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國合伙企業財產的法律規制*
李華耕
新余學院政法學院,江西新余338004
摘要:本文從合伙共有財產的組成為切入點,系統的闡述了合伙共有財產的相關法律問題,旨在促進合伙共有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合伙共有;財產的性質;破產處理
基金項目:*本文為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二五”(2012年)規劃項目《合伙企業財產的法律問題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2FX22)。
中圖分類號:D922.291.91
作者簡介:李華耕(1963-),男,江西新干人,本科,新余學院政法學院教師,教授,研究方向:民商法。
一、合伙共有財產的組成
對于合伙財產的組成,一直以來都是眾說紛紜,直至今日,已經形成了兩種說法,其一,認為合伙共有財產應當由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分別是合伙人投入的財產以及合伙人經營積累的財產,例如王利明認為:為了經營共同的事業,合伙人一起構成的一切權益、利益以及財產,合伙共同財產是依照合伙協議有各合伙人共同向合伙投入的財產和在經營的過程中合伙人共同積累起來的財產。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合伙財產應當包含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分別是合伙投入的財產,合伙通過經營和積累所得到的財產以及在經營過程中合伙人的出資。筆者認為,合伙人在經營過程中的出資究其本質來說還是合伙的人投入的財產。《民法通則》第三十二條規定:合伙人投入的財產,由合伙人統一管理和使用,合伙經營積累的財產,歸合伙人共有。正因如此,我們認為應當由兩部分共同構成合伙財產,這樣做,能夠對于合伙財產有一個更為容易的界定。
二、合伙共有財產的性質
對于合伙共有財產的性質,現階段也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合伙共有財產的積累應當歸所有合伙人共有,這種共有是一種按份共有,另一種觀點認為合伙共有財產應當是一種共同共有,眾所周知,所謂的按份共有又被稱為分別共有,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對一項動產或不動產實行的按照份額所享有的所有權。筆者認為,按份共有只是一種自圓其說,合伙在經營積累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財產只能是共同共有。首先,共同共有并沒有說這種份額是不存在的,只是在共同共有中,這種份額在共同共有中已經成為了潛在的份額了。在合伙解散或是在資不抵債的情況下,才會出現有關于合伙共有財產的份額問題。合伙經營積累的財產在合伙關系存續期間,應當由所有合伙人共同管理和使用,合伙人不能主張共同共有。對于合伙經營所積累的相關財產合伙企業必須共同享有管理的權利,也要共同享有該義務,也就是各合伙人不能主張按份共有。這樣與合伙企業設立的初衷相違背,也不利于合伙企業的發展。其次,作為一種人和性的組織,合伙人的內部約定是促進合伙發展的最有效的途徑。我國物權法的相關規定指出,合伙人之間如果沒有簽訂的明確的約定或者約定存在不明確的地方的時候,對于按份共有人來說,他可以請求對該物權進行分割。如果合伙人能夠隨時要求分割其在共有財產中的份額,那么對于合伙人來說,必將是一個不利的后果,也不利于將合伙企業發展壯大,還會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在共有關系存續期間,合伙人無重大理由的情況下,不能分割其在共有財產中的份額,如果有重大理由必須要分割的,如果給其他合伙人造成了損害,那么應當給予其他合伙人相應的賠償。正因如此,共同共有對于保護合伙人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對合伙的發展也是更為有利的。再次,共同共有對于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按照按份共有來說,共同合伙人中的任何一個合伙人存在共同債務或是存在個人債務的時候,應當按照雙重優先的原則進行。如果將合伙的財產定性為按份共有,那么如果合伙人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就會對那些喪失具有優先求償權利的債權人和合伙人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正因如此,在進行合伙民事行為的時候,合伙債權人在與合伙進行民事行為的過程中,由于不能及時理解合伙人的其他債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事主體與合伙交易之間存在的風險。
三、合伙人共同投入的財產的性質
《民法通則》第三十二條規定:“合伙人投入的財產,由合伙人統一管理和使用。”合伙人投入的財產即合伙人的“出資”,是合伙設立時資金的來源和合伙發展的基礎。由此可以看出,關于合伙人投入的財產性質法律只規定了一點,那么就是統一進行使用和管理。
四、合伙企業財產破產后的處置
(一)在處置合伙人共有財產的時候,應當合理的界定合伙企業的財產破產范圍。這對相關債權人的利益息息相關,因此,科學合理的配置財產是非常重要的。根據我國的《破產法》規定的相關內容我們可以退訂,合伙企業財產應該屬于合伙企業的全部財產,這里要包括破產申請后到破產程序終結前所得的所有財產。除此之外,在界定合伙企業的破產財產范圍的時候一定要將合伙企業破產財產的構成要件弄清楚。應當明確的是在破產程序終結前、破產宣告時和破產宣告后的合伙企業的財產歸屬,這些財產還必須是能夠強制執行的財產。
(二)處置合伙企業破產后的財產。根據相關的立法,我們可以退訂合伙財產是合伙人共同所有的,也正因如此,在處置破產財產的時候合伙人應當享有同樣的、平等權利,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單個合伙人是不能獨自的處置自己的財產份額。除此之外,雖然我國相繼出臺了相關法律,但對于很多實際問題還沒能完全解決。這就需要相關機關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明確合伙企業也是一個相對獨立的企業個體,其次應充分借鑒國外成熟的有關合伙企業破產財產處置方面的規定。
[參考文獻]
[1]何丹.論我國合伙法律制度的現狀及完善構想[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14: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