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馮雅可
城鄉“聯姻” 百姓享福
文 / 本刊記者 馮雅可

城鄉代表鄭重簽約
“多謝你們讓社區居民吃上了放心菜!”
“應該是我們感謝社區為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這不是應酬客套,而是發自內心的感恩。對話的兩方,一邊是城里人、一方為莊稼漢,所有背景與生活的差異,在這一刻像拼圖般奇妙地組合在一起,呈現出互補后的完美。
一切的開端,源于內江市中區6月10日舉辦的一場“黨建聯姻·攜手共進”啟動儀式。儀式上,城鄉代表簽訂了20多個對接互助項目,將城市與農村的優質資源交匯融合。
這也意味著內江市中區在探索農村基層黨建試點的棋盤中布下了重要一子。
“被列入試點縣區,這是一份光榮的任務,更是一種壓力,一份責任。”內江市中區委書記官健深感任務艱巨,他在1月9日召開的市中區委十三屆二十一次全委會上表態,要舉全區之力推進農村改革試驗,破解發展制約難題。
官健說,要把推進農村改革試驗作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確保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供銷社綜合改革、完善基層黨建和村民自治等六項改革任務,改有所進、改有所成。
試點區“一把手”如此重視,承擔“調整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村轉社區等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兩項試點工作的區委組織部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我們必須直面農村黨建存在的問題,改出一條激發黨建活力,造福百姓的新路子。”區委組織部副部長申太友說,農村發展更需要黨員的帶動,不少鄉村黨員作用發揮差、產業薄弱,村民增收困難,作為農村改革試點,首先要把農村黨建改好、改實。
為此,內江市中區借鑒城市區域化黨建工作的成功經驗,打破地域限制,發揮各自特長,探索出“四個結對”模式:
“街道+鄉鎮”、“社區+農村”結對,通過互派干部掛職,了解掛職地人才、市場、產業產品等資源情況,制定互惠互利政策,如農產品采購、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旅游資源開發等,搭建信息平臺,將城市、農村可共享、可互助互利的項目展示在平臺上,便于群眾知曉、選擇。
“兩新+農村”結對,主要將農村剩余勞動力有組織地輸入到企業,讓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相對穩定。企業和農村制定優先于雙方的互惠政策,并將政策以活動對接形式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同時加強黨建資源互補。
“機關+農村”結對,通過機關單位下派黨建指導員等方式,幫助農村發展經濟。
藍圖勾勒得再美好也不過是紙上談兵,關鍵是要落到實處。經過幾個月的摸底與籌備,內江市中區組織部終于在6月10日“亮劍”——正式啟動城鄉黨建“聯姻”。內江市中區牌樓街道與朝陽鎮便是此次城鄉黨建“聯姻”的主角,一邊是全國示范社區,一邊是產業發展大鎮,可謂是“強強聯手”。
朝陽鎮洪家寺村村民陰敏將自家種植的青椒帶到了“聯姻”現場,一筐筐個大鮮嫩的青椒,讓牌樓街道的社區居民直點頭。“一看就是好椒,價格還比菜市場便宜。”“我們村種的蔬菜水果全是生態無公害,你們放心吃!”讓朝陽鎮的農產品直供牌樓街道,社區老百姓吃得舒心,農村種植戶不愁銷路,雙方皆大歡喜。
這只是城鄉黨建“聯姻”的冰山一角。
根據前期走訪調查,城鄉兩方根據對方需求分別梳理出了六大版塊的互助項目,每個版塊還分為若干個子項目。
“星火就業”、“便民趕街”生態農產品超市、“文化新村”送文化進村、“春耕秋收”農忙志愿者行動、“春蕾”進城務工子女就學幫扶、“農業黨建特色基地”建設等項目由牌樓街道承擔。以“星火就業”項目來說,牌樓街道轄區有各類單位及企業78家,在城鄉黨建結對共建后,各單位企業將提供一定數量的就業崗位,為村民進城務工給予幫助,以解決朝陽鎮村民就業難題。而“春蕾”計劃則是由牌樓街道轄區的五所中小學校,在學生入學時期來朝陽鎮設立咨詢點,為村民子女求學解讀政策、提供幫助。這些實實在在的支持,直擊村民所想所需。
同時,朝陽鎮也肩負著自己的使命,“朝陽鮮”農副產品、“朝陽樂游”鄉村旅游、“朝陽農耕”快樂農業體驗、“朝陽漁趣”垂釣、“愛心手拉手”城鄉互助、“朝陽金土地”土地流轉等項目,從吃住到觀光,從交流到投資,都將為牌樓街道居民敞開大門,給予最大的優待。
“聯姻”的出發點,在于街道有資金、信息、技術等優勢,農村也有大量農產品、勞動力輸出,兩者有效對接,便能破解城鄉可利用黨建資源分布不均難題,達到互助促進、互利共贏的效果。
這步棋走得如何?當局者道出了自己的感受。“這個改革,讓我們想到而做不到的事情變成了現實,而且涉足的不僅僅是眼前的利益,未來的生計都有了著落,村民咋能不歡喜!”朝陽鎮下板橋村支書謝長明說,自古以來都是“三資”進城,村里的人才也紛紛跳出農門,農村僅靠自身資源及政府扶持,要想發展壯大是很困難的,如今開展黨建“聯姻”,“三資”也陸續進村了,猶如給農村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這是所有村民意料之外的。
洪家寺村支書陰文義也看到了發展前景,他認為農村更應該抓住這次機遇,多向街道取經,特別是電商交易這一塊,“我們不能守舊被動,要主動出擊。”陰文義說,由于電商的發展,很多價格波動影響著村民的收入,可惜大部分村民連電腦都沒碰過,更別說利用電商平臺銷售。現在村民銷售渠道還很單一,外界信息更新也不及時,有的大老板開個車來收購,開的價低于市場價,村民吃了虧也只有干瞪眼。
“只要我們能支持的,責無旁貸。”牌樓街道黨工委書記漆傳榮斬釘截鐵,他認為,“聯姻”沒有終止之日,雙方都是施惠者,更是受惠者,取長補短方能攜手向前。
據了解,內江市中區在牌樓街道與朝陽鎮先試先行的基礎上,將在今年9月全面啟動其余街道、鄉鎮的黨建結對共建工作。為保障該項改革試點工作的推進,還將城鄉黨建結對共建工作納入年終考核目標任務,對取得的好的經驗和成效進行總結,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再次分析,查缺補漏,總結提升。
用內江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莫冬虎的話來說,就是舉全市之力,讓城鄉“聯姻”的余溫持續發揮作用,讓“組織建設互促、黨建載體互用、扶貧幫困互助、科學發展共贏”的基層黨建新探索開花有果。
責任編輯:史瑞

城鄉攜手,百姓得實惠。(夏若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