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雷怡安
簡政放權提速記
·本刊記者 雷怡安
2015年10月8日,武侯區新政務服務中心正式啟用。新的政務服務中心擁有9000余平方米的辦證中心,2100余個地下停車位,一流的政務服務環境再次刷新數個省內“第一”。然而,改變的不僅僅是硬件設施,武侯區政務服務中心將“互聯網”思維引入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全面提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速度,實現了全區行政許可審批100%集中。
武侯區新政務服務中心是四川在簡政放權道路上的一次成功實踐。
2015年6月,為深入推進行政審批改革、投資審批改革、職(執)業資格改革、收費清理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教科文衛體領域相關改革、監管方式創新,四川省政府再次下發了《四川省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和進度,壓實主體責任,推動各項改革從重數量向提高“含金量”轉變。
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和進度,壓實主體責任,推動各項改革從重數量向提高“含金量”轉變。

圖/CFP
2008年武侯行政審批局成立之時,全區民營企業每年增加4000家左右,到2014年,這個增量達到12000家。“武侯區民營經濟實力居全省第一,近年來,新注冊的企業仍在快速增加,因此,前來辦理各項業務的企業數量就大大增加了。”10月8日,站在新的政務服務中心大樓里,武侯區行政審批局局長謝存亮向記者介紹道。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的同時,武侯也面臨著尷尬:僅1000多平方米的辦證大廳每天要迎接2000多人次的辦理量,業務多,場子小;由于政務服務中心地處居民區,周邊道路狹窄,也造成了群眾擁堵和停車難等問題。不僅如此,更深層次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受場地不足的影響,武侯目前仍有國稅、地稅等14個政務分中心散落在轄區各處,并未在原政務中心歸口,給前來辦事的群眾造成了不便。“諸如國稅、地稅等業務,是每個企業必辦的,卻沒有辦事窗口在原政務中心,導致企業辦事要反復跑路,反復提交材料,費時又費力。”
謝存亮說,不少群眾都對此有意見。

武侯區新政務服務中心于10月8日正式亮相。圖/廉鋼
正式啟用的新政務服務中心,其智能化和快捷化體現在各個方面。尹文祥是成都某電氣公司的工作人員,9點鐘他準時出現在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在大廳服務臺填了辦事事項后,服務臺工作人員告訴他,將進行手機短信叫號,請他注意短信提示。不一會兒,尹文祥收到了信息,他拿著營業執照、稅務憑證和組織機構代碼證來到了工商局的窗口。每一個窗口都專設了一個華為的平板電腦,在電腦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所辦業務的工作人員姓名、所屬單位等基本信息。點開來,辦理評價、服務承諾、崗位職責、辦事指南、我要投訴等功能一應俱全。
“以前辦理公司這些事務,要跑幾個部門,工商、稅務……現在“三證合一”了,確實很方便。”尹文祥所說的“三證合一”正是《方案》中有關商事制度改革提到的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
40分鐘后,尹文祥所要辦理的業務全部辦齊,對于這一次的體驗,尹文祥非常滿意,他說:“辦事效率高了,方便我們老百姓。”
新政務服務中心共有四層,大樓一層左右兩側分別是行政審批區域和工商注冊區域,二層包括社保業務和公安辦證兩個區域,三層分別是國稅、地稅辦事區域,四層則是政務服務智能化的核心區域,包括電子監察室、呼叫中心、3D實景政務大廳、網格化服務管理監管中心等。
而武侯區打造的“武侯服務”平臺包括市民中心信息展示、智能化服務、線上政務服務和政務OTO服務四個部分。全新的政務服務實現了行政審批的智能化和現代化,利用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一個全新的“武侯服務”新平臺正式上線,在實現政務服務升級換代的同時,也給辦事群眾提供更多的便捷。
6月出臺的《方案》預示著從今年開始,全面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將在全省大力推行。
在6月16日舉行的全省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省長魏宏直言,四川一些地方該放的權還沒有放,已出臺的簡政放權措施尚未完全落實到位。“中梗阻”現象存在,“最后一公里”還沒有完全打通,“最先一公里”也存在問題。
問題顯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審批多、耗時長”的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目前雖然省本級保留的行政許可僅281項,是全國項目最少的省份之一,但涉及企業和群眾辦事的帶有審批性質的行政管理事項仍然不少,用紅頭文件設定的各種隱性變相審批依然存在。
二是投資項目并聯審批制度運行還未實現預期。個別重大項目通過特事特辦確實審批得很快,但大量項目審批推進仍然緩慢,有的項目單項審批時間不長但關聯審批時間漫長。
三是前置性審批依舊過多過亂。互為前置的一些“連環套”還沒有解開,一些企業申請核準前須先向有關部門申請辦理的前置條件太多,部門間信息共享難,且互相不認對方的規定。
四是省市縣三級審批聯動提速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一些多部門關聯的行政審批權,“你放我不放”等問題比較突出;有的下放項目的具體邊界、行使主體比較模糊,申請人不得不多頭跑、多級跑、反復跑;有的項目審批層級、環節和程序依舊很多。
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導致民眾對簡政放權有極高的訴求。據省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開展的四川“簡政放權”政策落實情況專題調查顯示:98.1%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應該“簡政放權”。

政務服務大廳一角。圖/廉鋼
目前四川全部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共205項,其中省設立的收費項目僅8項,比2012年底減少81%,也是省級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最少的省份之一。僅去年6月以來停收和免收的2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就在全省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約5億元。
四川瀘州好孝心社會看護有限公司在開業僅半年的時間里,就收回了成本。公司工作人員曾雪琴說,公司的成功正是因為抓住了瀘州開展商事制度改革“先照后證”試點的機遇。“去年12月公司一創辦就先領了營業執照,然后再去辦理其他證照,不然至少耽擱1個多月才能開業。”瀘州推行的“先照后證”審批改革,讓工商登記前置許可項由原來的130項大幅縮減為13項。“直接破解了工商登記前置審批項目繁多,證、照互為前置的困局。”四川省工商局局長萬鵬龍說。
今年4月,四川宏達房地產公司到眉山市政務服務中心住建局窗口申辦施工許可。窗口人員在初審合格后,通過網上審批系統開展并聯審批,兩天內便辦結。而在過去,這樣一個審批許可至少20天以上才能辦結。
從20天縮短為2天,原因何在?四川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行政權力網上運行監管處處長陳福國介紹道:“投資項目審批累計法定時間在600天左右,導入并聯審批機制后,審批時間縮短為近300天。”據悉,四川各地開展并聯審批后,審批時間提速一半以上。
為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四川省還通過“簡政放權”,提升企業競爭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四川省弘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在2006年參與一個電站項目招投標時遇到了一個“尷尬”:當時,該公司具有施工總承包二級資質,但該項目招標時卻設立了其他幾個專業承包二級資質要求,導致他們連報名資格都不具備。“實際上,這就是‘人為設檻’造成的市場不公平競爭。”公司董事長趙城說。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最近幾年推進行政審批體制改革時規定,只要企業具備施工總承包資質,就可以直接申請其總承包資質覆蓋范圍內的所有專業承包對應的資質。
審批制度的改革和提速,不僅提升了職能效率,更轉變了工作人員的態度。在四川省政務服務中心,一名前來辦理項目審批的企業員工告訴記者:“現在工作人員態度真的好很多,問問題都能得到很好的回答,不再推三阻四。”對于政府部門的優化服務,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四川東方水利裝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項目經辦人李強,他說:“現在到工商部門辦理審批,工商部門的人員還要指導我怎樣辦理,一點也不擺‘高架子’,辦事情方便了很多。”(責編:李卉嬪)
鏈接
負面清單、 權力清單、責任清單
厲以寧
根據國際上的經驗,在簡政放權工作中可以向西方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學習如何制定負面清單、權力清單、責任清單,這對于促進我國行政審批管理制度規范化是有意義的。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制定是為了告訴市場主體(包括企業和個人),在市場準入方面什么是不可從事的或不可介入的。這也就告訴了市場主體,負面清單所載明的就是底線、禁區。
政府的權力清單明確了政府及其部門的權力邊界和行使職權的方式。政府的權力清單意味著政府在治理時,必須先有法律法規的授權,法無授權不可為。如果政府在行政活動中越過了法律法規授權的邊界,那就是政府的違法。
政府及其部門的責任清單,更加明確、更加具體地載明政府的法定職責,即政府必須做什么、怎么做,這是政府及其部門的職責所在。也就是說,在政府的權限范圍內,法定的政府行政責任是必須履行的,否則就是政府的失職。(作者系中國著名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