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加磊
(廣東省德慶縣中醫院內科 德慶 526600)
中西醫三環治療IgA腎病蛋白尿的臨床療效觀察
劉加磊
(廣東省德慶縣中醫院內科 德慶 526600)
目的:觀察IgA腎病蛋白尿采用中西醫三環治療的臨床療效,為后期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0月期間門診收入的60例IgA腎病蛋白尿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的治療方式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中醫辨證聯合ACEI/ARB類藥物治療,研究組患者則采用中西醫三環方式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的療效。結果:經治療后,兩組臨床總有效率、24 h蛋白定量、白蛋白、GFR水平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三環治療IgA腎病蛋白尿可顯著改善腎臟功能,降低蛋白尿,值得在后期臨床中進一步研究。
IgA腎病;蛋白尿;中西醫結合療法;臨床療效
IgA腎病是一種原發性腎小球病變,在腎活檢病例中約占1/3[1],IgA腎病患者中有15%~40%會進展至終末期腎病。IgA腎病進展的影響因素較多,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大量蛋白尿、病情嚴重程度、高血壓等。因此,對患者進行蛋白尿治療,可緩解IgA腎病病情進展。筆者于2012年3月~2013年10月期間對我院收治的60例IgA腎病蛋白尿患者進行研究,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期間我院門診收入的60例IgA腎病蛋白尿患者作為研究對象。Lee氏分級:Ⅰ級28例,Ⅱ級19例,Ⅲ級13例。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0例。研究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22~52歲,平均(41.3±4.2)歲。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18~59歲,平均(42.7±3.8)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分級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取標準 本組60例患者均為我院門診患者,年齡在14~60歲之間,接受隨訪半年以上者。排除標準:治療前服用相關藥物,可能對觀察結果有影響者;合并惡性腫瘤、糖尿病、間質性腎炎等;不能使用激素者(Ⅲ級以上者)[2]。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根據中醫臨床腎病學,對并發高血壓的患者給予ACEI/ARB類降壓藥物,病情嚴重者給予貝那普利(國藥準字H20030514)每天10 mg,血壓難以控制者給予鈣離子拮抗劑。并給予中醫辨證治療(同研究組中的中醫辨證)。研究組患者采用中西醫三環治療:(1)中醫辨證:風熱傷絡者,選用金銀花、連翹、蟬蛻、牛蒡子、白茅根、蘆根、麥冬;下焦濕熱者,選用茯苓、澤瀉、車前子、車前草、赤小豆、黃柏、白茅根、小薊、白花蛇舌草、萆薢;氣陰兩虛者,選用黃芪、黨參、麥冬、柴胡、蓮子、女貞子、旱蓮草、淮山藥、白芍、干地黃。(2)中醫三環療法:根據從虛、從瘀、風濕三環節進行治療,虛者加用黃芪、黨參、白術、當歸;瘀證加用益母草、赤芍、桃仁、紅花、制大黃;風濕內擾者加用防風、羌活、獨活、秦艽。(3)應用ARB/ACEI類藥物,或激素+驍悉(嗎替麥考酚酯膠囊)、環磷酰胺、硫唑嘌呤進行序貫治療。
1.4 療效判定指標 完全緩解:尿蛋白為陰性,至少維持2個月,尿紅細胞為0;基本緩解:尿蛋白減少至少50%,尿紅細胞數少于3;進步:尿蛋白減少25%~49%,尿紅細胞少于5;無效:上述指標無改善[2]。治療前后對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腎小球濾過率(GFR)等指標進行檢測。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均由我院數據處理中心專門人員進行,保證數據真實性與科學性。初步數據錄入EXCEL(2003版)進行邏輯校對與分析,得出清潔數據采用四方表格法進行統計學分析,分析結果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分析 經治療后,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為86.7%,對照組為6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分析[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指標分析 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相關指標均有不同程度變化。兩組患者治療后24 h蛋白定量、白蛋白、GFR水平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指標分析(±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指標分析(±s)
組別 n 24 h尿蛋白定量(g/24 h)治療前 治療后白蛋白(g/L)治療前 治療后GFR(ml/min)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30 30 1.6±0.6 0.9±0.3 1.5±0.9 1.2±0.2 0.5941 4.5573 0.5548 0.0000 39.4±5.4 48.3±9.6 40.1±5.3 43.1±9.7 0.5067 2.0870 0.6143 0.0413 117.2±23.1 143.7±18.9 116.7±17.6 122.3±14.7 0.5067 2.0870 0.9252 0.0000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蛋白質是組成人體并維持生命活動的一種基本物質,這與中醫學理論中的精微、精氣之說有異曲同工之處。中醫學認為蛋白尿即尿濁,《黃帝內經》有言:“夫精者,身之根本,宜藏不宜泄。”尿蛋白屬于精微失藏、精氣下泄的表現,主要是由于正虛而無以固所致。《醫門棒喝》中提到:“脾胃之生化,實為腎陽之鼓舞。脾失健運,致精微失常,后升清失司,致精微下注;腎虛而封藏失職,致精微不固、下溲于外。”因此,IgA腎病蛋白尿和脾腎關系密切。
中醫藥三環治療的關鍵在于祛風除濕、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相關學者[3]通過對IgA腎病患者的中醫證候調查發現,氣陰兩虛是臨床IgA腎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中醫證型,其比例約41.4%。中醫三環療法選用當歸、黃芪、桃仁、制大黃、益母草等中藥材,現代研究證實[4~5],上述藥材對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MSC)的增殖和細胞外基質的沉積具有明顯的抑制效果;還可抑制白細胞介素(IL-6、IL-9)、轉化生長因子(TGF-β1)等因子的信使RNA(mRNA)的表達;減輕高IgA血清對足細胞表達的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的刺激作用。黃芪含皂苷、黃芪多糖,當歸含有豐富當歸多糖,聯合應用可緩解大鼠急性缺血引起的腎臟再灌注損傷,促使損傷修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在臨床總有效率、24 h蛋白定量、白蛋白、GFR水平方面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證實中西醫三環治療IgA腎病蛋白尿患者的療效顯著,可顯著降低患者蛋白尿水平,改善腎臟功能。但本研究樣本數量較少,后期可采用大樣本對中西醫三環的療效進一步研究。
[1]朱亞瑾,包勝梅,祝國寧,等.中醫辨證治療IgA腎病單純血尿和(或)輕度蛋白尿臨床觀察[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4(4): 319-320
[2]杜衛軍,占愛君.中西醫三環治療IgA腎病蛋白尿的臨床研究[J].黑龍江醫學,2014,38(2):178
[3]丁英鈞,潘莉,王月華,等.中藥自擬方腎絡通治療以蛋白尿為主的IgA腎病臨床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1X):71-73
[4]吉勤,達鴻雁,李紅帥.中醫辨證治療IgA腎病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1,34(2):32-35
[5]Boyd JK,Cheung CK,Molyneux K,etal.An update on 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IgA nephropathy [J].Kidney Int, 2012,81(9):833-843
R69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5.01.007
20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