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匯鑫佐君畜牧服務有限公司山東青島266101)
提高非特異性抵抗力,減少疾病發生
劉典佐
(青島匯鑫佐君畜牧服務有限公司山東青島266101)
非特異性免疫力是機體自身的一種廣泛性免疫能力,是機體在不斷生長發育過程中逐步完善的一種免疫能力。在機體受到外源性病因侵害時,它不需要事先發出信號,就可以立刻作出響應,有效地防止各種病原體的入侵。因此,非特異性免疫力是預防疾病發生的基礎免疫力。
機體的各個器官組織都有自己獨有的各種功能和屏障,由此組成了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力,機體中各種吞噬細胞(如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嗜中性細胞)、NK細胞、淋巴細胞,以及一些化學物質(如消化液、溶菌酶等)都是非特異性免疫力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們在外源性致病因素進入機體后,最早發揮作用。
1.1 肝臟的主要免疫功能
①消除外來抗原,清除內毒素;②調節免疫活性細胞的再循環及移位;③產生免疫球蛋白,參與全身免疫反應;④制造補體,增強非特異性免疫防御;⑤產生各種免疫調節因子,維持免疫適度及有效免疫力;⑥選擇性清除循環系統的免疫復合物,降低其對一些器官,如肺臟、腎臟、心臟等的損傷。
1.2 腸道的免疫作用
腸道的免疫功能是指正常腸道具有較為完善的功能隔離帶,可將腸腔與機體內環境分隔開來,防止致病性抗原侵入的功能。腸道屏障包括化學屏障、微生物屏障、機械屏障及免疫屏障四層。
1)化學屏障:由胃腸道分泌的胃酸、膽汁、各種消化酶、溶菌酶、黏多糖、糖蛋白和糖脂等化學物質構成了腸道的化學屏障,對入侵病毒細菌及其毒素有直接和間接的破壞和清除作用。
2)生物屏障:腸道是動物機體最大的細菌庫,寄居著大量的細菌,其中大多數是有益菌。這些常駐菌群的數量、分布相對恒定,形成一個既相互穩定又相互依賴的微生態系統,構成腸道的生物屏障,使外來的病原不易進入機體。
3)機械屏障:腸道黏膜由很多腸道上皮細胞排列連接而成,形成了一道機械屏障,并能夠通過腸道黏膜上皮細胞的纖毛擺動防止有害微生物、寄生蟲、毒素等入侵內環境。腸道黏膜的上皮細胞間通過一系列的連接方式阻止病原的入侵,這是一種機械屏障;腸道的不斷蠕動和節律運動使細菌不能在局部腸黏膜長時間滯留,起到了腸道自我凈化和清潔作用。
4)免疫屏障:在微生物屏障之下,腸道還有著多個的淋巴濾泡集結和無數個散在于腸道的彌散性免疫細胞,起著免疫提呈、應答的誘導、活化及執行作用。同時,一些非特異性免疫細胞還具有直接的殺傷、清除、吞噬作用。腸道的分泌型IgA是胃腸道和黏膜表面主要免疫效應分子,對消化道黏膜防御起著重要作用。
這些參與免疫反應的細胞具有一個共同點:細胞膜具有較大的流動性。這種流動性的維持,有賴于細胞的不飽和脂肪酸的存在,而不飽和脂肪酸結構的正常有賴于機體的各種抗氧化機制,這對維護腸黏膜的黏膜免疫功能極為重要。
1.3 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
呼吸道黏膜由很多的柱狀纖毛上皮細胞組成,其纖毛不斷地向前擺動,可以清除進入呼吸道的異物。呼吸道黏膜還有一些粘附于呼吸道內壁或分泌于粘液表面的巨噬細胞,可以清除入侵的細菌、粉塵、衰老的細胞、失活的肺表面活性物質。
呼吸道表面的黏液層,可以起到加溫、濕潤、過濾、清潔、黏著空氣異物或病源顆粒的作用,雞只可通過甩頭將這些黏液甩出。呼吸道黏膜固有層內的黏液中,含有大量漿細胞分泌的IgA,IgE以及少量由血管滲出進入肺內的IgG,對黏膜起著局部免疫的作用。
1.4 皮膚的屏障作用
皮膚作為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首道屏障,不斷抵御環境中各種危害因素侵害(包括物理屏障、色素屏障、神經屏障和免疫屏障等)。尤其是皮膚免疫屏障在保護機體免受各種刺激因素的損傷和促進機體損傷后修復的過程中都具有重要意義。
皮膚免疫屏障是機體抵御外界有害因素侵襲的重要免疫因素,由表皮中多種細胞(包括樹突狀細胞、T細胞、角質形成細胞等)構成。對于抗原提呈、防御素和內源性抗菌多肽的表達,對抵御外界微生物入侵具有很重要作用。真皮內血管外細胞(如巨噬細胞、肥大細胞、成纖維細胞等)在皮膚免疫中也起重要作用。
免疫系統是一個整體,上述所說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另外,脾臟是機體特別是成熟期機體免疫細胞的集散地,是生發中心,具有更為重要的免疫功能,中樞性免疫器官(如骨髓、法氏囊、胸腺等)是免疫系統的生發中心。
非特異性免疫力的強弱決定著特異性免疫力的強弱,只有具備強大的非特異性免疫力,才能獲得強大的特異性免疫力。大多數人,對于特異性免疫力非常重視,而往往忽視非特異性免疫力的提高,這是本末倒置的。
1)把好種雞關,確保種雞的營養保健和特異性免疫,保證后代的健康。
2)加強飼養管理,為雞群創造適宜的環境。定時給予雛雞應激訓練,提高抗應激能力。
3)加強飼料營養,飼喂優質全價飼料,保證獲得堅強的免疫抵抗力。注意添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增加機體的免疫力:如添加VA可以維護呼吸道、腸道黏膜的完整性,增強上皮組織的防御能力等。另外要注意VD、鋅、鐵、硒等的添加,這些物質對免疫活性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4)充分利用中藥及其提取物的保健功能,健脾益生、補中益氣、扶正祛邪,提高機體免疫力。
5)使用免疫活性因子(如干擾素、植物血凝素、淋巴轉移因子、白細胞介素、抗體蛋白等),加強對機體的保護。
6)提高優質多糖(如黃芪多糖、甘露寡糖、葡聚糖、植物多糖等)、蛋白小肽的總量供應,增強雞群的免疫力。需注意單一多糖長期使用可能會發生疲勞現象,復配多糖的效果更為穩定。使用蛋白分解酶增加蛋白質的消化利用,提高機體免疫力。
7)添加微生態制劑以維持腸道的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和腸道功能,提高雞群的消化系統保護能力,提高黏膜免疫保護力,提高整體免疫抵抗力。
8)由于各種免疫抑制性因素的存在,導致免疫器官的退化萎縮,霉菌毒素的普遍存在可導致胃腸黏膜屏障破壞損傷,且能夠破壞多種維生素(如VA、VD、VE、VC、VB6、生物素等),誘發免疫功能的低下,導致非飽和性脂肪酸氧化,進一步導致非特異性免疫細胞變性或能力下降,進而引起特異性功能的下降。添加非飽和性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質(維生素VA、VD、VE、VC、VB6、生物素)及抗自由基物質,保護細胞膜的流動性,維護免疫細胞功能。
9)對發病雞群進行合理有效地治療,并及時修復發病雞群受損的組織和器官,加強機體的生理機能恢復,保護機體的免疫力。
10)注意睡眠休息。長期以來有些養殖戶為了提高肉雞的采食量,達到快速生長的目的,人為性地不讓雞只具有睡眠休息的時間,殊不知在噪雜和光照的環境下,雞只的睡眠質量是很差的,達不到對體質的要求,這樣會降低雞只的免疫力。因此,正確的做法是每天熄燈至少3個小時以上使雞只在黑暗情況下得到充分的休息。雞只在黑暗環境下會保持安靜,并得到充分休息,而且在睡眠環境下雞只的體溫、心率、血壓、呼吸和內分泌降低,其體內的巨噬細胞活躍,肝臟的解毒能力增強,增強了對病毒細菌的清除和殺滅,同時還能使基礎代謝率降低,很快恢復體力。同時,在進入睡眠時雞的大腦興奮性降低、耗氧量降低,有利于能量在大腦的積蓄而使正常時的神經反射能力提高,還有利于大腦對機體的整體反射控制。
11)注意飼料的質量,盡量選用沒有或含霉菌毒素低的飼料。在飼料中加入脫霉劑,或在飼料、飲水中加入霉菌毒素復合降解酶來應對飼料霉菌毒素普遍超標的現象,這也是一項有效措施。■(編輯:常迪)
(本文由雞病專業網特別推薦)
10.3969/j.issn.1008-4754.2015.0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