遞進式的教學梯度,逐步引導學生思考,通過變換條件,對比類推,用熟悉的模型來化解復雜的模型,從而解決問題,總結規律;在解題方法上,采用摩擦角結合圖示分析求解,避免復雜的數學運算,問題分析顯得直觀,通俗易懂,更加清晰地體現其物理意義.要解決此類問題,首先要理解摩擦角的含義.
3問題引導
3.1摩擦角的定義及其理解


3.2水平面上平衡問題的極值求解
變式1:如圖4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有一質量為m的物體,它與地面動摩擦因數為μ,現對物體施加一拉力F,使其沿地面勻速直線運動,求F的最小值及方向.



圖7
3.3水平面上勻變速直線運動問題的極值求解
變式2:如圖7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有一質量為m的物體,它與地面動摩擦因數為μ,現對物體施加一拉力F,使其沿地面加速度為a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求F的最小值及方向.


4問題解答


5小結
此類平衡和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涉及摩擦力的極值問題,都可用摩擦角圖解法,尤其是在4個力的作用下求F的最小值,引入摩擦角可將4個力等效為3個力來處理,這3個力中,FR方向定,另一個力大小方向一定,則第3個力F與FR垂直時最小.采用遞進式教學法,設置一個由淺入深的梯度,化難為易,能夠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越.摩擦角新論[J].物理教學,1988,(2).
[2] 侯發展.巧用摩擦角解決平衡問題[J].河北理科教學研究,2007,(1).
[3] 徐超.巧用“摩擦角”解物理題[J].中學物理,2010,(1).
[4] 劉林.摩擦角在生活中的應用[J].物理教學探討,2011,(12).
[5] 宋樟偉.摩擦角在平衡問題中的應用(高一、高三)[J].數理天地(高中版),2003,(9).
[6] 俞建中.用摩擦角巧解物理競賽題[J].物理教師,2014,(5).
[7] 方軍.用摩擦角速解斜劈問題[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3,(9).
[8] 蘇振超,薛艷霞.論理論力學中摩擦力和摩擦角概念的引入[J].力學與實踐,2012,(1).
[9] 喬月梅.巧用摩擦角速解高考題[J].湖南中學物理,2014,(2).
[10] 余建剛.利用摩擦角解有關競賽題[J].物理教師,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