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序
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自勞動法合同法正式實施以來,我國各大企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一些中小企業的規模逐漸擴大,大型的影響力也在與日俱增,勞動法合同法為我國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也要看到,我國企業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勞動法合同法的部分內容對我國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國企業無法采取正確的措施應對勞動法合同法的帶來的挑戰,將被驅逐于市場之外[1]。
在新勞動合同法當中,嚴格規定了勞動者的試用期限和服務期,企業不得擅自更改試用期或以非正當理由解聘勞動者。新勞動合同法給予了勞動者充分的自由,勞動者對于自己的服務期限擁有較大的決定權,同時,勞動者將不會被單位以不正當的理由解聘,勞動者的解雇受到法律的保護,極大地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在進行人員招聘的時候,必須要嚴格遵守勞動合同法中對于人員選拔的相關規定,否則將會違反勞動合同法。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可以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需要延長勞動合同期限,防止人才的流逝,增強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的認同感與忠誠度,有利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信任感的增強,并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新勞動合同法體現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新型勞動關系,為未來勞動關系的構建指明了方向,為規范勞動力市場、保護勞動者權益、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調整企業經營管理行為提供了法律保障。當前大多數企業低勞動成本的發展模式成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主要優勢,但從長遠來看,低勞動成本這一特征并不是企業獲取長遠發展的內在動力。低勞動成本的發展模式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挑戰,比如勞動總量供需矛盾日漸突出、生產成本持續增加、員工素質偏低等,阻礙了企業的長遠發展。新勞動合同法要求企業轉變發展模式,樹立新的勞動成本觀點,以創新能力作為企業發展的動力,為企業提供了一條發展思路,有利于企業增強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取得競爭優勢。
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體現出了我國企業的良性發展態勢,但隨之也誕生了其他新的社會問題,典型表現為我國社會貧富差距的拉大,使得基尼系數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居高不下,加大我國社會的不安定因素,阻礙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國內經濟發展的基礎是低廉的勞動力,這代表我國工人工資分配上面臨著不平等,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勞動力所處的弱勢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短時期內根本無法解決這一問題。新勞動合同法對工資標準、勞動合同終止的經濟賠償、員工經濟幫扶和勞動關系的解除等方面都做了明文規定,意在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提升勞動者的社會地位,保障社會的公平性。
新勞動合同法在實施以后,加大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難度,當前大多數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用新勞動合同法,企業必須要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才能獲得持續健康的發展。新勞動合同法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難度主要體現以下三個方面:受企業規模的限制,過于嚴格的勞工標準將增加勞動力成本,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營;按新勞動合同法規定,企業應當在試用期滿之后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當一年后實際就業卻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將認為是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大多數企業對于這一種勞動合同的簽訂采取規避的態度;新勞動合同法對于合同的終止規定了更加嚴格的制度,其中包括終止合同的經濟補償,增加了企業的負擔。
新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間的工資必須要符合法定標準,用人單位所給出的工資比參考三個標準,即本單位相同崗位的最低工資、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以及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從而嚴格規定了企業支出的薪酬。此外,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時,需按照勞動合同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再加上企業在人員培訓上所投入的成本,這無疑是增加了企業的勞動成本,阻礙企業的良性發展。
新勞動合同法禁止企業與勞動者簽訂短期合同,企業可接受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合同,并增加了企業與勞動者解除無固定合同的難度,只有在雙方協商以后,企業才能與勞動者通過書面的方式確定解除勞動合同,這限制了企業的用工權利。而且對于不規范的勞動合同,勞動者可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但企業卻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增加了企業的用工風險。
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給企業帶來了積極與消極兩個方面的影響,針對消極影響,企業只有積極尋找解決辦法,才能促進自身的進一步發展。
[1]刁慧娜.新勞動法的公平性以及對企業發展影響分析[J].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11,02: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