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方
鄭州大學法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
淺談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法律規制
王東方
鄭州大學法學院,河南鄭州450001

摘要: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核心,市場支配地位是競爭的必然結果。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競爭在增加市場活力,提高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科技進步,優化產業結構,改善經營管理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不僅使得市場失活,競爭下降,也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穩定與發展,因此筆者將通過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進行相關的探討,提出相應的法律規制。
關鍵詞: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競爭;壟斷

一、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概念
我國反壟斷法中市場支配地位是指經營者在相關市場內具有能夠控制商品價格、數量或者其他交易條件,或者能夠阻礙、影響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能力的市場地位,而對于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反壟斷法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只是通過列舉的方式以“不公平”,“沒有正當理由”列舉了幾種違法行為,以及國務院反壟斷組織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這種概念不明,列舉有限,主觀判斷的方式很難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有本質的把握,因此筆者認為在研究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規制問題時,首先應對其概念有準確的表述。有學者認為,所謂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是指為了維護企業自身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獲得企業的最大利益,而用擁有的市場支配地位來實施禁止或者限制競爭的行為。對于此概念,筆者認為在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主體認定方面,以企業作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主體,是不是縮小了主體范圍?企業不等同于經營者,而對于經營者的認定是采用行為標準還是采用身份標準?這直接關系到反壟斷法的規制范圍問題,而筆者傾向于采用行為標準,即一般主體。因此我認為,所謂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是指任何以損害,消滅已經存在的競爭者,或者通過提高強化市場壁壘,阻止排斥潛在可能的競爭者進入市場為目的,以其取得的市場支配地位控制,阻礙,影響其他競爭者進入市場的行為。
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表現形式
我國反壟斷法第十七條雖列舉了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七種具體情況,但是壟斷價格,差別待遇,掠奪定價,獨家交易,拒絕交易等一系列新型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形式日益嚴重,可見單從立法例已無法有效的規制,而通過判例的方式,主觀標準又很難統一,因此對于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規制是多方面的,不僅涉及到對其概念本質的把握,而且還涉及到立法資源,執法力量的運用以及經營者自身的誠實信用,社會責任,以及人民群眾的自覺監督。
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規制問題分析及相關建議
我國反壟斷法規定由反壟斷執法機構依法對涉嫌壟斷行為進行調查,而反壟斷執法機構包括商務部反壟斷局,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和反壟斷局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筆者認為這種分權管理,多頭執法的共同責任制,在實行的過程中很容易造成權力的交叉重疊,而這種重疊又極容易造成職責不明,當涉及到追責問責的情況時,相關機關殆于承擔責任而相互推諉,當涉及到自身利益時又會出現,“爭權”,“搶權”的情況,這種尷尬局面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執法效率,造成執法資源的浪費。因此筆者認為,統籌執法資源,優化執法結構,構建一種多頭執法,統一執法的執法結構模式,勢在必行。
我國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規制的兩部重要法律是《反壟斷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前者自頒行之日起卻已經八年沒有經過修訂,而后者更是長達二十二年之久,這種立法修法的滯后性,顯然帶來諸多弊端。
我國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規制方式主要是依法追究其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以及刑事責任,其中以民事責任中的經濟處罰與行政責任最為常見,而刑事責任以其嚴重性與特殊性較之較少。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新型社會經濟法律關系的不斷增多以及涉案標的數額的不斷增大,當經濟處罰對經營者的損失小于其通過違法所得的“收益”時,那么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法律規制問題就閑的力不從心。鑒于此,筆者認為對于經營者經濟處罰力度是不是應該進一步加大?使經濟處罰力度適應于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用嚴格的經濟手段規制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我國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規定:行業協會違法本法規定,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處五十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可以依法撤銷登記。對于本條規定,筆者認為對于行業協會的違法行為,單以罰款以及撤銷登記兩種方式進行規制力度遠遠不夠,因為這并沒有懲治到相關利益人,而這種由罰款到情節嚴重時依法撤銷登記的處罰方式跨度太大,也不利于執法機構的把握。因此我認為應當在這兩者處罰方式中設立一種過渡式的追責制度,這種嚴格的追責制度不僅應追加對行業協會的相關責任人的追責而且應對相關經營者進行嚴厲的處罰懲戒。
加強立法工作,以法律為準繩規制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提高執法質量,加強執法者素質建設以及監管質量,切實保護社會公眾利益;完善行業自律,引導本行業的經營者依法競爭,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增強企業社會責任,經營者應當自覺遵法,守法,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樹立正確的義利觀,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公民應該積極行使自己的權力,舉報揭發各種違法行為,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李靖怡.我國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法律規制問題[J].法學論壇,2015(02).
作者簡介:王東方,男,河南駐馬店人,鄭州大學法學院2013級法學專業。
中圖分類號:D922.2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5)31-0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