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樂埠山生態經濟發展區獸醫站山東濰坊261000)
7日齡內哺乳仔豬的飼養管理要點分析
李漢三
(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樂埠山生態經濟發展區獸醫站山東濰坊261000)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速度日新月異,人民生活不斷提高,對肉蛋奶的消費量大幅增加,豬肉消費也一直是國內居民最大的肉類消費來源,這也使得養豬業在我國畜牧產業體系中占有獨特的地位。仔豬生產是養豬業的基礎,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環節之一。仔豬因其身體機能發育還很不完善,免疫機制不能完全建立,很容易出現凍死、壓死或者疾病死亡等情況,而其中又以7日齡以內的仔豬最容易出現死亡。所以,做好生產培育工作,提升仔豬成活率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對7日齡內哺乳仔豬的飼養管理要點進行了分析和總結,以期為廣大養殖戶提供一定的參考。
仔豬在出生時被毛較少,基本上以絨毛形式存在,幾乎不具備保溫性能,同時自身體內又沒有足夠的皮下脂肪層用于保溫,也無法實現機體的主動產熱,比較容易發生凍死凍傷情況。根據現代研究結果顯示,仔豬出生第一天的適宜溫度是35℃,之后每2~3 d下降2℃,直到接近常溫為止。而一般豬場因為還要考慮到大豬的舒適度,溫度普遍調整在25℃左右,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做好仔豬的保溫工作。目前所使用的仔豬保溫措施主要有以下兩種:
1)利用紅外線燈進行加熱:紅外線燈是一種能夠大量發射紅外線的采暖裝置,樣式與白熾燈泡類似,以產熱為主。各豬場目前所采用的紅外線燈泡的功率在100~250 W之間。紅外線燈安裝方便,產熱效果好,便于維護和更換,在大多數豬場都有使用。但是紅外線燈也有缺點:首先是發熱量調節比較繁瑣,需要從高低位置實現對仔豬的溫度調控,精確度較低;其次是容易受潮而導致使用壽命縮短,需要經常更換。在使用中一般首次懸掛在仔豬群上方35~ 40 cm左右高處,之后隨著溫度降低的需要再慢慢升高。在高度上必須注意要與仔豬保持一定距離,防止燙傷烙傷。
目前市場上還有一種紅外線加熱器,與紅外線燈原理相同,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安全,使用壽命更長,但價格更高。
2)利用電熱板進行加熱:電熱板的原理與現在市售的電熱毯原理相同,但因為仔豬排尿排糞還無法調教完善,所以要在其外部包裹一層外殼,防水防電防擠壓,可用陶瓷、鐵板、工程塑料等強度高又耐腐蝕的不同形式材料,價格較紅外線燈更貴。目前實際應用的有(800~900)mm×500 mm,(1000~1200)mm×600 mm等規格,雙線路設計,能延長使用壽命,分高低兩檔,功率90~120 W,溫度可達28~36℃。
7日齡以內的仔豬運動機能發育還很不完善,面對母豬臥倒躺倒等突發情況反應遲鈍,很容易被母豬壓死。實際養豬生產過程中被壓死的仔豬一般占死亡總數的10%~30%,特別是冬季更為嚴重,所以一定要做好仔豬的防壓工作。
目前養殖場所采用的具體防壓措施有兩種:
1)設母豬限位架:限位架是用于固定母豬活動空間的一種裝置,在產房內每個產床上進行安裝。限位架主要是在母豬身體兩側安裝難以撼動的鋼管,使母豬無法向兩側躺臥,從而避免了壓死身側仔豬的機會。限位架欄桿長2.0~2.2 m,寬60~65 cm,高90~100 cm。在限位架存在的情況下,母豬基本上只能采用原地趴臥然后才能側臥,這就給仔豬留出了反應時間從而及時的進行躲避,降低被壓住的幾率。
2)設置護仔欄:小豬的活動空間主要在母豬的身體兩側,一旦母豬側倒很容易壓到仔豬,所以應在其兩側各設立一根高25 cm左右的鋼管,小豬可以在鋼管下方自由通行,而母豬一旦側臥則會首先壓到鋼管之上,減少了直接壓到仔豬的機會。
另外,產房的飼養人員在本階段加強護理也可以有效地預防仔豬被壓死。例如產后1~2 d可將仔豬關入保溫箱中,定時放出吃奶,可減少仔豬與母豬接觸機會,減少壓死仔豬。2日齡后仔豬吃完奶自動到保溫箱中休息。產房要日夜有人值班,一旦發現仔豬被壓,立即哄起母豬,救出仔豬。保持產房安靜,產房內防止突然的聲響,防止閑雜人員進入。去掉仔豬的獠牙,固定好乳頭,防止因仔豬亂搶乳頭造成母豬煩躁不安,起臥不定,亦可減少仔豬被壓踩的機會。
母豬的乳頭雖多,但仔豬有在固定乳頭吸乳的習慣,一旦確定之后基本不會再次改變。但母豬前后乳頭的泌乳量有很大差別,前面3對泌乳量最高,越往后越低,最后面一對可能只有最前面泌乳量的1/5,在此情況下只能按照仔豬的體重人為地固定其吸吮奶頭才能保證仔豬群體的整齊度和成活率的提高。否則體型較小的仔豬再吃到后面乳頭,不但生長速度落后于其他豬,還極有可能因體弱而死亡。
定奶的原則是小仔豬吃泌乳量高的乳頭,大仔豬吃泌乳量低的乳頭,從而彌補初生時所造成的體重差異。具體方法是根據仔豬的稱重結果,確定哪些豬吃前面的乳頭、哪些吃后面的乳頭。將較小的仔豬首先置于前面的乳頭進行吃奶,待其結束后再讓其他豬自由選擇,大的豬盡量向后放置,如此經過2~3 d,在殘存氣味的影響下,仔豬的吃奶順序便可以得到固定。如果體重差異不大,則不必進行定奶,仔豬自由選擇乳頭即可。
寄養是仔豬生長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情況,即把仔豬更換為其他母豬飼養的情況。生產中導致寄養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①母豬產仔過多,限于母豬的體質、泌乳力、和乳頭數不能哺育過多的仔豬;②母豬產仔過少,若讓其繼續哺育較少的仔豬不劃算,所以將其所生仔豬寄養,其本身直接再次做產后發情進行配種;③母豬產后因為各種原因如體力、疾病等而導致泌乳不足;④母豬死亡。
寄養是生產中常用的方法,為使其獲得成功,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母豬產期應相近。最好不超過三天,如果超過三天,仔豬體重相差太大,會出現大欺小的現象,影響小仔豬的發育。②仔豬寄養前吃足初乳。不吃初乳的仔豬不易養活。③寄母要性溫順,泌乳量高,只有這樣的母豬才能哺育好多頭仔豬。④干擾母豬的嗅覺。母豬主要通過嗅覺辨認自己的仔豬,為免母豬聞出寄養仔豬的氣味不對而拒絕哺乳,要干擾母豬的嗅覺。方法是:用寄養母豬的尿和奶擦仔豬全身,并在飼養員的看護下吃2~3次奶,就基本成功了。
現代化豬場中,為使仔豬均衡發育,常采用“交叉寄養”的方式。■(編輯:常迪)
10.3969/j.issn.1008-4754.2015.09.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