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彭納
從嚴從實打好改革攻堅戰
·本刊記者 彭納
2015年,四川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區和攻堅期,實現“兩個跨越”是改革的根本目的。在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上,踐行“三嚴三實”要求顯得尤為重要。
“嚴”是要全面貫徹中央方針政策,科學把握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特點,把發展著力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實”則是要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使點子、政策、方案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
在這場改革攻堅戰中,干部應該怎樣從“嚴”“實”兩個方面抓發展?我們先從一組數據入手:
省長魏宏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建議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目標為7.5%左右。7.5%到底意味著什么呢?有專家指出,2014年四川經濟總量2.85萬億元,在此基礎上增長7.5%,需要2400多億元的硬性增長。
5月5日,省政府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實施意見》,力爭到2017年,全省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增速提高、比重擴大、水平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速超過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占服務業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2015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上,四川簽約3000萬元以上的合同項目842個、總投資6015億元,其中工業項目占45%左右。
一組組數據最能夠體現四川發展的步伐,這其中有計劃,有目標,有實績。數字體現的不光是這些,數據,還能為我們的發展指明道路,為各級政府和領導干部帶頭干事找準方向,從這些方面入手,結合“三嚴三實”,制定發展戰略,才能夠做到既全面,又實際。
5月9日,我省“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工作座談會在成都舉行。座談會上,省委書記王東明指出,現在全省各方面工作部署已經明確,尤其需要各級領導干部提振精氣神、錘煉好作風,帶頭干、帶領干,以上率下、層層抓落實。要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大力實施“三大發展戰略”。總體上講,我省產業發展仍處在“青黃不接”的階段,傳統產業正在進行轉型升級,新興產業還沒有完全培育出來,必須把項目工作抓得緊而又緊,堅定決心推動落實,努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省委書記王東明多次強調,實現四川發展新突破,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在剛剛過去的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省委一方面統籌推進“五位一體”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科學確定時序和重點,使各項改革同頻共振、良性互動。另一方面,找準制約四川發展的主要矛盾,推出了28項重點改革方案。
改革方案瞄準四川短板,放大四川優勢,找準了穴位、擊中了要害,“含金量”如今已經凸顯,特別是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帶動作用極大發揮。作為農業大省,四川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主攻方向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到2014年底全省家庭承包耕地流轉占總面積的25.2%。作為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的西部大省,四川銳意改革建立精準扶貧新機制,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29.6萬人。作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探索者,四川大力推進簡政放權,落實商事制度改革,新登記企業同比增長64.5%。作為科教人才資源大省,四川加快構建創新驅動體制機制,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增長19%,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極大增強。新常態下改革動能加速釋放,生產總值增長8.5%,開辟了“轉型不失速”的四川之路。

成都·天府立交夜景。圖/圖片庫·CN/陳先敏
改革沒有完成時。3月20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六次會議,為我省深化改革發展確定了明確的方向。《中共四川省委十屆四次全會重要改革舉措實施規劃(2014-2020年)》明確2015年要完成57項改革項目,充分彰顯了省委真刀真槍搞改革的決心。
6月1日起,備受關注的《四川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正式施行,這一舉措標志著我省扶貧開發工作駛入規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軌道。省扶貧移民局的21個宣講小組已于5月31日起奔赴21個市(州),深入貧困地區進村入戶開展宣傳宣講工作。各級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也依據《條例》規定,依法依規全面推進我省農村扶貧開發工作。
6月24日發布的《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創業天府”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5—2020)》則明確,到2020年,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將建成國內一流創新創業高地。為推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加一把火。
各級領導干部要提振精氣神、錘煉好作風,帶頭干、帶領干,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大力實施“三大發展戰略”。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四川也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這也將構建起一個全新的開放格局。據悉,省商務廳正在制定《關于推進對外經濟合作參與“一帶一路”工作方案》,采取6大措施“落地”對接一帶一路戰略。依據初步方案,四川計劃用3年時間,推動20個重點國家,培育50個重點項目,重點鎖定有能力有意愿的100家企業“走進絲路”,力爭在“一帶一路”上的對外貿易額提升到300億美元,工程承包營業額提高到200億美元。今年在“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投資活動將超過65個。
對外合作的大門開啟,自身產業的發展也要筑牢。5月底,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四川省電子信息制造產業2015年推進方案》提出,鼓勵以應用帶動電子信息制造產業發展,并確定年內銷售產值、主營業務收入、工業增加值增長8%,力爭增長10%的發展目標。“省政府之所以抓住電子信息產業不放松,主要是今年一季度四川電子信息制造業增速下滑,穩增長形勢較為嚴峻。”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同時川內一些地區出現了資源衰退現象。“如廣安,過去以生產建材為主,但再走這樣的老路已經不行了,現在開始轉向電子信息產業。”業內人士也表示,“四川在電子信息制造業方面具有比較優勢,有望成為四川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
緊接著,6月15日,《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實施意見》出臺,《意見》指出,力爭到2017年,全省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增速提高、比重擴大、水平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速超過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占服務業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等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全面加快。到2020年,生產性服務業體系基本健全,對促進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推動我省產業由生產制造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
我省發展的愿景在一步步腳踏實地的丈量中實現,也將在一次次合作開放里延展。(責編: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