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磊全州縣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廣西 全州541500
新刑訴法在法律曾面建立了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這對職務犯罪的偵查取證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與要求。從犯罪心理突破并巧用訊問方式是職務犯罪案件的關鍵,常常對涉案犯罪嫌疑人進行政策攻心并進行法制教育是偵查人員慣用的手段,目的是使犯罪嫌疑人能坦白地交代犯罪事實。在庭審中,辯護律師常常把偵查人員進行政策教育所使用的言辭進行傾向性理解或者斷章取義,從而達到讓庭審法官與旁聽群眾認為偵查人員使用了威脅并引誘的訊問方式,并要求對該言辭證據予以排除。
新刑訴法對犯罪嫌疑人作出有罪供述的自愿性進行有效保障。犯罪嫌疑人沒有法定的義務協助國家查明案件事實真相,是否愿意陳述,并作出何種性質的陳述,完全由犯罪嫌疑人自由選擇。偵查模式從在“涉案者是理所當然的關鍵證據來源,訊問犯罪嫌疑人則是獲取有罪證據的基本且關鍵手段”的理念指導下形成的[1],應因時制宜地進行轉變為在以人性化和保障人權的訊問理念基礎上進行重新深思建構。
情報信息中心分析人員在公安網上瀏覽信息,發現廣西等城市發生數起夜間盜竊商鋪財物案,引起情報分析人員的高度警覺,分析人員主動擴大情報信息搜索范圍,對近期周邊地區同類案件進行細致的爬梳,根據作案時間、地點、手段等要素進行綜合分析,將案件逐個標注出來,形成一幅具有指向性的“犯罪地圖”,通過對“犯罪地圖”的研究發現,犯罪活動有向湖南、貴州蔓延趨勢,通過向基層隊所發出預警,密切監視其行動,最后將嫌疑犯一舉抓獲。從案件偵破中發現,偵查人員不是被動地隨著案件走,而是在犯罪人還沒有在自己的轄區作案時,就已經通過增殖性情報信息找出了犯罪行動規律,進心了精確有效的打擊。
1.偵查活動能動性體現不同
通過有專門的情報信息檢索與人力資源情報經營,將一個個表面看似“孤立”的案件關聯起來,進行“橫向聯合”與“縱向聚合”、表層與深層多形式的比對研析,使諸多“個案”形成一個系統,實現情報增殖并從中發現具有規律性的線索指導偵查。這種以情報為先導,從點到面、橫連縱聚的偵查模式既能引導精確打擊,又可以預先防范,極大的體現出偵查主動性特征。
2.犯罪追蹤的范圍不同
情報導偵犯罪追蹤范圍已經從殺人、強奸、搶劫、暴力襲擊、嚴重盜竊等主要罪行延伸到相對輕微的違法犯罪上,包括賣淫、乞討、公共場所酗酒及其他輕微違法行為,并被廣泛地適用于流竄犯罪、外來人口犯罪和跨地區大范圍跳躍式犯罪。而傳統的偵查模式主要適用于殺人、放火、爆炸、投毒等因果關系較為明顯的案件;適用于在一定范圍內連續發生的系列性案件等[2]。
檢察機關內部可以借鑒美國紐約警察局經驗,設立專門的情報信息工作機構,從設置層面講它直屬于檢察長或指揮中心相關領導,可以有效兼顧偵查指揮中心有關規定以及職務犯罪偵查實際需要,不用改變現行檢察機關領導格局,宜于強化偵查部門、舉報中心等橫向部門和各基層院職務犯罪偵查部門縱向部門的聯系與協作,避免情報信息單一而影響線索的真實性從而增加工作的風險性。
如今,“數字化生存”理念形成以及計算機網絡的廣泛應用,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最高人民檢察院應該要借助網絡平臺,以各省職務犯罪偵查機關的偵查指揮室為中心,建成一個覆蓋全省、市,并能夠實現與其他部門、單位互聯的高速信息傳送主干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出地級院和基層院的信息平臺,充分運用互聯網為職務犯罪偵查情報信息工作服務。
1.社會跟蹤調查與資料匯集法
通過現場調查針對社會現象搜集數據,同時可以對某個情報信息進行長期跟蹤,通過不斷調查了解充實相關信息,最后通過對掌握的零散信息內容匯集整理,提出可行的案件偵查方案。
2.系統分析與歷史比較方法
情報系統各個側面與總體,可通過引進系統論等方法,進行分析與評價、規劃與設計。如情報機構對情報產品進行測試,對索引方式與檢索系統進行分析、試驗與評價等。情報信息工作機構根據已查處的某類案件犯罪情況與規律,經過系統分析推導出其它區域部門、同樣職務人員可能犯罪的同一領域、手法,為其他院查處此類犯罪提供偵查思路。同時情報信息要通過橫向聯合、縱向聚合尋找案件規律,這就要用到歷史研究與比較分析方法。
[1]吳宏耀.偵查訊問制度研究[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1(5):13.
[2]馬忠紅.情報信息的偵查模式與傳統偵查模式之比較研究[J].情報主導警務實踐與方法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