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動物科學學院貴州貴陽550025)
豬麻醉方法淺談
李博巖,陸曼
(貴州大學動物科學學院貴州貴陽550025)
實驗證明,豬和人有較近的同源關系。在生理、疾病等方面都較為接近。為了探索豬安全麻醉的方法,對豬使用各種麻醉方法進行相比較,以找到豬麻醉較優的方法,從而降低豬在麻醉過程中的風險。并對豬的麻醉方法、原則及注意事項,進行闡述。
豬;麻醉;方法
近年來,豬的合理保定和麻醉,已經成為現在科學研究中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安全有效的麻醉,可減輕動物在手術中的痛苦。一般麻醉方法分為全身和局部麻醉兩種,局部麻醉可起到深度或輕微鎮痛的效果,使動物鎮定,若手術持續時間較短,建議進行局部麻醉。豬具有野性,若麻醉效果不佳,疼痛會使豬躁動掙扎,使手術難以進行,因此麻醉在豬的遺傳育種、飼養管理、運輸和臨床治療等過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環節,甚至起著實驗成敗的重要作用。
通過參考相關文獻和積累的工作經驗,以麻醉學理論為基礎,結合麻醉藥物的作用機理,根據豬生理特點,總結出最恰當的麻醉方法,為豬麻醉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做出貢獻。
局部麻醉是作用于軀體某一局部的麻醉方法,使機體某一部分的神經傳導功能暫時被阻斷,且運動神經傳導也被不同程度的阻斷,稱為局部麻醉,簡稱局麻。通常采用的局麻方法有神經阻滯麻醉、區域阻滯麻醉和浸潤麻醉,后兩種方法多在豬的外科手術中使用。局部麻醉易操作、安全性大、使用并發癥較少,但對過敏體質的豬只有較小影響,適用于中、小型手術。局部麻醉費用低廉、適用于各級醫療機構。雖然局麻簡便易行,但真正掌握并將它運用于實際操作當中并不容易,由于豬皮下脂肪較厚,采用局部麻醉效果不佳,往往會造成麻醉失敗。
想要局部麻醉安全、有效,必須掌握一定的注射技術。浸潤麻醉、阻滯麻醉一般選擇在肛門、乳房等處;局部腫脹麻醉選擇在脂肪抽吸;神經阻滯麻醉一般選在足趾、手指等處。在局麻過程中,要嚴格掌控用藥量,防止中毒。一般采用最低有效濃度,在注射過程中,要確保注射器內無氣泡,須回抽,確保無血液回流后再注射。這樣,可減少意外發生。
獸醫臨床局部麻醉藥包括:普魯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等。前兩種多用于豬的局部麻醉。通過改變鈉離子通道及其數量,改變細胞膜電位,從而達到麻醉效果。要求在使用過程中嚴格按照說明書或聽從獸醫囑托的劑量操作使用,把用藥風險降到最低。
吸入麻醉是利用氣體通過呼吸道進入體內而引起的麻醉作用。吸入麻醉具有良好麻醉效果、麻醉深度易掌握、麻醉及復蘇迅速平穩等優點,在麻醉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國在20世紀以前主要利用乙醚作為吸入麻醉劑運用到臨床上。從20世紀90年代以后,吸入麻醉藥乙醚逐漸被副作用更小的仿烷、氨氟和醚所取代,并開發了甲氧氟烷、異氟烷、地氟烷等。現在,氟烷、異氟烷是豬較為常用的吸入麻醉藥。氟烷麻醉適用于各種手術,具有效能強,對氣道無刺激,誘導和蘇醒較快,擴張氣管,不升高血糖,術后嘔吐發生率較低的作用。但相較于異氟烷,氟烷副作用大,臨床上已經不主張單獨使用。安氟醚誘導及蘇醒快,嘔吐較少,不刺激氣道增加分泌物,肌肉松弛好。唐天云等(2000)對5頭實驗用小型豬進行靜吸復合全麻效果觀察,用硫噴妥鈉進行誘導麻醉,并采用γ-羥丁酸鈉耳緣靜脈推注,5 s注入1 mL,注入3/4完成誘導,氣管插管成功后,安氟醚2%,間斷給予芬太尼。5頭豬麻醉后肌肉松馳良好,生理狀況、麻醉平穩,手術時間大約6 h。李書聞等(2002)在中國實驗小型豬心臟直視手術的麻醉管理研究中,以硫噴妥鈉進行麻醉誘導,共進行了40例氣管插管,其中35例插管順利,手術過程中生理特征維持平穩,死亡5例,包括手術操作導致室顫死亡1例,反復氣管內插管缺氧死亡2例,縱膈氣腫死亡2例。結果表明:豬的呼吸道有其自身的解剖特征,插管過程中可能遇到困難,甚至造成死亡。對于豬選用吸入麻醉方法進行麻醉,要選擇可逆性好,誘導及蘇醒迅速、舒適,麻醉深度易控制的麻醉藥。這樣才能保證安全。
3.1 靜脈注射
根據研究表明,對于豬的麻醉,臨床上常用硫噴妥鈉進行靜脈注射麻醉給藥誘導。且靜脈注射是將一種或幾種藥物經靜脈注入,通過血液循環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而產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硫噴妥鈉的麻醉作用、劑量和注射速度密切相關,但是維持及蘇醒時間較短。注射速度越快麻醉越深。如果在注射過程中誤將藥物注入血管外則產生疼痛、紅斑、潰瘍、腫脹,甚至皮膚壞死。嚴重者會并發靜脈炎,析出結晶沉淀會阻塞小動脈和毛細血管。此藥不適合長時間麻醉維持,而適用于麻醉誘導。現在用耳緣靜脈注射混合麻醉劑戊巴比妥鈉與硫噴妥鈉效果最好,可以作為外科手術中豬麻醉的安全方法。
3.2 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麻醉是指麻醉藥物注入肌肉組織從而達到麻醉目的的方法,肌肉麻醉吸收慢、時間長。利多卡因、嗎啡、巴比妥鈉等已經運用到動物臨床上。研究證明,用3%戊巴比妥鈉溶液肌肉注射麻醉給藥是一種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而氯胺酮與速眠新聯合用藥麻醉也可以達到更佳的效果。戊巴比妥鈉是巴比妥類催眠藥,作用較快,可維持4~6 h。用作催眠和麻醉前給藥,可用于治療癲癇和由破傷風引起的痙攣。作為中效鎮靜催眠藥,是實驗動物常用麻醉藥,該藥物對呼吸中樞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然而易引發喉痙攣和支氣管痙攣,甚至導致死亡。肌肉注射戊巴比妥鈉,麻醉顯效時間長,較平穩,雖然藥物在肌肉中的吸收速度較慢,但效果良好。隆朋復合麻醉所用的藥物主要有氯胺酮、芬太尼、以及安定、等對動物進行復合麻醉。
3.3 腹腔注射
近年來,關于豬腹腔注射麻醉的研究較少。戊巴比妥鈉可用于腹腔麻醉,大約10~15 min見效果,可以維持3~5 h。此藥物麻醉平穩,腹腔注射簡單,麻醉過程穩定,且誘導時間短,肌肉松弛效果好,因此適合用于豬的麻醉。戊巴比妥鈉的震動作用較差,常與鎮痛藥如氯胺酮合用,效果良好,可幫助剖腹產手術順利完成。
當今,動物麻醉技術已經發展到新的階段,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①為了減少用量、降低毒副作用、增強麻醉效果,麻醉藥在不斷更新換代。②用復合麻醉劑彌補單一麻醉劑的缺陷,達到對動物機體損害小且麻醉效果好。相信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提高,吸入麻醉在動物臨床上的應用將會普及開來。無論在養殖場還是實驗教學手術,從豬到其它大動物身上,臨床應用依然是非吸入性麻醉。隨著科教的發展,相信更多技術將運用到豬的麻醉手術中。■(編輯:趙曉松)
與其他藥物相比,中獸藥具有獨特的抗菌機理,在防治腹瀉時注重保護病豬的消化功能,實現祛邪但不傷正。以四黃止痢顆粒為例,該藥由黃連(抑制多種細菌和病毒)、大黃、黃柏(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病菌)、板藍根、黃芩(抗病毒、抗菌和抗真菌作用)和甘草等提煉濃縮制成,具有清熱解毒和涼血止痢之效。臨床實踐發現采用該藥治療豬腹瀉可及時有效止瀉,盡快恢復病豬的消化功能,降低其死亡率,可作為防治本病的首選藥物。■(編輯:趙曉松)
10.3969/j.issn.1008-4754.2015.05.013
李博巖,男(1992-),農學學士,貴州大學全日制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礎獸醫學藥理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