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質量和速度是現代工程建筑的重點追求對象,然而裂縫問題又制約著施工時機的選擇,因為混凝土的結構而出現的裂縫可以在后澆帶技術的控制下得到有效的緩解。文章從后澆帶定義分析和特征與功能的細致介紹來評議混凝土施工的效果,并通過后澆帶施工技術問題來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后澆帶;功能特征;后澆帶施工技術;注意事項
鋼筋混凝土由于受溫度的影響而呈現不同程度的收縮和膨脹,這樣就難免出現有害的裂縫。通過結構設計以及施工規范的環節來對墻體和橫梁以及地板做裂縫留設,把結構多部分劃分出來,在自然的物理收縮、膨脹中,適時地填充混凝土,把多個結構最后連成統一的一個整體。后澆帶就是一種常見的防裂縫措施。
后澆帶主要的特征有:一是能夠根據不同性質的結構特征選用不同的澆注材料進行澆注作業;二是要求后澆帶強度大于其聯接處的強度;三是在消耗模板時,后澆帶嚴格避免因為新老混凝土的不同施工時間造成的構件裂縫。
1 后澆帶的主要功能
后澆帶是克服由溫差造成的構件收縮的有效措施。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施工建筑的混凝土,其結構會隨著季節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溫度一旦上升,混凝土結構內部會相應產生溫度應力,形成對結構的向外擠壓力,當超過限度,構件就會出現裂縫。所以,對混凝土結構進行建筑前要充分考慮溫度應力,進行對裂縫的事先預留,內部硬結收縮之后再做后澆帶澆筑工作,這樣就能夠很好的保護構件的整體。
同時,合理設置后澆帶可以有效解決基礎設計同裙房結構進行整體組成中的問題。雖然在設計中把高層建筑與裙房結構、基礎看做一個整體,但面對建筑地基由于重力的影響而產生的沉降時必須設置后澆帶。通過對沉降量的分析計算出后澆帶澆筑的時間,然后把這兩部分區分開來。設計后澆帶前要求計算并核對裙房的整體結構與基礎的整體強度,計算因連接為整體,建筑結構體后期沉降造成的內部應力。通常情況下,要先進行建筑主樓的施工,然后是裙房施工,最后是后澆帶澆筑環節。
2 如何設置后澆帶
2.1 合理設置后澆帶間距
進行后澆帶的施工時,如果圖紙沒有留設,就必須根據圖紙設置進行作業。根據具體的情況,不一定根據圖紙的構件間距來進行留設,矩形建筑物的后澆帶間距最大為40厘米,最小為30厘米,但需要根據不同的季節平均溫度來設置。
2.2 合理設置后澆帶寬度
在施工過程中,不能把結構的整體切割成互不相干的若干板塊,時刻保證結構完整,尤其是樓板或者基礎,受力作用處的鋼筋通常不允許被切割斷開,這樣不僅能夠確保完整的結構,而且還可以保證施工的安全。在確實有很大的后澆帶跨度的情況下,就要對受力鋼筋進行一定的切割,保證后澆帶完成澆筑后,進行對鋼筋的焊接連接,以避免樓板因為兩端過大的受力而造成的下垂變形。要求后澆帶寬度最大為10米,最小為7米。
2.3 后澆帶的位置選擇
一般選在混凝土構件中最小受力處進行后澆帶,不在剪力墻中部設置后澆帶。而且梁、板反彎的附近也是后澆帶的最佳位置。
2.4 后澆帶的斷面形式選擇
后澆帶與混凝土結構通常要保證它們的斷面一致性,避免澆筑后直縫的出現,以免因為受力的集中而引起機構變形。
3 后澆帶施工技術分析
3.1 時間選擇
一般兩個月內混凝土構件會完成其收縮,高層建筑同裙樓結構和基礎,需要在完成沉降后進行澆筑后澆帶。通常情況下,高層建筑是和裙樓同步施工的,由于裙樓的施工量比高層建筑的小,主樓沒有完成施工,裙樓就已經完成,這樣,由荷載產生的沉降就是裙樓在前主樓在后,并且,主樓荷載的沉降遠大于裙樓的,所以,后澆帶施工必須在主樓沉降完全完成后進行。另外,因為施工的季節不同,施工材料的不同,需要適時、有針對性地延后澆筑時間,同時將其體現在設計圖紙上。
3.2 材料選擇
后澆帶澆筑前要將裂縫全面清理,排除積水,保持后澆帶兩邊的構件表面濕潤24小時以上。選擇的材料必須是無收縮混凝土——膨脹水泥或添加膨脹外加劑的普通水泥配置的混凝土。為了使后澆帶的強度高于所連接的構件,施工前必須加入早強減水劑,對混凝土進行認真的配置和振搗。
3.3 后澆帶前期準備——預設模板
模板的預設要嚴格參照施工圖紙進行。在混凝土的澆筑之前要預設鋼絲網模板,保證鋼絲網模板的鋼絲網格均勻統一和鋼絲粗細統一。模板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都必須有質量的保證,這是避免裙樓和主樓在連接跨度過大的時候,地下室大梁支撐的荷載過于大而超過鋼支撐扣件的承受能力進而引起扣件螺栓被破壞。
3.4 澆筑混凝土
首先,必須按照施工方案嚴格進行施工。其次,水平后澆帶的澆筑要將鋼絲網模板的側壓力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垂直后澆帶的澆筑則要將混凝土充分振搗,振搗的時候要避免振搗器的振搗動作將鋼絲網破壞。最后,注意振搗器與模板的距離以防止混凝土水泥漿流失。
3.5 處理垂直施工縫
垂直施工縫的混凝土澆筑后達到初凝時就要用壓力水沖洗直至出現骨料,并將鋼絲網沖洗干凈。為了避免錯過沖洗時間,施工圖紙要對時間進行預設,必要時要有專人負責檢查。
3.6 后澆帶施工溫度選擇
后澆帶砼要選擇適合的澆筑溫度,以保證新老砼結合良好。最好的溫度是10攝氏度,這符合熱力學的收縮和膨脹的最佳結合點。后澆帶砼在澆筑完畢后要在兩天之后選擇適當的時間收關,防止砼出現干裂,最佳的時間是早上或傍晚。
3.7 后澆帶的保護
由于后澆帶施工縫不能長時間使雜質和水滯留,所以,要在后澆帶縫兩側設置擋水磚,也可在其內壁涂防水砂漿。通常情況下,要在施工縫清理完畢后,用木模板或者鐵皮蓋封其頂部,再利用砂漿做擋水帶,設置臨時的欄桿圍護后澆帶作業的四周,避免鋼筋受到污染。
4 后澆帶施工的注意事項
封閉后澆帶之前不要拆除后澆帶處的板和梁,不能在后澆帶跨內施加其他的負載。做好對樓面后澆帶臨時保護工作,當空置后澆帶時,要用膠合板封閉,避免雜物的進入。后澆帶的混凝土要選用高一等級和微膨脹的防水混凝土,確保后澆帶的質量。利用蓄水保養來進行后澆帶混凝土養護工作。
5 結束語
目前,高層主樓同低層的裙房的連接處常使用后澆帶,隨著后澆帶使用范圍的擴大,對那些超長的多層建筑和高層框架結構,即使沒有差異沉降,也會在解決混凝土收縮變形和收縮應力上,使用后澆溫度帶或者是后澆收縮帶。所以,需要高度關注后澆帶的施工,根據設計的要求進行后澆帶的預留,且必須留企口縫,在一定的時間進行混凝土的灌注,保證灌注時表面的干凈,然后整理、焊接鋼筋,再對無收縮水泥等配制而成的混凝土或者膨脹混凝土進行澆筑,做好養護工作。同時,施工中必須加強檢查和監督措施,保證后澆帶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秦桂娟,等.建筑工程模板設計實例與安裝[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11).
[2]毛政良,張圣坤.結構分析的廣義可靠度及其算法[J].上海力學,2009(2).
作者簡介:胡德洪,身份證號:3624011982080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