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
摘 要:隨著交通事業的突飛猛進,現代化高鐵和高速公路紛紛建成。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各類交通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航道作為交通樞紐的一份子,有著陸地交通所不具有的各種優勢,比如運輸量大、成本低、安全性高、事故率低、污染小等特征,在日益現代化信息化的今天,對我國內河航道管理機制的建立,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通過對現階段的航道狀況進行分析,從而對航道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內河航道;航道管理;航道維護;航道發展
航道的發展與航道的建設息息相關,作為交通運輸的一種方式,自古以來就有要致富先修路的一種民間說法,可見交通能直接制約到社會經濟發展,沒有交通就沒有市場經濟交換,沒有交換就沒有發展,反過來說交通又能成為經濟發展的保障,拉近經濟與經濟之間的距離,由于種種歷史形成的原因,我國內河航道的發展仍處于緩慢前行的狀態。航道的基礎設施建設,通航水平的提高,都關系到內河航道的進一步發展和壯大。
1 內河航道的發展史以及現狀
從古至今,航道的發展在歷史上都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追溯到1405年鄭和下西洋,從劉家港出發,穿越馬六甲海峽,橫渡印度洋,鄭和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沿途拜訪了許多國家,加強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系,中國的“耀兵異域”,西洋諸國紛紛前來進貢,出現了萬國來朝的局面。同時,中國的文化與先進科技輸出海外,而外國的方物也引進中國,例如長頸鹿,榴蓮,都是這個時候來的。而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由于種種原因,經歷了十分曲折的過程,在內河航道普查中,只有7萬多千米直到上個世紀末期,內河航道才受到重視,通過一代又一代的航道建設者的共同努力,在我國第二次內河航道統計中,2002年內河航運交通的總里程達到了14萬千米,其中等級內河航道的比重也達到了45%以上,較之前有了明顯提高,在航道的管理上,也從初期的粗放式管理而逐步的細化管理,為實現航道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首先,在內河航道的資金投入上,投入航道建設的資金太少,而航道維護水深和通航標準大幅提高,再加上沿江、沿河地區經濟和航運發展對航道維護尺度要求的提高,航道管理養護的工作量大幅增加,維護管理資金也同步大幅增長。
其次,在內河航道的信息管理上,大部分單位都只采用單一的航道圖,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有效的掌握船舶信息,處理突發和緊急情況都不能做到及時有效,大多數船舶的安全意識還不夠,在專業技術方面和學歷水平方面都處于普遍較低的水平。我們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健全完善的航道維護以及水上搜救等,由從前的單一管理逐漸細化,利用科技手段,掌握船舶在水上的航行動態,有效加強航道的管理。
再次,為滿足沿江航運船舶大型化發展的需求,需加強航道整治工程,如果能利用自然條件,有條件的提高航道養護尺度,推廣應用電子航道圖、航標遙測監控等科技成果,航道維護逐漸發展到必須每天上報水位,實時掌握有關情況,航道養護工作量必然隨之大幅增長。特別是在蓄水后形成的庫區航道,由于成庫后實施航路改革、提高航道尺度、推廣電子航道圖,加上泥沙累計性淤積、水庫蓄水和消落及應對地質災害,加上每年挖沙船挖沙開采的數量劇增,導致航道水位降低,造成航道塌陷等不利于航道發展的因素,由于種種原因導致航道的維護養護工作量成倍增加。
最后,航道管理部門應建立有力的航道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全面推進航道信息化建設的管理,引進優秀的人才,及時將科學、先進的理念和管理方法運用到工作當中去,創造良好的通航條件和和諧的水運發展環境。
2 建立長久的內河航道現代化管理機制
2012年以來,經江西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準成立了江西省地方海事局,標志著水上交通管理逐步走向規范化。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在11個市區設立了11個分局,基層設17個航道處,4個船閘管理所,結合工作實際,出臺了一系列的辦法條例,并列入省政府的“十二五”立法計劃中,至此,為建立現代化管理機制打下了基礎,我們應該充分結合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建立一系列全方面的對水上船舶以及航道情況的實時監控,這樣無論何時的突發事件我們都能及時地應對和處理,及時地保障航道的暢通以及船舶的安全航行,即使在夜間也要保證燈光的數量,根據水位及時調整,發現破損航標及時修復,岸標燈塔及時新建,及時提高通航的供給能力。而信息化建設同樣是不能忽視的前提,航道與船舶、港口同樣是密不可分的,結合港航搜救中心平臺建設,建立了以航道、港口、船舶省級數據中心為核心的一套數據采集,傳輸,智能分析為一體的應用系統,在全省各個地方投入使用,實現了全方面系統化的信息掌握和管理,為航道工作的維護和管理提供了外在的保障,為長效管理打下了基礎。
GPS的建立和掌握。目前GPS定位系統在汽車中廣泛投入使用,它可以幫助我們迅速的了解自身所在的位置和所要找的地方。我們應該在航道水域中建立全面的水域實況的聯通,讓船舶不論白天或是夜晚航行都能從導航儀中看到周圍航道的狀況,建立智能化的航行系統,及時通報前方水域的各種狀況,從而實現由個體化向信息化的轉變,在航行中大大提高了船舶的安全,實現真正的安全暢通。
除此之外,還應該建立航道的數據庫信息系統,把所有的地方水域進行測量和采集,把所有的維護和養護狀況及時的錄入,讓我們在辦公室就能看到管轄水域和相關船舶的種種狀況,對安全監管能起到長期有效的作用。
3 結束語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航道管理體系,才能保證航運事業有序的良好發展。在內河航道的管理中,我們需要依靠現代化的管理程序,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學習現代化的理念模式,加強管理創新,加快建設步伐,在船舶管理、航道管理、水上安全監督上共同努力常抓不懈。在努力提高內河航道的通航水平的基礎上并結合科學化、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從而推動內河航道事業的發展,同時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