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利華 王衛兵
臺州市人民檢察院,浙江 臺州 318000
?
反腐新形勢下反貪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對策
項利華王衛兵
臺州市人民檢察院,浙江臺州318000

摘要:反貪工作是懲治腐敗、凈化風氣、弘揚正義的必要手段,而反貪工作是檢察院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之實現,以及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開展。長期以來,偵查手段的匱乏、偵查能力不高、辦案依賴口供等狀況制約了反貪工作的進一步發展。當前反貪工作又面臨著諸多困境,對此,本文分析了當下反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有效應對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反貪工作;偵查;程序;證據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旗幟鮮明、態度堅定、領導有力,并把反腐工作列入決策重點,從戰略上予以高度關注,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上打出“組合拳”,注重頂層整體設計和系統規劃,扎實推進反腐敗行動。幾年來,我國反腐成果顯著,民風黨風有較大改善,但是,腐敗頑疾一日未根治,反腐工作一日不得停息。檢察機關,作為反腐敗戰斗的一線部門,任重而道遠。因此,我們應正確理性分析當前中國反腐敗現象和形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定反腐敗斗爭的決心。同時,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新形勢下反腐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
一、新形勢下反貪工作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1.行賄罪之“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規定。我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明確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規定為行賄罪的構成要件之一。近年來,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飛速發展,行賄手段和方法層出不窮。“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規定日益不能滿足打擊行賄犯罪的需要,甚至因為很多行賄行為沒有滿足“不正當利益”的要求,導致有“罪”不能究,在一定程度上放縱了行賄行為,滋生了腐敗。另外,對于反腐敗來講,受賄當然要打,但對于行賄也不應縱容,要一視同仁。行賄罪與受賄罪是對合犯罪,兩者之間存在內在的邏輯結構和本質的聯系。但在行賄罪中,刑法把“利益”界定為“不正當利益”,而在受賄罪中,則包含了“正當利益”。若因“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規定,打擊受賄犯罪而姑息行賄犯罪,有失公允,不利反腐敗的深入人心。
2.職務犯罪手段呈現專業化、智能化和新型化。隨著社會發展,當前職務犯罪手段不斷更新,犯罪行為更加專業和隱秘,出現了許多新型的犯罪方法。
3.犯罪分子的反偵查能力和意識不斷增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隨著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查水平的提高,犯罪分子的反偵查能力也在不斷進化,犯罪形式更加隱秘,口供突破難度不斷加大。舉行賄案件來講,許多行賄人認為只要守口如瓶、堅守口供,檢察機關就會束手無策,“乖乖放人”。又如,受賄人與行賄人的“權錢交易”不馬上兌現,而是承諾一定時間,將收錢與辦事的時間人為拉長,故意掩人耳目。
4.逃避刑法規定,打擦邊球。職務犯罪相關法律規定不能完全及時地涵蓋全部犯罪行為,故犯罪分子為了逃避法律制裁,認真“研究法律”,掩蓋犯罪行為。如為逃避受賄罪中“干股”的處罰規定,受賄人未實際出資,而采取以自己名義銀行擔保貸款的方法達到“出資”,鉆法律空子,逃避制裁。又如以高息放貸的形式,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以超出正常利率的利息將錢借給他人,獲得高收益。
1.律師會見制度的影響。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律師會見的制度,且規定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時不需要偵查人員陪同,不被監聽。本著保障犯罪嫌疑人權利的律師會見制度本意雖好,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務犯罪偵查工作的進行。例如在某檢察院辦理的受賄案件中,辯護律師故意干擾偵查機關正常訊問犯罪嫌疑人,頻繁會見犯罪嫌疑人。又如,在某案件中,律師慫恿犯罪嫌疑人翻供。辯護律師在偵查階段的這種有違法律規定和職業道德的行為,導致了犯罪嫌疑人拒供翻供的形象增加和深挖擴線的難度加大。
2.刑事強制措施執行中遇到的問題。
(1)七日內報請逮捕,過于倉促。《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中規定偵查部門應在拘留七日內報請審查逮捕,而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檢察院刑事拘留期限一般為十四天,可延長一日至三日。在偵查實踐中,七日內報請逮捕的要求過高。
(2)刑拘、逮捕等強制措施執行的問題。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拘、逮捕等刑事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而在實踐中,由于公安機關抱著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心態,對于檢察機關自偵案件的強制措施懶于或者不愿意執行,導致檢察院自偵案件的刑拘逮捕等強制措施基本由自家執行,處于程序“違法”狀態。
3.辦案力量弱,偵查手段落后。職務犯罪案件涉及面廣,犯罪手段和方法層出不窮,特別賄賂案件對口供要求極高,因此,案件的初查、審訊、外調等工作要求辦案部門投入較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是,由于編制不到位、財力有限等原因,反貪部門長年人手不足、偵查力量弱、裝備落后,無法全力面對新形勢反腐敗的高要求。另外,近年來,在科技強偵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但偵查手段和偵查技術裝備落后的問題仍然很突,偵查信息平臺建設仍不理想,如移動定位裝備、身心監護儀等實戰設備仍未配備。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案件查辦的效率和質量。
4.案件信息保秘難度大,查處、取證困難。案件辦理涉及部門、環節重多,而保秘工作是一項系統、全面的工作,涉及紀律、道德、技術等諸多因素,因此案件保秘工作難度極大,以致走漏風場、案件信息泄漏的情況難以避免,導致被調查對象事先準備、出逃、隱匿證據等問題的發生。例如,在近年我市查辦某市副市長的案件時,由于該案涉及多單位、多部門、多人員、多環節等,難以避免的造成案件信息泄漏,以致本案相關證人為逃避責任出逃境外或隱匿證據等行為的發生,給案件的查辦、取證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二、新形勢下反貪工作的建議及對策
依法辦案既是法治社會的必然要求和保證公平正義的基礎,又是對反腐敗部門的自身保護。在新形勢反腐敗的高標準嚴要求下,依法文明辦案,顯得尤為重要。如在溫嶺煙草局長蔣某某“洗澡死”事件中,死者家屬聚眾鬧事,聲稱死者系被刑訊逼供致死,但經多部門嚴格調查,發現該案查辦機關嚴格依法辦案,并無違法違規辦案行為。
堅決貫徹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支持和保障律師依法執業,確保依法文明辦案。保障犯罪嫌疑人基本權利,保障其律師會見權利是新形勢反腐敗、打擊職務犯罪的必然要求。但面對頻繁發生的律師慫恿犯罪嫌疑人翻供拒供、幫助被辯護人隱匿證據的行為,在保障律師會見基本權利的同時,也應完善相應的律師會見監督等機制,以促進權利的合法、合理行使。例如,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律師會見不得陪同不被監聽,在保障律師會見不被監聽的同時,建立律師行業自查機制,監督律師會見,以防律師會見時“胡言亂語”,發表不負責任言論。
我國法律賦予檢察機關諸如刑拘、逮捕、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多種強制措施,我們應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嚴格依法適用強制措施。同時,出于辦案實際的需要,也應合理靈活運用強制措施。(1)靈活運用強制措施期限。如刑拘措施。《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對刑訴法的刑拘期限做了更深入的規定,規定偵查部門在刑拘后七日內報請上一級偵查監督部門審查逮捕,但在實際辦案中,七日大限要求極高,是否可以考慮向偵監部門“借”時間,延長報捕時間。(2)規范強制措施執行。對于刑拘、逮捕等強制措施的執行,在實際中,處于“違法”狀態,往往由檢察機關自已執行,而不是公安機關執行。這種“違法”執行,嚴重影響了案件的查辦質量,應及時規范強制措施執行,杜絕隱患。(3)合理運用監視居住。刑事訴訟法規定了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但在實際辦案中,出于安全、成本、財力等多種考慮,基本沒有采取監視居住強制措施,可以說是“自廢武功”。
隨著犯罪分子反偵查能力和反偵查意識的增強,傳統的偵查手段和審訊謀略日漸難以適應新形勢下反腐敗的需要。加快科技強偵建設、豐富偵查手段、加強偵查技術裝備的配備和應用,成為當務之急。針對職務犯罪偵查機制存在的問題,就是要以反貪、反瀆部門為主體,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加快偵查一體化工作機制建設步伐,充分發揮偵監、公訴、法警、技術、監所、政工、紀檢等部門的職能作用,全面提高辦案的質量和效率。此外,在調動檢察院偵查力量的同時,應加強與紀委、公安、工商、稅務等部門的溝通協作,有效整合反腐敗可利用資源,不只把反腐敗當作紀委檢察的職能工作,實現在全民反腐敗。
打鐵仍需要自身硬,反腐還需要人來反,具體工作只得相應的人去做。做好職務犯罪偵查工作,必須建設一支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深厚的法律知識、豐富的辦案經驗、嚴謹的工作作風的高素質專業化偵查隊伍。面對層出不窮的新的犯罪手段,反腐敗隊伍應及時充充電、升升級。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反腐利劍需常磨,反腐斗士須自省。總之,雖然反腐敗工作任重而道遠,充滿未知和荊棘,但是相信在人民群眾和法律的支持下,我國反腐敗戰爭一定會取得圓滿勝利。
[參考文獻]
[1]吳海寧.試論當前反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法制博覽,2013.11.
[2]劉莉芬.社會管理創新視角下反貪工作職能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12.10.
[3]舒洪水,吳紅崗.論破解反貪工作三大瓶頸的對策與出路[J].中國檢察官,2011.12.
[4]田萬祥,孫衛勇.論當前反貪工作中存在的難題及對策[J].中國檢察官,2012.11.
[5]李佳妮.論“利用余勢”臨時起意的取財行為的定性[J].法制與社會,2015.7.
[6]楊小炎.反貪工作中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山西省政法干部管理學院學報,2014.3.
[7]朱小芹,張云霄.反貪工作偵查信息化、裝備現代化探析[J].人民檢察,2012(20).
[8]李小波,溫銘泉.反貪工作在新刑事訴訟法實施背景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法制與經濟,2012.11.
[9]徐喜林,徐棟.法治反腐:中國反腐新常態[J].中州學刊,2015.2.
[10]尹耿昂.當前反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法制與社會,2012.04.
作者簡介:項利華(1984-),男,漢族,浙江臨海人,法學學士,臺州市人民檢察院偵查二處副處長。
中圖分類號:D9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5)31-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