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媛
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重慶 400033
(一)依法制定用戶協議。用戶協議基本上屬于格式合同,在格式合同中,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會弱化自己的義務,甚至制定免責條款,但這種條款的效力在實務中是不能得到認可的,因此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要認真依法制定合同,明確各方權利義務關系,使其合理、合法。
(二)審核網絡交易主體資格。該義務實際上重點應該是對網絡交易賣方資格的審核,因為賣方基本上是受害者,這個審核,只能是一個形式上的審核,因為賣方可以是經過國家審核注冊的法人,也可以是獨立的自然人,根據買方所承擔的義務,如果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承擔的是實質性的審核,不僅在操作上很困難,從權利義務對等的角度來說,也存在權利義務不對等的現象。
(三)審核在線登陸商品的義務。商品種類繁多,總量巨大,同樣的,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也只能對商品的形式進行審查,實質性的審查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才能做出。
(四)儲存與保管交易信息。為維護雙方權益,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應該在一定時間內保存交易信息,以便提供證據。
(五)補救與取證。在已經發生了侵權行為后,需要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積極進行處理和補救,配合提供證據。
隨著網絡交易發展的日益完善和專業化,網絡交易衍生出各種推廣方式,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針對不同的市場需求和業務發展對網絡交易業務進行分類,如阿里巴巴在原有“淘寶網”的基礎上,又開辟天貓商場,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更有保障的服務,進入天貓商場中的賣方,準入門檻更高,需要繳納高額保證金,并且在線下有實體店業務,整個進貨渠道來源非常明確,每年均要支付給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相關費用。為更好的促進業務,賣方會付款給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進行宣傳頁面推送,放于首頁推薦等。根據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在之前的網絡交易中,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處于發展階段,處于免費或不盈利的一個狀態,因此就不能過分苛求網絡平臺交易商對網絡交易主體的資格和商品進行實質性的審核。但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業務日益完善,網絡交易商可以從中獲取高額利潤,如阿里巴巴上市后,阿里巴巴市值已高達2613 億美元,并且隨著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自身實力的不斷強大,他們也能夠不斷完善自己平臺的服務器,進行更高級的信息處理。并且,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能夠提供的業務范圍也不僅限于實體的商品買賣,還有一系列金融業務、代繳費業務、各種其他收費業務,所涉及的金額也日益增大,如何保障賬號及資金安全也成為了一個新問題,因此對他們來說,其監管義務應該發生改變。
在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基本義務里面,審核交易主體資格、審核在線登陸商品、儲存與保管交易信息、補救與舉證等,都可以認為是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一個監管義務。由于整個電子商務的發展,交易市場的進一步成熟,交易環境和交易業務范圍發生了變化,因此網絡交易商的基本義務也要隨之發生改變,以規范整個市場秩序。除了之前提到的幾個義務之外,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還應有如下監管義務:
(一)對交易主體資格和商品進行實質性的審查。但該義務的存在僅限于對享受了相應權利的主體而言,如淘寶網上面的普通個體賣家仍然不能進行實質性審查,因為審查難度大,而且淘寶網的定位和性質就是一個進出準則較低的平臺,但可以適當監管,比如對消費者反饋情節嚴重者,可以撤銷其在淘寶上面進行市場交易行為的主體資格,并將其個人信息拉入黑名單,該個體不得獲得再次進入交易市場,作為賣方開展經濟活動。
(二)構建安全網絡平臺。近年來,隨著網絡的發展,利用互聯網實施犯罪的現象日益嚴重,電子商務活動日益活躍,同樣也有很多犯罪行為發生在該領域,這些犯罪行為大多是利用網絡平臺和系統的漏洞,盜取交易方賬號密碼,達到竊取他人金錢的目的。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要配備專業的網絡平臺管理員,對整個系統進行不斷的調試、監控和維護,以降低系統被侵入風險,保障交易雙方的資金安全。
(三)及時公布信息義務。在已經發生的案例中,出現過在消費者對某商品出現大量投訴,但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對此置之不理,并且幫助刪除相關帖子,使得其他消費者繼續購買該商品,導致經濟損失的發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在一個商品或相關服務發生問題,出現大量投訴時,要及時公布相關信息,告知消費者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避免其他的消費者為此承擔經濟損失。
(四)認真審核商品相關信息。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仍然負有一定對商品的審核義務,對于明顯虛假宣傳、夸大商品功能和欺詐性的宣傳,經審核后不允許發布,如已經發布的,責令修改。要認真通過各種數據,反饋該商品的真實信息,禁止通過雇傭他人刷信譽的手段提高商品購買量和賣家信譽的行為,給消費者一個真實的商家及商品信息評價。
[1]齊愛民.電子商務法原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2]王軼堅.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基本義務分析[J].八方論壇,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