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峰,賀洪君
(1.黑龍江省富裕縣二道灣鎮畜牧中心黑龍江齊齊哈爾161200;2.黑龍江省富裕縣畜牧獸醫局黑龍江齊齊哈爾161200)
關于控制養豬業生產環節應激反應的思考
張立峰1,賀洪君2
(1.黑龍江省富裕縣二道灣鎮畜牧中心黑龍江齊齊哈爾161200;2.黑龍江省富裕縣畜牧獸醫局黑龍江齊齊哈爾161200)
目前,在養豬業生產環節中,經常出現應激反應現象,影響著養豬業生產健康、科學、高效發展。因此,在當前養豬業生產快速發展中,必須進一步加強提高生豬抗應激能力的調控,從而減少生豬應激反應的發生,促進生豬生產科學、健康、高效發展,減少經濟損失提高經濟效益。
應激是指動物在生存和生產的環境和過程中,受到體內外各種非特異因子刺激時,所表現出的防御反應和機能障礙的現象。當動物受到應激刺激過強或者刺激時間過長時,機體就會出現不良反應,機體的應付能力減弱、有的出現病態反應、生產性能降低、甚至出現衰竭和死亡現象,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2.1 斷乳的應激反應
仔豬斷乳應激反應較強,由于仔豬斷乳,離開母體進入新的生長環境,出現較強的應激反應。出現相互啃咬鳴叫尋找母豬、采食量減少、飼料利用率下降、生長緩慢、腹瀉等現象;影響生長和體重的增加。
2.2 飼料更換的應激反應
隨著生豬生長階段的變化必須更換飼料,在每一個階段更換飼料時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特別是仔豬由乳豬料更換為小豬料時,常由顆粒型更換為粉沫型飼料,這種變化在生產過程中,經常造成生豬的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腹瀉、生長增膘增重緩慢。
2.3 轉群的應激反應
隨著生豬生長階段的變化,必須進行分群和轉群。在轉群的過程中,由于驅趕和捕捉,加之新的陌生環境、新的伙伴,都會造成生豬的應激反應。出現新伙伴相互咬斗、飲食不正常、采食量減少、騷動不安少休息、群體混亂不安靜等現象。
2.4 出欄的應激反應
在生豬出欄時,由于強行捕捉給生豬造成較強的應激反應,出現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皮膚發紅等。肥豬出欄就到屠宰場進行宰殺,由于裝卸運輸方法不當,使豬出現皮膚局部淤血、嘔吐、有的造成骨折、嚴重者死亡,造成很大經濟損失。仔豬和種豬出欄由于捕捉和強行驅趕,加之到了一個新的環境,新的飼養和管理方法,都給生豬造成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出現食欲減退、采食量下降、生長緩慢、生產能力下降等現象。同群沒有出欄的生豬由于受到驚嚇,出現騷動不安、食欲下降、影響生長和生產。
3.1 強化規范科學管理
搞好科學管理十分重要,是控制和減少應激因子產生的重要措施。一是科學建設養豬場。首先科學選址,適當遠離居民區和繁華交通路段,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環境無污染的地方。規范建設各類標準化的豬舍,同時建全飼料庫等附屬設施。二是搞好生豬生長各階段的科學管理。仔豬階段必須嚴格控制應激因子的產生,在3周齡內,不要進行去勢、驅蟲、免疫注射和斷乳,更要避免去勢與免疫注射同時進行。育成豬和種豬要避免分群和換料同時進行,遇有生豬患病時要及時分開,進行單獨飼養和治療,避免給其他豬造成應激反應。三是必須全面搞好清潔衛生,舍內舍外環境必須達到衛生標準,廢棄物全面進行無害化處理。
3.2 科學規范飼養方法
全面實施科學的飼養方法。一是根據生豬生長的不同階段,科學制定各個階段的飼養方案和全價飼料配方,規范飼喂,確保生豬的營養全面均衡;二是保證有適量足夠的微量元素硒和維生素A、D、E,以促進生豬較快增長和增膘,同時,增強抗應激能力,提高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和抵抗力,從而使生豬在一定應激條件下保持良好的生產和生長性能;三是科學規范換料,仔豬要提早進行誘導補料,在斷乳前就達到適應吃乳豬料。其他豬采取逐漸換料的方法,對飼料的成分進行逐漸的更換,使豬只逐漸適應飼料的變化,保證正常采食和生長。
3.3 采用正確方法轉群和出欄
在生豬轉群的過程中,一是必須盡量保持豬群的相對穩定,要根據豬的品種、體重、體質、體況進行編組轉群。二是在轉群前應進行隔離試轉,讓豬只預感到要撥出去的感覺。三是轉群時不得粗暴驅趕,要采用溫和性的驅趕方法,前邊有人帶飼料進行誘導,后邊有人進行溫和驅趕,協調穩定安全的把豬分群到既定的圈舍。對出欄的生豬,提前進行撥出,避免對未出欄的豬造成應激反應。在捕捉時不要強行捕捉,應該使用捕豬欄進行捕捉,裝上車后就及時放開不要捆綁,采用松散式運輸。從而減少應激反應的程度,避免造成經濟損失。■(李雨慈)
10.3969/j.issn.1008-4754.2015.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