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漫虹 許細惠 陳旋 盧遠征 許珍妮
內瘺動脈端采用不同穿刺方向的利弊比較
陳漫虹 許細惠 陳旋 盧遠征 許珍妮
目的 探討自體動靜脈內瘺動脈端繩梯式穿刺法采用不同的穿刺方向對內瘺功能的影響。方法 68例使用自體動靜脈內瘺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2例)和觀察組(36例)。對照組患者運用逆血流方向方式進行穿刺操作;觀察組患者采用順血流和逆血流兩種方法交接穿刺, 全部患者靜脈處方向屬于向心方向。觀察兩組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假性動脈瘤和內瘺狹窄的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自體動靜脈內瘺假性動脈瘤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內瘺狹窄發生率低,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動脈端采用順血流加逆血流方向交替穿刺方法能有效地降低自體動靜脈內瘺假性動脈瘤和內瘺狹窄的出現, 使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獲得優質保護, 同時還能提高患者治療質量, 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
血液透析;自體動靜脈內瘺;穿刺方向;假性動脈瘤;狹窄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 國內血液凈化相關技術獲得持續改進, 這一方法對保證透析患者生命周期較為重要,因此需要給予重視。自體動靜脈內瘺作為保證患者透析較為理想的血管通路[1]。該方法作為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進行治療的首要措施, 采用血管通路進行輔助治療是保證整體治療質量的主要條件, 因此在治療期間醫療人員需要選用較為有效的穿刺措施, 不僅可以保證治療質量, 還能降低血管損傷, 防止內瘺狹窄, 提高使用時長。本科血液透析患者內瘺動脈端繩梯式穿刺法采用不同的穿刺方向, 比較其對內瘺功能的影響,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本院68例運用自體動靜脈內瘺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男38例, 女30例, 年齡29~73歲;原發病為慢性腎炎26例, 糖尿病腎病21例, 3例為多囊腎患者, 14例為高血壓患者, 剩余2例為其余病例。全部患者在治療期間需接受2~3次/周透析, 4 h/次 , 血流量為200~250 ml/min。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2例)和觀察組(36例)。兩組患者年齡、體質、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運用逆血流方向方式進行穿刺操作;觀察組患者采用順血流和逆血流兩種方法交接穿刺, 全部患者靜脈處方向屬于向心方向。其中, 對照組穿刺點距離吻合口>3 cm;觀察組如果透析當天為順血流方向穿刺(穿刺點距靜脈回路穿刺點>5 cm), 下一次透析須采用逆血流方向穿刺[2]。本次采用順血流方向穿刺或逆血流方向穿刺均必須正確記錄在患者透析記錄本中, 當班護士穿刺前須認真查對上一次采用穿刺的方向, 確定采用何種方向穿刺后才進行內瘺動靜脈穿刺。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各在(400±10)例次的穿刺中內瘺狹窄與假性動脈瘤的出現幾率①內瘺狹窄:血液流量比原先少或不足, 瘺口區域在診斷時存在較強的血管雜音, 或者存在斷斷續續的收縮性雜音等②動脈瘤直徑顯示>15 mm, 從外部觀看內瘺血管張開較為明顯。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自體動靜脈內瘺假性動脈瘤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內瘺狹窄發生率低,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假性動脈瘤及內瘺狹窄的比較[n(%)]
由于我國生活水平不斷上升, 人們過度工作導致人體生存質量逐漸下降, 而終末期腎衰竭患者的例數也呈逐漸上升趨勢, 在治療期間基本是采用血液透析治療。自體動靜脈內瘺治療方法是當前臨床治療中較為有效、科學的透析血管通路, 在臨床中是提高患者生命質量的生命線, 保證自體動靜脈內瘺在提高透析效果與生存質量中尤為重要[3,4]。由于采用不同穿刺方式可直接影響自體動靜脈內瘺的壽命, 表1顯示, 采用逆血流方向穿刺導致內瘺假性動脈瘤發生率比較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內瘺使用前期, 血管壁較為單薄, 靜脈管道充盈性比較差, 采取逆向穿刺操作時穿刺點在瘺口近端, 因此容易導致血管出現損傷, 穿刺幾率低, 致使腫塊出現, 局部皮膚容易變薄、松弛, 進而形成假性動脈瘤,因此, 進行長時間逆血流方法操作容易導致內瘺血管擴大在瘺口位置和穿刺點位置, 導致動脈瘤的出現[5-7];如果采用順流方法進行穿刺, 穿刺時內瘺血流與血液流通位置一致,并且穿刺位置的血管不會存在沖洗效果, 減少內瘺假性動脈瘤的發生, 但易發生內瘺狹窄。臨床實踐證明, 采用繩梯式穿刺法順血流加逆血流方向交替穿刺, 既能避免長期逆血流方向穿刺導致自體動靜脈內瘺假性動脈瘤的發生, 又能消除長期順血流方向穿刺引起的內瘺狹窄, 使內瘺穿刺點局部得到充分休息, 揚長避短, 能有效地減少自體動靜脈內瘺假性動脈瘤及內瘺狹窄的發生率, 延長了內瘺的使用壽命, 值得臨床推廣。
[1]王志剛.血液凈化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3:101-113.
[2]黃云輝, 馬曉華, 伍麗珍, 等.穿刺模式對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瘺的影響.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09, 8(8):6163.
[3]何長民, 張訓, 閔志廉, 等.腎臟替代治療學.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 1999:1.
[4]張春燕, 高峻, 郭翠玲.血液透析聯合灌流在終末期腎病中應用和護理進展.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1, 15(8):94-96.
[5]樊曉智, 李月紅, 劉宇, 等.自體動靜脈內瘺阻塞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中國血液凈化, 2004, 6(3):319-321.
[6]賀曉, 高峰, 馮秉華, 等.肽輪釘動靜脈內瘺的建立與護理.實用護理雜志, 2002, 8(5):15.
[7]符霞, 劉相富 , 鐘海英, 等.內瘺穿刺方向對自體動靜脈內瘺功能的影響.護理學雜志, 2012, 9(17):29-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159
521000 廣東省潮州市中心醫院血透室
201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