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金龍,張靜靜,倪真真
基于COBRA的角接觸球軸承仿真分析
董金龍1,張靜靜1,倪真真2
(1.中航工業哈爾濱軸承有限公司 研發中心,黑龍江哈爾濱150025;2. 中航工業哈爾濱軸承有限公司 工程技術部,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借助COBRA軟件對某角接觸球軸承的游隙和結構參數進行了仿真分析,大大減少軸承的接觸應力和滾道磨損發熱量,縮短了設計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
COBRA分析軟件;角接觸球軸承;接觸應力;游隙
COBRA軟件是基于非線性擬動力學理論編制的一款滾動軸承分析軟件,能夠對軸承的接觸應力、油膜厚度、工作游隙等進行分析,并能夠自動建立軸承ANSYS溫度模型,利用ANSYS FEA模型的反復計算迭代,分析出相應的溫度場和應力分布圖。疲勞壽命計算采用了最先進的基于應力的壽命模型,壽命系數的確定采用1992STLE理論,使軸承的計算壽命更加準確。為軸承優化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縮短了軸承產品研發周期。
滾動軸承廣泛應用于各種機械裝備中。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特別是某些特種新型裝備向著更高速度、更高溫度、更長壽命的方向發展,為了更好預測軸承的動態特性,需要借助COBRA進行仿真分析,通過分析對軸承設計進行改進,可以大大縮短設計周期,提高生產效率。

圖1 COBRA軟件啟動界面
COBRA軟件由J.V Poplawski、S .M Peter和R.G.FLOWES研發,本程序可以對高速軸承或轉子系統建立具有5個自由度的計算模型,分析中可以考慮軸承裝配、滾子的圓度誤差、局部傾斜引起的軸系變形、潤滑和STLE壽命系數等因素[1-2],適用于深溝球軸承、角接觸球軸承、圓柱滾子軸承、圓錐滾子軸承等軸承的分析,分析的結果包括接觸應力、壽命、保持架所受的沖擊載荷、油膜厚度等,還可以分析循環工況以及軸承對轉子系統或軸承箱產生的變形、應力等影響[3]。COBRA軟件可以自動建立軸承的ANSYS溫度模型,利用ANSYS FEA模型的反復計算迭代,分析出相應的溫度場和應力分布圖。
COBRA采用右旋正交坐標系。該坐標系顯示把Z軸作為軸的旋轉軸,并定義從左向右為正方向。X軸的正方向向上,Y軸的正方向是垂直紙面向外(朝向視者)。采用軸向位移量對角接觸球軸承和圓錐滾子軸承施加預載荷。從左向右建立軸系,用第一個軸段的左端點為坐標系的原點,所有的接觸角以原點的順時針為正。
下面以某角接觸球軸承為例進行分析。
該軸承在150℃的工況下,軸承游隙為0.14mm,內圈轉速11 156r/min,外圈反向轉速13 218r/min,軸向載荷為13 000N,徑向載荷為15 000N,計算保持架的載荷,內、外滾道的接觸應力,鋼球載荷,滑滾比及軸承壽命。
軸承內圈、外圈材料為8Cr4Mo4V,軸承主要結構參數見表 1。

表1 角接觸球軸承主要參數
根據以上參數數據,通過COBRA進行仿真分析得軸承壽命,并繪制出保持架的載荷分布,內、外滾道的接觸應力分布,鋼球載荷分布以及滑滾比,如圖 2~5所示。
軸承內、外圈接觸應力分布如圖 2所示,圖2中橫坐標為軸承鋼球位置角,縱坐標為內、外滾道接觸應力。

圖2 內、外圈接觸應力分布
軸承保持架的載荷分布如圖 3所示,圖 3中橫坐標為軸承鋼球位置角,縱坐標為保持架沖擊載荷。

圖3 保持架載荷分布
軸承鋼球載荷分布如圖 4所示,圖 4中橫坐標為軸承鋼球位置角,縱坐標為鋼球載荷。

圖4 鋼球載荷分布
軸承鋼球的滑滾比如圖 5所示,圖 5中橫坐標為軸承鋼球位置角,縱坐標為軸承的滑滾比。

圖5 軸承鋼球的滑滾比分布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軸承接觸應力將近為2 400MPa,滑滾比高達2.5,很可能發生套圈工作表面快速剝落及滾道表面燒傷等危險。
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通過COBRA進行軸承結構優化分析,得到優化后的軸承內、外圈接觸應力、鋼球載荷分布及滑滾比分布如圖6~8所示。

圖6 軸承優化后的內、外圈接觸應力

圖7 軸承優化后的鋼球載荷分布

圖8 軸承優化后滑滾比分布
由以上優化分析圖和COBRA計算結果可知:軸承壽命最長時,設計游隙為0.05mm,接觸應力為1859.3MPa,軸承滑滾比為1,壽命為3085.4h,滿足了客戶的設計要求。
(1) 通過COBRA高級高速優化分析軟件可以對軸承結構進行優化分析,并得到良好的軸承力學性能,成功地解決了由于軸承前期設計參數不合理導致應力過大,磨損過熱以及壽命短等問題,滿足了主機客戶對壽命的要求。
(2)采用擬動力學仿真軟件COBRA對角接觸球軸承進行仿真,可以直觀地了解鋼球與內、外圈、保持架之間的作用載荷;通過研究角接觸球軸承的應力分布,準確模擬了軸承的動態特性,為軸承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縮短了產品研發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
[1] 王黎欽.滾動軸承極限設計[M].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3.
[2] 楊沛然.流體潤滑數值分析[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
[3] 彭 波,王黎欽,崔 立,等.角接觸球軸承分析模型的數值求解[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9,41 (3):370-374.
(編輯:鐘 媛)
Simulation analysis of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 based on COBRA
Dong Jinlong1, Zhang Jingjing1, Ni Zhenzhen2
(1.Bearing R&D Center, AVIC Harbin Bearing Co., Ltd., Harbin 150025, China; 2.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partment, AVIC Harbin Bearing Co., Ltd., Harbin 150025,China)
With the help of COBRA softwar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clearance and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a certain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 was made.Contact stress of the bearing and wear heat of raceway were both reduced greatly, so that the design cycle was shortened with high effciency.
COBRA analysis software;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 contact stress; clearance
TH133.33+1
B
1672-4852(2015)01-0044-03
2014-10-15.
董金龍(1988-),男,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