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加慶
堅持問題導向 優化服務功能
文/毛加慶
針對基層黨組織“無錢辦事、無處議事、無力干事、無心管事”問題,武勝縣委牢固樹立“抓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按照“大抓黨建、抓大黨建”的工作思路,加大黨建經費投入,全面優化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著力構建基層黨建工作新常態。
堅持將財力向基層傾斜,加大投入力度,保證基層黨組織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服務。實行經費保障制度,嚴格按照省、市規定標準足額落實黨建工作經費;拓寬基層增收渠道,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在全縣推廣村級集體經濟“五種發展模式”,力爭50%以上的村消除“空殼”;完善長效經費管理辦法,確保黨建經費專款專用、規范有序、合理支出。
大力實施“活動陣地提檔升級”行動,保證基層黨組織開展活動、議事決策有場所。大力開展特色基地建設,著力推進黨建品牌長廊建設,建設以白坪——飛龍鄉村旅游度假區為樣板的15個功能完備、主題鮮明的黨建特色示范基地,切實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進陣地達標建設,按照鄉鎮主導、縣財政補助的辦法,預算專項資金,新(改)建村(社區)活動陣地150個,確保全縣549個村(社區)活動陣地實現全部達標;推進運行規范建設,配齊遠程教育設備,實現遠程教育站點正常使用率達100%、入網率達100%;全面推進“一本兩簿三冊”規范化建設,保證村級黨組織黨內活動開展、聯系服務群眾、文本檔案管理等工作規范有序。
抓住“選育管”關鍵環節,進一步優化基層黨員干部隊伍結構,著力打造服務基層發展的中堅力量。選優育強帶頭人,從全縣機關優秀年輕干部、選調生中選派100名“第一書記”到村幫助工作,并深化“千名基層英才”培育計劃;依托鄧小平城鄉發展學院、廣安農村干部學院和縣委黨校等平臺,對全縣黨務干部、村(社區)干部、大學生村干部和村級后備干部進行普遍輪訓;管好激活基層干部,探索建立村(社區)干部和后備干部“德”行檔案,實施村(社區)干部履職痕跡化管理,使村(社區)干部不出問題、少出問題;建立完善村(社區)干部待遇正常增長機制,落實村(社區)常職干部養老醫療保險補助和離職補貼,激發干事創業活力;從嚴教育管理黨員,探索建立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動態管理臺賬,嚴格把控發展黨員數量、年齡、學歷和類別;對黨員干部進行全覆蓋培訓,逗硬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確保黨員教育常態化。
大力落實基層黨建工作的主體責任,加壓驅動各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和“一把手”盡職履責。建立組織體系,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建辦牽頭協調,行業系統具體指導,有關部門積極參與的工作體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基層黨建工作格局;健全責任體系,全面明確各級黨組織領導班子、黨組織書記、班子成員抓黨建工作的具體責任、履職方式及追責情形,逗硬追究責任;完善考評體系,建立“1+N”黨建工作考核評價體系,明確N項考核評價指標,堅持和深化“三級聯述聯評聯考”制度,分類考核評價,分類明績定效,分類獎優罰劣。
(作者系中共武勝縣委書記)

高規格建設的活動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