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蕾
江蘇省泰州興源電力設備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泰州 225300
隨著改革開放的影響日漸深入,我國的經濟發展進程和法治進程都有了重大突破,新興的經濟法學,在我國法治社會的發展中占有重要位置,經濟法學作為一個新時代的產物具有集經濟、法律、管理于一體的優勢。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大家對經濟法學的重視程度也大大加深,也引發了大家對其研究討論方法發展的方向進行反思。由于當前對經濟法學的研究太過重視理論研究,但單純的理論體系對經濟法學的解釋太過空洞,脫離了社會實際需要,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本文試著從實證研究方法的角度對經濟法學研究作初步探討。
傳統的經濟法學研究太過于注重對宏觀、單純的理論方面的研究,脫離了實際需要,因而理論對實際的指導作用太過有限,所以對經濟法學進行實證研究以彌補理論研究上的不足,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但對于經濟法學的實證研究方法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和強大的生命力每個人的看法總是不盡相同的,所以筆者的論點必然會受到質疑。有人認為對于實證的過度關注,會出現單純研究實證卻缺乏理論支持,進而導致經濟法學研究太過于膚淺的現象;對實證做的研究不能提升研究的水準,只能使當時的問題得以解決,當所關注的實踐內容不再是熱點的時候學者就會尋找新的實證這樣就會造成對策式理論的產生,但對策式理論只能帶來經濟法學界一時的繁榮,是不具有強大生命力的。
所以經濟學的實證研究方法的生命力和高度問題是當前大家的主要憂慮,筆者認為:第一,對于經濟研究法的生命力應該體現在對于現實存在的問題的解釋和解決方法上,傳統的研究方法雖說對于理論的研究更加深入但傳統的研究方法太過于脫離實踐,不能做到與時俱進,不能應對中國多變的經濟法的未來,這樣的研究那就更加沒有生命力和高度可言了。第二,當前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但是違反經濟法的事件卻還是時有發生,這就要求我們的立法和司法過程與實證問題緊密結合起來,所以在這個時代我們經濟法學和實證的結合就更加重要了,只有真正立足實證,把握實證才能真正具有現實意義,所以筆者認為經濟法學的實證研究方法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高度的。
近年來,隨著經濟法學研究的日漸興盛,涌現出一大批以經濟法學社會地位、經濟法學價值、經濟法學存在的意義等為主題的研究論文與學術著作。那么這些研究所選擇的主題又是如何產生的呢?這其中不乏有大部分論文的選題都是通過對一些學術書籍的閱讀、引申得來的,甚至會出現一些“舊瓶裝新酒”的現象將他人寫好的論文拿過來直接改寫一下就行了。這些方式得來的選題,往往是過于熱衷于構建理論體系,脫離了社會實踐,忽視了中國的具體國情。有些經濟法學學者喜歡借鑒、吸收外國的先進理念和經濟法學知識,這沒有錯,但是,我們在吸收外國的經濟理念時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立足中國當前國情,選擇適合中國特色的選題方法。經濟法學研究不應是僅從宏大的理論出發,更應該立足中國當前的國情,只有結合國情選出適合的主題才能使經濟法學的研究真正落于實處,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經濟法學的選題應立足于中國的基本國情,不能脫離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存在的問題,要多關注社會上的一些熱點問題,對其中涉及到的經濟學問題進行吸收總結,作為論文的選題。例如,“王海打假事件”,1995年,山東青年王海通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關于消費者若購買假冒偽劣產品可向經銷者索要加倍賠償的規定,他故意四處購買假貨然后向銷售者索求雙倍賠償。由于王海這種知假買假的行為帶有明顯的投機牟利的心理,所以在社會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各方人士對此意見各異,中國消費者協會對他的行為持贊揚態度,并頒發給了王海第一個“消費者打假獎”,同時許多支持者認為王海這一行為屬于消費者積極維權的行為,使不法商家制假售假的行為有所收斂。也有許多反對者認為王海這種個人打假謀取暴利的行為是不道德的,購假索賠與商家私了是不合法的等。還有一些其他的社會熱點比如,有些因為產品質量嚴重不過關導致消費者健康受到侵害的行為,像是有些劣質奶粉造成大批大頭嬰兒,危害嬰幼兒身心健康;有些明星利用自身的明星效應收取高額報酬,為一些不良商家的假冒偽劣商品代言,引發購買狂潮后又爆出質檢不合格的丑聞;有些食品添加有害身體健康的添加劑等行為。再比如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加大執法監督力度的行為,像是價格聽證會,藥品監管等。經濟法學者可以通過加大對上述社會熱點現象的關注,立足中國國情,抓住這些引發爭議的點,通過篩選綜合作為自己論文研究的選題。
相比于選題的確定,論題的論證過程顯得更加重要。經濟法學的論證的過程是作者主題的最佳體現,是對作者思想觀點清晰的闡述過程。如果把選題比作骨架那么論證過程就是在骨架上增添血肉,是論證的過程讓選擇的主題變得豐滿,愈加的活靈活現。區別于傳統的從宏觀處著眼,構建單純的理論體系的經濟法學研究方法,本文選擇的實證研究方法要求從現實中的具體實踐出發,從社會上具體的例子出發,做出有理有據的研究。經濟法學實例研究方法的具體的實踐包括:對具體的社會熱點進行論證、對社會中具體存在的經濟學案例進行論證、對有爭議的問題進行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論證等。
在各種研究方法中對社會上具體的經濟學案例的研究尤為重要。原因如下:第一,經濟法學者通過研究大量的社會經濟案例,通過對其進行分析,清晰的闡釋,為司法機關的立法、執法提供借鑒意義,這是經濟法學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例如,有這樣一個案例,丁某,李某,劉某和王某合伙投資一個公司,其中丁某,李某和劉某各出資五萬元,王某以勞抵資五萬元。之后企業由王某進行經營,但規定有超過五萬元的財產流動要經過四個人的共同同意。半年后,王某以合伙公司的名義向某工商銀行借貸十萬元,之后劉某提出要將自己的一部分公司資產轉移給趙某,王某不同意,但最終少數服從多數,公司其他人同意了,王某要求退出公司。之后公司因經營不善每況愈下,又向銀行貸款6 萬,最終倒閉,產生了一系列的糾紛,那么這些糾紛該如何解決呢?面對這類較為復雜的問題就需要經濟法學者對其進行分析作為司法機關判定的借鑒。第二,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者經濟權益受到侵害的現象時有發生,經濟法學者應對一系列案例進行分析,為不懂法的消費者指明方向,為其維權行為提供依據。
通過對經濟法學實證研究方法的探討發現其具有重大的利用價值和及其強大的生命力,更加符合當前中國經濟社會賦予經濟法學者的責任,更能為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一些問題提供有效地解決方案,使新興的經濟法學健康發展并且逐漸走向成熟,為更多的消費者找到維權的依據,維護我國社會的長治久安,幫助國家更好的推進依法治國的方針,使國家出臺的方針政策更加結合人民實際,獲得廣大人民的支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李友根.經濟法學的實證研究方法及運用[J].重慶大學學報,2012,14(5):56-58.
[2]賈懷志.淺談經濟法學的研究方法[J].赤子,2014,22(2):46-52.
[3]左玉玲.對經濟法學的研究方法的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1,12(3):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