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中國
6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遵義、貴陽和貴安新區,就做好扶貧開發工作、謀劃好“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調研考察。18日上午習近平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聽取對“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他強調,“十三五”時期是我們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握時間節點,努力補齊短板,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
我國首次公開公積金家底
涉及全國超過1億職工的公積金“國家賬本”6月12日正式向全社會公開,這份涵蓋全國31個省份大數據的年度報告系我國管理機構首次向社會全面亮出公積金“家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共同披露的這份《全國住房公積金2014年年度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公積金實繳職工1.188億人。截至2014年底,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74852.68億元,扣除提取后的繳存余額37046.83億元。累計發放個人住房貸款42245.3億元。
環境污染致職業病或要追刑責
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廳副廳長呂洪濤6月16日表示,由于環境污染導致職業病的,如果構成刑事犯罪,檢察機關將通過追究生產企業相關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和附帶民事責任,保護受害人權益。今年,最高檢決定繼續開展為期兩年的“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重點監督糾正有案不移、有案不立等問題,目前已掛牌督辦第一批12起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數量巨大、后果嚴重、犯罪情節惡劣的涉嫌污染環境犯罪案件。
五部委治理亂辦學亂收費現象
近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審計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印發《關于2015年規范教育收費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強調要堅決嚴明各項紀律和規矩,全面落實治理工作責任,切實解決補課亂收費、擇校亂收費、違規招生轉學、收受禮品禮金等突出問題,堅決遏制亂辦學、亂招生、亂收費現象。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頂風違紀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追責一起。
軍隊開展房地產管理專項整治
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準,從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在全軍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和房地產資源管理專項整治,集中糾治計劃外工程、“三超”項目、擅自建設樓堂館所和辦公用房超面積、軍用土地糾紛、擅自處置房地產、違規租賃房地產等6類突出問題,推動基建營房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中美雙方開啟負面清單談判
第十九輪中美投資協定談判6月8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本輪談判中,雙方首次交換了負面清單出價,并開啟負面清單談判,標志著談判進入新階段。2013年7月,雙方同意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模式進行實質性談判。
網絡電視應配備節目審查人員
國務院法制辦6月10日就《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管理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規定,網絡廣播電視內容服務單位應配備專業節目審查人員,否則將予以警告、責令改正,可并處3萬元以下罰款。另外,網絡廣播電視內容服務單位播出的時政類視聽新聞節目,應是地(市)級以上廣播電臺、電視臺制作、播出的新聞節目,這意味著互聯網禁止自制時政新聞節目。
中國好聲音
■ 要把主要由政府部門“端菜”變為更多由人民群眾“點菜”——國務院總理李克強
■ 信訪的實質是“維權”,不能簡單把信訪與維穩等同起來,更不能把上訪人員當做“維穩對象”,這與法規規定是相悖的——國家信訪局副局長張恩璽
■ 如果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中國紀檢監察報》
■ 社會不僅有經濟這個單一維度,過度勞累不僅影響國民健康,而且影響幸福感和獲得感——《人民日報》
名刊要覽
絲綢之路由張騫開始貫通。此后,中國人逐漸成為這條道路的主力軍。這條道路,在漫長的歲月里,一步一步往西,中國人以自己的勇氣與生命力不斷地跋涉與測量,完成的當然是屬于中國的地理大發現。
“新常態”下增長放緩的中國經濟,正面臨新一輪的消費結構調整和消費引擎啟動。讀懂新常態下中國消費新圖景,采取有效的消費政策,真正釋放消費潛力,才能重構中國消費新版圖。
2015年,“家庭教育”第一次寫進了中山市的政府工作報告:“探索家庭教育新形式,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國家衛計委前述調查目的也在于為家庭發展“十三五”規劃做準備。
作為社會急劇轉型的產物,較之其他代際人群,80后是一個充滿內在矛盾的、多元化的和分裂的群體,這注定了他們的婚姻如同成長期所經歷的時代一樣,更加混亂、自由,也更加茫然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