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
摘要:在當今社會,音樂是一門越來越受重視的藝術。毫無疑問,音樂已經成為現代人緩解壓力的重要手段。針對這一現象,音樂治療便應運而生。音樂治療在高校心理素質培養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一些西方國家,音樂治療已經發展成了一門學科,這足以說明音樂治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作用。
關鍵詞:音樂治療 ?心理健康教育
在社會高速發展,人們生活逐漸富足的大背景下,一些心理問題逐漸浮出水面,這些問題大多產生于人的心理壓力。心理壓力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所以,心理治療方法也應運而生,其中,比較值得一提的就是音樂治療。
伴隨著音樂治療形式的發展,近年來,音樂治療正廣泛地運用在教育教學、心理治療等領域。在國外,音樂治療已經逐漸發展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當中,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一、音樂治療的概述
音樂治療是集醫學、心理學、特殊教育學等眾多學科為一體的跨學科性質的新治療技術。同時,以心理治療的理論方法為基礎,運用音樂所特有的語言功能,使被治療者在音樂治療師的影響下,通過各種專業音樂行為、音樂體驗,以達到緩解心理壓力,恢復健康心理狀態為最終目的一種治療形式。
美國是現代音樂治療的產生地,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音樂治療逐漸走出美國,發展到世界各國。所以不可避免的,在現代音樂治療領域,美國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不論是技術層面還是理論層面,美國的音樂治療都是現代音樂治療的先驅。
音樂治療最早出現在1940年的美國卡薩斯大學,并成為當時該大學的正式學科。經歷歲月的洗禮,音樂治療逐漸散發出其應有的底蘊。如今,音樂治療已發展成一門相對成熟、完整的邊緣學科,并且經確立的臨床治療方法超過一百種,逐漸形成了多樣的理論流派。
二、當代高校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和成因
在現代教育機制的影響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眾所周知,一個人的心理素質直接影響著自身的發展狀況。而當代的大學生,他們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心理問題,不僅僅影響著自身的發展,同時也關系到全民族的素質提升。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大多體現在心理素質薄弱,以及產生焦慮、恐懼、強迫、神經衰弱等一系列的心理問題。而這些問題比較直觀地表現在自我認識失調、人際關系障礙等方面。
導致高校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人際關系障礙所導致的心理問題。由于大學生普遍面臨著第一次的獨立生活,所以也就必然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當代大學生的交際方面的困難,主要表現在不會獨立生活,以及不知道如何溝通,同時缺乏交往的技巧和原則。地域文化之間的碰撞,人與人性格的不同,是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大多數的高校學生都是在老師和長輩們的保護下成長起來的,其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具備獨立承受挫折的能力,所以也就造成了在生活中遇到挫折而感到束手無策,滋生焦慮、暴躁的情緒。
三、音樂治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主要作用
總體而言,音樂治療的方法對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相當明顯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音樂治療對于當代的高校學生緩解心理壓力有著重要的作用。高校學生生活環境的變化、情感交流方式的變更、人際溝通的障礙等問題,都很容易讓高校學生產生心理負擔,甚至是心理壓力。而所產生的心理壓力、心理負擔,其中有一部分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弱化消除,但也有一些甚至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深。雖然說音樂治療方法無法對心理壓力起到直接的治療效果,但卻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音樂治療通過音樂旋律、音調以及速度等的變化,讓人產生鎮靜、興奮、愉悅等心理反應,起到減緩心理壓力的效用。
其次,就是音樂治療方法對于輔助高校學生心理疾病治療的應用。焦慮、抑郁、強迫等心理癥狀,現在已經逐漸被認為是一種心理疾病,而如果這些心理疾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嚴重時可能會危及生命。而高校學生,作為一個特定的群體,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有時候心理問題反而會更容易產生和加重。能夠引起心理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可避免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對自身價值的不認同。在對心理疾病的治療方法中,音樂療法無疑是輔助作用中比較有成效的一種治療方法。音樂治療方法,以音樂所特有的表現形式,對聽眾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乃至于認同,從而把積極的情緒巧妙地融入到聽眾的潛意識里,從而消除聽眾的心理障礙。
四、結語
音樂治療方法對于高校學生的人格塑造有著積極的導向作用。高校學生正處于心理和生理不斷走向成熟的階段,所以,說塑造健全人格對高校學生的未來發展極為重要。雖然音樂治療方式無法起到直接治療的作用,但卻有著相當積極的指導作用,這種積極的指導作用對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無疑是相當先進的。相信通過這樣的教育方式,可以使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登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高天著.音樂治療學基礎理論[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
[2]陳海容.音樂療法對大學生亞健康的干預作用及方法[J].藝術教育,2007,(09).
[3]張鴻懿著.音樂治療學基礎[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