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桐 李學征
摘 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關系涉及到整個工程項目以及施工人員的工程質量及生命財產安全,從而決定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在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相當關鍵,文章主要介紹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特點、現狀及有效措施。
關鍵詞:建筑施工;安全;特點;現狀;措施
1 建筑施工安全特點
1.1 流動性
首先是施工隊伍的流動性,建筑工程項日具有固定性,這決定了建筑工程項目的生產是隨項目的不同而不斷地流動的。施工隊伍需要不斷的從一個地方換到另一個地方進行建筑施工,施工流動性大,生產周期長,作業環境復雜,可變因素多。在一個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和各種機械、電氣設備隨著施工部位的不同而沿著施工對象上下左右流動,不斷轉移操作場所。
1.2 施工露天高處作業多
建筑產品的體形龐大、生產周期長,施工多在露天和高處進行,常常受到自然氣候條件的影響。建筑物都是由低到高建起來的,現在一般都是多層建筑,甚至到十幾層或幾十層,所以絕大部分工人,都在十幾米或幾十米甚至百米以上的高空,從事露天作業。夏天熱、冬天冷,風吹日曬,工作條件差。
1.3 工程建筑施工周期長,并且工程露天作業
工作條件十分惡劣,由于建筑產品的體積特別龐大,施工周期長,在露天進行作業并且基礎、主體、屋面到室外裝修等占整個工程約70%,同時要承受春夏秋冬的氣候變化如風雨交加,酷暑嚴寒,導致環境惡劣,工作條件差,容易導致傷亡事故的發生。
1.4 建筑施工生產工藝較為復雜多變
必須保證技術措施的配套和完善,建筑物因其所處的自然條件和用途的不同,工程的結構、造型和材料亦不同,施工方法必將隨之變化,很難實現標準化。按照工程進度,隨著施工現場不安定因素的隨時變化,故為了按時完成工程施工任務,就必須針對工程進展情況和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采取有效安全措施,這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增加了難度。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現狀的分析
2.1 缺乏適合市場經濟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體制
隨著工程建設投資體制的變化,使原有老舊的建筑生產安全管理己經不適應現在的建筑生產方式。目前混亂的建筑市場,通常一個項目分包給幾個分包商,而分包商的社會信譽,施工技術和管理水平普遍較差,并且由政府主導的安全管理漏洞百出,再加上有關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規不健全,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機,對安全事故查處不利,適合法律手段與經濟手段并行的建筑安全管理體制尚未形成。
2.2 建筑施工安全監督不到位
隨著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化,國家機構改革,企業改制,企業逐漸脫離了行業行政管理的束縛,成為了市場中獨立的行為主體。監理單位的安全生產制度落實不到位,監管力量薄弱、監管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大部分的省、市、縣安全監督機構、人員編制、安全經費等長期不落實,檢查次數雖較多,但檢查深度不夠,執法不嚴。
2.3 安全生產投入資金的缺乏,安全生產得不到保障
存在僥幸心理,對上級行政部門安全檢查也只是應付,檢查一過,安全無人管理,檢查一來,盡力掩飾應付。企業應安排適當資金,用于改善安全設施,更新安全技術裝備、器材、儀器、儀表以及其他安全生產投入,對于保證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件達到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規定的要求,非常重要。
2.4 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形同虛設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企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企業各級、各類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面應負的責任。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企業搞好安全生產,保證其正常運轉的重要手段。大量引入外包工隱患嚴重,許多包工隊達不到建筑安全生產的要求,不健全的機構,混亂的各項管理制度,安全培訓沒有進行,還有上崗無證,較差的自主安全意識,不到位的安全管理,較低的工人文化水平,并且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3 針對建筑施工安全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3.1 健全和落實規章制度,明確安全管理責任
施工企業必須建全和落實規章制度,則是預防事故的必需條件,明確參與各方對安全管理的具體分工,安全崗位責任與經濟利益掛鉤,根據項目的性質規模不同,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要求建設單位在項目正式啟動前強調安全管理并將其作為合同的一部分;在施工中對承包商的安全計劃進行審核并定期進行安全檢查;設立安全機構或專人監督承包商的安全生產,并要求對項目所有員工進行足夠的安全培訓。
3.2 重視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與培訓
以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為首的法律法規體系為契機,安全培訓教育的目標是使工人充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術,自覺遵守工作紀律和安全操作規程,保證忙而不亂,最終達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從我做起、保證安全”的根本目的。做到凡是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法律、法規、安全操作技能學習,并進行嚴格考核,合格者方可進場,杜絕工作憑感覺、靠經驗,使施工人員形成一種程序化、標準化的工作習慣。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才能確保建筑企業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實效性,才能夠實現安全生產。
3.3 加強安全事故的預防和事故隱患的消除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這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政策,是社會主義企業管理的一項基本原則。在落實安全生產,預防事故發生的工作中,推行“安全承包責任制”。公司與下屬企業和各基層單位簽訂《安全責任承包合同》,將安全指針分解到基層單位,實行安全目標管理。制定專項整治任務目標,適時地提出整治工作要求,即檢查與自查、檢查與專項整治、檢查與整改、檢查與追究相結合,切實消除事故隱患。
參考文獻
[1]張國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
[2]廖品槐.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3]方東平,黃新宇.工程建設安全管理[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