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菊華
摘要:本文圍繞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視唱練耳》這門課程,探究討論如何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施《樂理視唱練耳》教學。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學生學習態度、教師教學實踐等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方法,來闡述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如何學習音樂理論知識、提高自身視唱練耳的水平,它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綜合音樂素質的發展和完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樂理視唱練耳 ?音樂素質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
樂理視唱練耳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也是她們學習聲樂、鋼琴、舞蹈相關技能課的基礎課程,這門課程有音樂理論基礎知識、視唱練耳兩大部分,是樂理知識與視唱、聽音、節奏、節拍等音樂基本技能的綜合性訓練。大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系統學習音樂基礎知識與掌握一定的音樂要素,通過學、聽、練、寫能初步掌握音色、音準、音高、節拍、節奏、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培養學生對音樂理解、運用、表現、感知能力,提高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加強與其他學科的橫向聯系。為了更好地適應新時期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改革發展的需要,學校教學要進一步促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基本音樂能力的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生源群體,音樂基礎和音樂能力方面差別很大。因此,開設《樂理視唱練耳》在這個專業應該處于什么地位?怎么設置這門課程?教材內容的范圍、難易程度應如何根據專業特點來設定?根據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這一生源群體的實際情況,應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結合多年的樂理視唱練耳教學的經驗,本文針對以上問題和同行在這里進行討論交流,以提高教學水平,有效提高學生音樂方面的能力。
一、《樂理視唱練耳》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目的及重要性
《樂理視唱練耳》學前教育專業不可缺少的課程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系統地培養及訓練學生的節拍、節奏、視唱等技能技巧和音樂理論知識的掌握、運用,從而提高學生的基本音樂素質水平。對于學前教育這個專業來說,雖然不像音樂院校的專業標準來要求學生達到什么專業等級,但在學校的兩年教學里,教師應該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樂理知識,結合視唱訓練學生的節奏、節拍、音準、音高,為學生學習歌唱、即興伴奏、彈唱、舞蹈以及今后幼兒園工作的需要等打下必要的基礎,因此,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樂理視唱練耳》這門課程的開設是很重要的。
二、針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生源情況及專業人才需要,規劃《樂理視唱練耳》的教學進程
《樂理視唱練耳》里面涵蓋了音樂基礎理論與基本音樂技能,針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基礎和教學目標,我們要有針對性的設置這門課程,合理安排學時及教學進度。和音樂專業院校相比,中職學前專業的《樂理視唱練耳》的教學內容與音樂專業院校的《樂理視唱練耳》教學內容沒有多大區別,只是知識內容的深淺程度不同。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實際情況,應該如何設置這門課程?課程開設后學生應達到什么教學要求?這是關系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視唱練耳課教學的關鍵問題。筆者在和專業教師教學交流中發現,更多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校多是把《樂理、視唱、練耳》課合并在一起,按一門學科去安排課程,總學時為一年或兩年,周課時兩節。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這樣的課程設置并不合理,因為,這樣的課程設置,教師一般情況下把一周兩課時(90分鐘)分別上成一節樂理一節視唱練耳,感覺上這樣交叉教學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但是會給學生感覺兩節課內容太多太雜,又是難以理解的樂理,又是節奏、視唱、節拍、聽辯等接受不了。因此,《樂理視唱練耳》課程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設置中,也像音樂專業院校那樣把《樂理視唱練耳》兩門課分開來設置,使《樂理視唱練耳》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課程中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在兩學年內完成該課程規定的知識內容,每周不能低于兩個課時,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要求學生的學習與訓練,使這門音樂基礎素質修養課,發揮其潛在作用,提高學生的歌唱、即興伴奏、彈唱、舞蹈等相關學科的學習。
三、規范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視唱練耳》教材內容的范圍及難易程度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宗旨是為幼兒園培養優秀的師資,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視唱練耳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以幼兒園實際教學工作為準則:一、不能脫離具備幼兒園教師師資的基本要求;二、不要像音樂專業院校要求專業性強技能性高,是要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將來在幼兒園的實際教學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樂理視唱練耳教材知識內容的范圍和難易程度,要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如:樂理部分中認識五線譜、節拍與節奏、音與音高調號這三章要求要全部掌握;音程、和弦、大調、小調、民族調式等內容,可以和彈唱、編配伴奏結合,力求在今后工作中懂得用。視唱由單聲部到雙聲部,以能準確掌握節拍、節奏、音準、音樂語氣、音樂風格、情緒為主,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基礎和培訓目標循序漸進的進行,滿足今后幼兒園工作的需要。
四、針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基礎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
(一)根據目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素質的狀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正確認識,培養興趣,有效學習
1.要求學生結合鍵盤理解和鞏固練習
學生因為之前除了學校音樂課接觸音樂,沒有參加其他音樂方面的學習培訓,所以對音樂方面的理論知識懂的很少。比如:節拍、節奏、鍵盤、五線譜等等,包括識譜可以說是零基礎,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就要特別注重前期樂理知識的基礎教學,其中包括視唱所涉及的基本樂理知識,要讓學生多“親近”鍵盤,因為鋼琴是固定音高樂器,對學生固定音高感覺的建立很重要,同時因為鍵盤的接觸,會直接感受音的距離,高低,要求學生每天必須去接觸鋼琴,多唱音階,模仿鋼琴1——ⅰ八個音的音高。
如:基本音級的練唱
基本音級 1 2 3 4 5 6 7 ⅰ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練習要點:每個唱名的咬字、口型、音準讓學生的視唱練耳學習感覺有跡可循,同時通過鋼琴的接觸,更好的理解基本樂理知識,在此基礎上對學生有更高一步的要求。
2.多種方法的練習進行視唱的反復練習
因為學生的基礎、能力,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一定要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來鞏固,不管是音準、節奏、節拍、樂理知識的運用,都是要不斷重復和各種形式的練習來完成,提高看譜即唱的能力,必需熟練掌握五線譜、簡譜的各種譜號,區別音符所代表的長短時值,認識各種記號,視唱時要達到音準、節奏準,并且一定要有表現力地完整唱出。
如:基本音符、休止符的名稱、形狀的認識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5 ?- ?- - ? 5 ?- ? 5 ?5 ?5
0 ?0 ?0 ?0 ? 0 ?0 ? 0 ?0 ?0
練耳,則是訓練學生靠聽覺分辨音、節奏等,并能正確寫、讀、模仿。所以,視唱練耳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利用聽覺、視覺、感官神經等把音樂表達出來。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對寫比較困難,對課后的練習不夠重視,因為大部分學生之前沒有任何的音樂基礎,對視唱練耳這門課程一無所知,大多數學生簡單認為認譜唱完就可以了。所以,得先樹立學生正確的音樂基礎知識的重要性,讓她們把視唱練耳放在第一位,建立基本的音樂概念,在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必須重視視唱練耳,認真聽辨,認真唱準、聽準每一個音,每一個節奏,節拍、課堂上采用各種形式讓學生唱起來、練起來,如采取提問、接龍、互評等形式重復練習,課后引導學生結合練琴練習、晚自習組織練唱等形式促進學生有效、反復的訓練。
(二)采用有效、趣味性進行節拍節奏的訓練
1.節拍的練習
(1)可以訓練學生用“擊拍法”“劃拍法”倆種方法來體驗。
先指導學生用“擊拍法”來感受2/4 、3/4 、4/4的節拍規律,找出強弱規律,再學習用“劃拍法”來感受旋律流動感,練習要點:讀拍號、擊拍、劃拍。
如:做到準確的讀、擊、劃
“2/4”即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內有兩拍。
“4/4”即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內有四拍。
“3/4”即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內有三拍。
(2)成立學習合作小組,用合作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節拍與節奏的練習。采用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把學生分成小組,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節拍、節奏的練習,如:1、用“da”唱出節拍的強弱;2、用“da”唱出長短不同的節奏; 3、學生一邊用“↘↗”劃拍一邊唱簡譜旋律;練習時要求都要打拍,這樣先分組單獨進行訓練,熟悉后再將小組組合在一起,把節拍與節奏以及旋律結合起來訓練;學生的興致很高,注意力很集中。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感和視唱習慣,指導學生眼、耳、手、口、腦并用,在視唱的同時學會做到條件反射性的邊看邊打拍,邊唱邊聽辯。這種劃拍法或打拍法的訓練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內心節奏感以及記憶節奏與旋律的能力
2.節奏的訓練
學生常常對節奏的認識不準確,這里的不準確包括了節奏的形狀與長短,學生往往不能把節奏與音符的名稱、形狀、時值聯系起來,因此節奏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訓練環節,要通過各種直觀、有效的練習、訓練學生的速度感、節拍感和正確的音值組織關系,培養學生的節奏感,能夠更好地為視唱練耳的學習順利進行服務。
(1)節奏的認識
在簡譜中,表示音值節奏的基本符號就是“X”。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X - - - ? X - ? X ? ?X ?X
(2) 基本節奏的練習(以一個四分音附為單位)
a.四分節奏 X
b.八分節奏 X ?X
c.十六分節奏X XX X
d.前十六(后八)節奏X X X
e.(前八)后十六節奏X X X
f.八分附點節奏 X. X
g.后八分附點節奏 X X.
h.切分節奏 X X X
(3)結合練習
2/4 ? x x | x x |
手打拍 ↘↗ ↘↗ | ↘↗ ↘↗ |
口讀拍 da ? da ?| da ? da ?|
3/4 ? x ?x ?x ?| ?x ?x ?x ?|
手打拍 ↘↗ ↘↗ ↘↗ | ↘↗ ↘↗ ↘↗ |
口讀拍 da ? da ? da ?| da ? da ? da ?|
4/4 ? x ?x ?x ?x ?| ?x ?x ?x ?x ?|
手打拍 ↘↗ ↘↗ ↘↗ ↘↗| ↘↗ ↘↗ ↘↗ ↘↗ |
口讀拍 ?da ? da ?da ?da ?| da ? da ? da ?da ?|
可以讓學生一邊手打節拍,一邊口讀節奏來練習,學生熟悉簡單的節奏類型后,在循序漸進地加上切分、附點等節奏類型練習。小組自主學習時教師用心觀察,要求學生寫出音準、節奏把握不好的樂句,當堂練習解決難點,在學習視唱時筆者一般先給學生節拍的速度,如:2/4給倆個小節預備,3/4、4/4給一個小節預備,要求學生一邊唱一邊用手打拍或劃拍,把一下一上的時間單位“↘↗”當作一拍。這樣節奏規整的音符較容易唱準,而附點音符與切分音等節奏不容易掌握的節奏,通過打拍或劃拍,學生更可以清晰的掌握它們的長短,同時還要求學生寫節奏、節拍圖式、旋律等實踐練習,感受不同的節奏出現在音樂中,她會增強音樂旋律的美感,在音樂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我們教師要加強節奏的分析,把寫、讀、唱、改結合在節奏訓練中。
(三)及時進行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上課的時間是有限的,集體課教學教師只能是通過每節課的教學內容,來引導學生進行一些知識點的練習,但很難對每一個學生的視唱練耳能力的提升,都做到有效、快速,這就要求學生平時課后要多練習,多模仿,所以必需進行及時考查的形式,布置的作業才能使學生有效完成,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引導學生要善于發現視唱曲的特點、規律,讓學生帶著要求去練習,一些視唱曲可以采取背譜的方式,讓學生鞏固于心,學生練習后,反應良好,個體提升較快。
音樂藝術課在幼教整體課程設置中處于相當重要的地位,藝術教育是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的手段之一,通過藝術教育,陶冶孩子的情操,啟迪孩子的智慧,而學前兒童的藝術活動是指學前兒童通過音樂、舞蹈、欣賞、表演文藝作品等多種藝術形式,對兒童進行審美教育,幫助孩子體驗和感受藝術的美感。因此,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校及教師要盡最大努力辦好教學,科學有效地設置好每科課程,為我國的幼兒教育事業培養出更多的合格師資。
參考文獻:
[1]郭聲健.音樂教育論[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
[2]郭聲健.粵港澳音樂教育研究[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
[3]中國音樂教育雜志社編.第一、二屆全國音樂教育獲獎論文精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4]鄭喬宇.視唱練耳教學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的探討[J].樂理與教學,2009,(12).
[5]姚蒲懷.提高視唱練耳水平的有效途徑[J].中國音樂教育,2008,(03).
[6]伊正文.視唱練耳教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7]林鴻平.樂理視唱練耳[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