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銘暉
嚴管干部 提升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實效
文 / 王銘暉
思想政治建設是領導班子建設的靈魂,貫穿于黨的建設始終。宜賓市堅持把從嚴教育管理監督干部作為“關鍵環節”,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時刻保持思想純正、品行端正、為官清正,以優良作風和良好精神狀態投身“四個全面”的宏偉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一些黨員干部之所以出現種種問題,從根本上講是理想信念缺失造成的。必須把從嚴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過多種配套銜接、靈活多樣的方式幫助黨員干部“補鈣壯骨”,堅定“三個自信”。
推進教育培訓制度化。堅持把黨性教育納入全市黨員干部培訓必修課,要求黨校或高校集中培訓干部期間,1/3以上時間用于黨性、道德、作風、廉政“四項教育”,以不間斷、高密度的信念教育擰緊思想“總開關”,讓干部在思想上畫出紅線、在行為上明確界限,保證不逾政治底線、不過道德底線、不踩法律底線。
堅持教學形式生動化。主動研究并適應新形勢下干部隊伍的思想狀況和心理狀態,創新和豐富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依托南溪黨性教育基地、李莊抗日教育基地、漢王山監獄廉政教育基地等開展情景黨課、警示教育、現身說法等體驗式教育,增強教育的吸引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注重干部教育常態化。把干部教育寓于日常工作之中,干部教育內容進辦公室、上工作案頭,做到時時提醒;寓于平時的談心談話之中,及時發現掌握干部思想作風狀況;寓于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中,大膽使用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有力武器,引導黨員干部敢于同各類違反黨內政治生活原則和制度的現象作斗爭。
干部選任關乎一方發展,選賢任能,必須從嚴要求、從嚴把關,確保選拔任用的干部靠得住、過得硬、能放心。
嚴格標準,鮮明用人導向。必須嚴格遵照“三嚴三實”要求和“好干部”標準,堅決執行省委“六個重視選用、六個堅決不能用、六個堅決調整”的要求,旗幟鮮明地支持和使用敢于擔當、個人干凈、堅持原則、踏實肯干、不跑不要的干部,讓那些熱衷搞人身依附、抱大樹攀高枝,拉幫結伙、請客送禮,為官不為、不敢擔責、不愿干事的人沒有市場。
嚴格程序,堅持客觀公正。科學合理的程序,是確保公平公正選拔干部的基礎。宜賓市全面實施“先談話推薦、后會議推薦”的推薦方式,建立個別談話、民主測評、模型化分析、綜合比選的干部考察辦法;全面推行干部選任工作紀實、干部選拔任用有關事項報告和干部選拔任前預審制度,實行“五必審”,防止“帶病”提拔干部。
嚴格紀律,匡正用人風氣。嚴明的紀律是選準用好干部、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有力保障。必須強化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全程監督,不斷改進選人用人監督檢查方法,開展干部選任、執行干部政策、貫徹“四項監督”制度專題檢查;嚴格落實選人用人“一報告兩評議”制度,扎實開展拉票賄選、跑官要官、干部檔案造假、干部違規兼職等七項專項整治,堅決整治和嚴厲查處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讓干部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干部培養“嚴是愛、寬是害”。縱觀干部成長規律,“鍍金式”、“溫棚式”的培養,造就不出堪當大任的好干部,基層一線和艱苦環境始終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培養平臺。
在開放前沿提升膽略。緊扣省委“三大發展戰略”和市委“2365”戰略,根據產業發展需求、干部成長周期和班子結構需要,聚焦國內高端教育資源和對外開放前沿陣地,在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浦東干部學院,精心設計“兩化互動、統籌城鄉”,“創新驅動促發展轉型”,“工業強市和項目推進”等專題課程并實地參觀考察浦東、蘇州、昆山等工業園區,促進年輕干部開闊眼界、更新理念、推動發展。
在艱苦環境中磨礪意志。越是條件艱苦、環境復雜,越能磨練干部的品質,考驗干部的毅力。根據年輕干部崗位特點和培養方向,積極選派年輕干部到屏山、興文和對口援建的甘孜州等條件差、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開展移民、扶貧、維穩等工作;開展市級部門與鄉鎮基層年輕干部雙向互派掛職鍛煉,促進年輕干部在經歷風雨中見世面、長才干、出業績。
在實踐一線中增強才干。建立和完善基層干部培養選拔鏈,把干部有計劃地選派到信訪維穩、招商引資、征地拆遷、項目工程等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經受考驗,在實踐一線加深對社情民意的了解,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提升駕馭全局和處置復雜問題的能力。

宜賓市科技文化中心 張光金/攝
對干部從嚴監管,是關心和愛護干部的體現。通過嚴管班子隊伍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往往具有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效果。必須以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讓干部時刻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思想自覺和警醒,防止小毛病變大問題。
強化“一把手”監管。健全完善“一把手”履職行權監督制度、試行考察人選聯合預審和黨政正職“雙責聯審”制度,全面推行單位“一把手”財務、人事、物資采購、工程項目和執法審批“五個不直接分管”制度,探索試行“一把手”依法行權績效評估,切實扎牢“權力”的籠子。
強化重點領域監管。針對權力運行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建章立制,進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規范“三重一大”程序,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國有土地出讓及政府投資項目招投標管理意見》等制度,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機制。
強化日常監管。建立領導班子定期分析研判制度和干部全覆蓋談心談話制度,開展經常性提醒告誡,對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干部,采取約談、函詢、誡勉等方式教育提醒。加強對干部的動態化日常監督和考核,出臺了《作風建設“五個一”保障機制》《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監督十條措施》等制度,特別是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力量,創新搭建正風肅紀“隨手拍”作風監督平臺,倒逼干部轉變作風、一心為民。
強化群眾監督。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一切工作成效的檢驗標準,積極為群眾評判搭建平臺,創新開展以“企業家評環境、代表委員評班子、基層干部評領導、黨員群眾評干部”為主要內容的“四針對四評議”活動,對評議結果好的前10個單位進行通報表揚,對評議結果較差的20個單位、41名干部進行批評教育并責令限期整改,取消了整改后群眾滿意度不高的3名縣級干部和4名科級干部當年年度考核評優資格。同時,重視正向激勵,提拔重用45名優秀年輕干部遞進培養對象和優秀鄉鎮黨委書記,充分激發了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
(作者系中共宜賓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