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建軍
果斷“亮劍”護民利
文/吳建軍
5月22日,內江市紀委監察局網站權威發布:“近期,資中縣紀委對公民鎮太平寺村黨支部書記陳小勇進行立案調查。經查,陳小勇的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紀,其中部分問題已涉嫌犯罪。日前,資中縣紀委已將陳小勇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陳小勇是發生在群眾身邊腐敗案件的一個縮影。今年,內江市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對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案件,堅決查處,決不姑息。
最近,內江市中區紀委監察局開出“罰單”,受罰的對象是該區伏龍鄉的4名干部。4人不是什么“小官巨腐”,而是因在“低保”問題上出了“漏子”、栽了“跟斗”。
“這4名干部有的未嚴格落實相關政策規定,有的履責不到位,最終受到了相應處分。”內江市中區紀委副書記高斌坦言,區紀委堅決查處給吃“低保”亂開“綠燈”的黨員干部。
區紀委在倒查責任中,發現該鄉黨委委員、分管社事工作的副鄉長張某某,因履職不到位,導致該鄉橋上社區出現大比例已不符合享受低保條件的人員未被清退的問題,其行為違背了黨的紀律,鑒于其主動交代違紀問題,態度積極端正,確有悔改表現,決定免予其黨紀處分。而其他3名同志,則分別被給予行政警告處分、黨內警告處分和嚴重警告處分。
“低保關系群眾切身利益,不管是誰,一旦發現問題必須堅決糾正。”高斌說,“去年以來,市中區紀委將督查城鄉低保納入常態化監督之中,確保了低保公開公平、陽光運行,真正把低保發給了最需要的人。”

隆昌縣胡家鎮組織開展涉農政策宣傳
征地拆遷、工程項目等是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又一重點腐敗領域。
2012年,資中縣紀委根據群眾舉報,查處了14名黨員干部在該縣工業園區征地拆遷工作中,通過“空掛上戶”、偽造拆遷檔案、虛增丈量面積、更改房屋平面圖等方式,騙取拆遷安置補償資金的系列腐敗案件。該系列案件的查處為國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2000余萬元。目前,這14名黨員干部均已受到了相應處理。
內江市堅持懲防并舉,建立“積極預防、系統治理”機制,實行“一崗雙責”、“一案雙查”,倒逼“兩個責任”落地;市、縣(區)建立反腐敗協調機制,整合辦案力量,實現由“單兵作戰”向“協同作戰”轉變;出臺《領導干部問題線索管理規定》《領導干部問題線索集體排查辦法》等制度,切實加強對案件線索的分類管理,創新辦案體制機制,實行重大案件“下查一級”的工作方法,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案件。
近年來,內江市把查處涉及“三農”資金案件的重點放在農村基層干部吃拿卡要、貪污農民專項補助資金、私分集體資金或集體資金挪為私用以及鎮、村干部利用職務之便收受村民賄賂等案件上,加大查處力度。
在案件查辦中,內江市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作用,積極創造條件支持村務監督委員會在其職權范圍內開展工作;強化對基層紀檢監察部門辦案的指導,改進辦案方法,提高辦案水平;全面開展全市范圍的涉農資金專項整治行動,加強對涉農資金分配使用情況的全程監督。
內江市紀委常委、市監察局副局長李斌認為,堅決查辦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震懾腐敗分子,才能贏得群眾信賴。同時,要堅持抓早抓小,及早發現問題,以啄木鳥的精神,嚴明黨的紀律,醫治“病樹”,保護“森林”。
今年1—5月,內江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處置問題線索243件,立案176件,同比上升10.7%,處分105人。其中,查處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8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