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曾 蔚
《之江新語》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主政期間撰寫的時事短論文集,共232篇,每篇文章不長,認真品讀其中關于法治經濟、法治社會、法治風尚的系列論述,我們就不難找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中國的思想軌跡,這對我們深刻理解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法治觀,進一步提高對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認識大有裨益。
“法治通過調節社會各種利益關系來維護和實現公平正義,法治為人們之間的誠信友愛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法治為激發社會活力創造條件,法治為維護社會安定有序提供保障,法治為人與自然和諧提供制度支持”,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的話語,讓我深切地感受到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指引下,在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改革總目標的新航線上,“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位一體’”的法治中國夢即將破繭前行。
作為一名立法工作者,我們應該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一是要堅守法治信仰。“法興則國治,法衰則國弱”。我們的追求不應當是權力,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可以說,信仰法治就是信仰中國的未來,法治化道路將在我們腳下越走越寬。
二是塑造法治風尚。盧梭說過:“規章只不過是穹窿頂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誕生的風尚才最后構成那個穹窿頂上的不可動搖的拱心石”。法治絕不僅限于對法律條文的理解,而必須是融入我們每一個人的大腦中,最終體現在行動上。這種法治風尚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不管是作為黨員干部,或者作為普通的公民,在處理問題和對待事物,也應當具備這一基本理念和實踐方式。
三是服務法治建設。目前法治中國、法治貴州的沖鋒號已經吹響,作為立法機關的一名公務員,應該以飽滿的熱情,不斷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做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