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敖 華
今年以來,石阡縣創新推行“一包到底、一抓到底、責任到底”的“三個到底”工作機制,從嚴治黨,深化基層改革創新,助力實現同步小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提出一系列重要論述。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提高從嚴管黨治黨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水平,石阡縣創新推行“一包到底、一抓到底、責任到底”的“三個到底”工作機制,從嚴治黨,深化基層改革創新,助力實現同步小康。
過去,因責任倒查機制不健全,基層干部中存在工作主動性不強、遇事推諉扯皮,執行政策搞變通、遇事推諉“踢皮球”、工作落實“中梗阻”等問題。“三個到底”工作機制的推行,著重解決了“誰來負責、誰去執行、如何追責”的問題,強力推動工作落實。
捆綁責任,各項工作“一包到底”。在每個鄉鎮明確1名縣級領導,每個村(社區)明確1名鄉鎮科級領導、1名普通干部,每個村(居)民小組明確1名村(社區)干部,對基層黨建、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生事業、環境改善、精準扶貧、計劃生育、群眾素質教育提升等各項工作實行“一碗包干”,致力打造“黨建引領發展、服務筑牢根基、實現同步小康”的大黨建、大扶貧、大計生網格化管理新格局,開通干部聯系群眾直通通道,實現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全覆蓋”。
強化執行,各項任務“一抓到底”。任務明確后,關鍵在于落實。石阡縣通過出臺“三個到底”考核管理辦法,建立“金字塔式”責任落實督促機制,將村級各項工作內容進行細化、量化,將各項工作任務分層次落實到人、責任到人,構建縣級領導抓鄉鎮黨政“一把手”,鄉鎮黨政“一把手”抓包村領導干部,包村領導干部抓包片包組干部,包片包組干部會同村干部、包組聯戶人員具體抓落實的“四抓”工作機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一抓到底”工作模式,徹底杜絕了以前遇事推諉、“踢皮球”現象。同時,縣級各職能部門分別組建包片工作組,制定督促督查工作責任機制,確保各項工作執行到位、落實到位、責任到位。
注重考核,實行工作成效“責任到底”。堅持牢牢抓住包村領導這個關鍵,建立完善考核、述職、評議機制,嚴格對包村領導干部進行考核管理,真正讓群眾說了算。將測評結果作為領導干部年度考核及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有力增強了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將日常督查與年終考核有機融合,實行周督查、月通報,強化督查力度,對全年被通報2次以上的鄉鎮包村領導干部以及未完成群眾素質提升工程宣講任務的縣直部門包組領導干部,年度考核直接確定為“不定等次”。

作者(右二)在開展“兩個遍訪”工作中走訪慰問花橋鎮貧困群眾(石阡縣委組織部供圖)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面對人民群眾新的期待和要求,石阡縣立足實際,在推動機制轉軌、思想轉變、能力轉型上下功夫、出實招,齊力推動改革創新。
堅持“三個到底”,著力服務工作大局。為加速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加快“兩加一推”“四化一業”步伐、順利舉辦銅仁市第四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有效推進項目建設進度,石阡縣將各項重大項目任務進行層層分解、層層落實、責任到人,實行“一包到底”。對征地拆遷、“兩違”清理、重大項目推進等均明確1名縣領導牽頭、1個責任部門實施、1名具體責任人負責,實行任務完不成、責任不解除??h紀委、縣委督辦督察局定期對項目任務跟進情況進行督查,適時進行調度,定期進行通報。工作推進情況與部門、個人年度績效考核掛鉤,凡被通報的單位或個人年度考核降低一個等次。目前,全縣31個重大項目和12個常規項目推進有序,均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預期任務。
堅持“三個到底”,協調推進工作落實??h扶貧部門牢牢抓住“三個到底”工作機制“牛鼻子”,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與“干群連心·同步小康”駐村工作有機結合,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將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精準評估等工作任務進行層層分解,責任到人,共識別出貧困村173個,貧困戶29165戶,貧困人口9.74萬人??h衛計部門將計生工作“四按月”與“三個到底”工作機制有機融合,對計生工作和衛生工作實行全局干部職工包保責任制,個個劃有責任區、人人頭上有任務,破除了“機關效能不高、遇事推諉塞責”難題。水務、交通、住建等部門項目實施實行“申報—評估—審批—實施—跟蹤—驗收”“一竿子”插到底,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解決責任倒查“斷鏈”問題。
堅持“三個到底”,助力推動基層改革。石阡縣各鄉鎮在全面推行“三個到底”工作機制的同時,同步運行“小部制”改革,建立班子成員、三辦三中心、村、個人“四級”聯評考核辦法,實行月考核、季考評、半年小結、年終總結。并將工作經費、激勵機制、工作考核下放到班子成員、三辦三中心、村,實行嚴格考核、及時兌現、獎懲分明,有效激發了鄉鎮黨政班子成員及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激情。實行“一包到底”,鄉鎮對包村領導、包村干部劃分責任區域實行網格化管理,層層分解任務、層層傳導壓力,有效避免了在執行政策過程中搞變通,遇事推諉“踢皮球”,解決問題時當“好好先生”等現象。
堅持“三個到底”,著力改善黨群干群關系。全縣各村以全面推行“三個到底”工作機制為契機,進一步拓展服務內涵、暢通服務渠道,實行村干部24小時輪流坐班制,實現村級活動場所門常開、人常在、事常辦;建立村干部服務群眾工作站,實行村干部趕場天集中辦公,避免群眾辦事多頭跑、跑空路問題;村級黨組織“第一書記”以服務群眾“選準好路子、住進好房子、養育好孩子、過上好日子”的“四子”工作法為抓手,謀有思路、抓有方法、干有目標,為“第一書記”干事創業、服務群眾搭建了平臺和載體;村級黨組織緊密結合全縣產業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緊緊圍繞“黨支部帶領群眾制定發展規劃,實現發展同向;黨支部書記帶頭幫助群眾樹立發展信心,實現干群同心;黨員帶動群眾破解發展難題,實現小康同步”的思路,分期創建“社區黨建、機關黨建、景區黨建、農業園區黨建、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精準扶貧、村級集體經濟、農村電商”八類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通過典型帶動、示范引領,樹立一批硬件完備、軟件規范、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基層黨建工作典范,為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打牢組織基礎。
事實表明,石阡縣通過推行“三個到底”工作機制,讓修身嚴、用權嚴、律己嚴、謀事實、創業實、做人實的干部干事有舞臺、工作有平臺,樹立了憑德才、憑實績選拔干部的用人導向。
發展動力更加強勁?!叭齻€到底”讓領導干部把任務攬在手上、把責任扛在肩上,敢于擔當、主動作為,結合所包村實際,理清發展思路,確定發展目標,引領群眾致富增收,加快全面同步小康進程。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情況下,2015年前三季度全縣地方生產總值完成366031萬元,同比增長13.4%;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53947萬元,同比增長14.9%;財政總收入完成54415萬元,同比增長40.4%。
社會大局更加穩定。通過建立聯鄉包村包組包戶的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網絡,包村干部能及時掌握群眾思想動態及訴求,化解矛盾的“關口”前移,處理矛盾糾紛時“不拖延、不推諉、不搪塞”,從而使包村領導干部能第一時間掌握情況、第一時間報告情況、第一時間穩控事態、第一時間化解矛盾糾紛,最大限度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有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2015年以來,全縣排查矛盾糾紛365件,成功調解糾紛365件,調解成功率100%,各類矛盾糾紛發生率同比下降6.9%。
干部干事更有激情。通過細化包村包組領導干部的“責任內容”,包村領導干部從以前單一的業務工作中剝離出來,全方位、深層次思考和謀劃所包村的全面工作,在與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中,不斷錘煉干部工作作風,培養干部擔當精神,提升為民服務能力水平,促使干部成長為服務基層的“多面手”,有力激發包村領導干部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干群關系更為緊密。通過把任務責任明確到“人頭”,倒逼干部主動下沉一線,俯下身子、駐在村子、走進院子,真正弄清群眾所急所需、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實現干部群眾點對點服務、心貼心交流,切實拉近黨群干群關系,切實提升干部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和素質。2015年,全縣201名包村領導、2518名包村干部深入走訪群眾13.2萬余人次,幫助解決困難問題31.7萬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