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世來
輝南縣法律援助中心,吉林 輝南 135100
?
勞動法與勞動者的人權保障探討
范世來
輝南縣法律援助中心,吉林輝南135100

摘要:人類因勞動而產生了社會分工,產生了對勞動權利的追求。為了更好地保障勞動者的正常人身權益,國家制定了勞動法并賦予實施。勞動法的出現,平衡了勞動關系,也為勞動者的人權奠定了法律保障基礎。筆者結合《勞動法》,試對其中關于勞動者人權保護的相關內容進行研究。
關鍵詞:勞動法;人權;法律保障;勞動者

所謂人權,便是得到他人的尊重、實現自身的價值、按照自身所具有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所能獲得的權利。在古早的封建社會和中世紀時期,人們的人權意識尚未成形,相應的人權理論和人權制度也剛剛誕生,還不夠完善,人權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而在社會不斷發展完善的今天,人權的尊重和保護已經得到了國際的公認。我國也于1994年制定并頒布了首部《勞動法》,并在其后數年的應用中不斷對其進行修訂與完善,為勞動者們提供更加完善的人權保障。
一、勞動法與勞動者人權之間的關系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們的最終追求都離不開自身的利益。由此可見,人權的產生也源自個人對自身利益的追求。在社會這個復雜的大集體中,人權對于每個主體來說都是其自身權利力和其他主體的義務的有機結合。也就是說,勞動者A享受的權利來源于勞動者B履行的義務,勞動者B享受的權利又來源于勞動者A履行的義務。這樣的關系為利益的追求限定了范圍,奠定了人權保障的基礎。而塑造出這種關系的規定就是《勞動法》。若沒有勞動法,人權將得不到保障,人們肆無顧忌的追求自身利益,卻侵害了他人的權益。《勞動法》的出現,確認了個人及群體間可以享受的具體權利,明確了如何實現人權的保障,體現了國家在勞動者人權保護上的強大意志。
人權來自于人們對自身本性的追求,人作為一個社會主體而存在,物質與精神都是其生存所必須的要素,這取決于人所固有的自然屬性。然而,作為一種社會性主體,人與人之間又必然會形成各種各樣的復雜關系,并因此而產生利益上的矛盾和沖突。《勞動法》的誕生就是為了對其進行調整,即通過法律的強制性來規范每個勞動者的行為,緩和勞動者和勞動者、勞動者和雇傭者之間的矛盾沖突。可以說,勞動法在社會關系的調整上具有非常積極的應用意義,在勞動法的調解下,社會關系愈加和諧,勞動者的人權得到更加理性的保護。
二、《勞動法》中保障勞動者人權的具體表現
眾所周知,勞動者是否享有正當的就業權,將關系到勞動者未來的生存與發展。故《勞動法》在第十二條規定中提出,勞動者在就業時,用人單位不得因民族、種族以及宗教信仰的差異而歧視勞動者、拒絕勞動者就業。勞動者就業應該實現“平等就業”和“自主擇業”的目標,這是對勞動者最基本人權的有力保障。
所謂勞動者的受教育權,就是經職業培訓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的權利。《勞動法》對這項權利給予了保護,是為了提高勞動者的綜合職業能力。
勞動者付出勞動,換得等價的利益,因此獲得報酬是一種正當行為。勞動法對于獲得報酬這項權利給予了肯定,勞動者應該享受同工同酬待遇,若用人單位侵害其報酬權利,則要承擔相應的法規責任。
國際勞工組織在其公約中指出,勞動者應集體享有團結權、爭議權以及集體談判權三項權利;我國的《勞動法》則明確規定,勞動者具有自由結社權。除此之外,《勞動法》還在第七、八條中點明了勞動者對企業所具有的民主管理權。以上四項權利都是人權理念愈加完善的重要表現。
三、完善《勞動法》中人權保障的建議
《勞動法》在保障人權的整個過程中,依然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對于尚不完善的《勞動法》,可以通過聯合其他法律法規來實現對其中漏洞與空白的彌補。除了《社會保障法》、《勞動監督法》、《反歧視法》、《勞動合同法》等,還要加快制定并實施相關配套法律法規,通過系統性的人權維護體系來實現對勞動關系的有力調節。
我國當前正在不斷改革自身的經濟體制,努力向著縱深的方向不斷發展,這就使得國企與各大產業都出現了明顯的結構調整。在這一特殊時期,國家對于勞動力的需求有所降低,就業壓力隨之增大,這時需要加強對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保護,保證其可以成功就業。
勞動法應該是保障勞動者人權的法律,立法應以人權保護為核心來制定相關標準,而不是單純的增加具體的權利或義務。只有這樣科學的立法理念才能給予勞動者人權以最好的保護。
四、結語
《勞動法》以勞動者人權的實現為立足點,形成了以保障勞動者權利為核心的法律體系。它既規定了勞動者的主體權利及權利的具體內容,為勞動者人權提供了廣泛的保障;又在勞動者人權維護上有著堅定的原則性,更存在著與現實相符的操作可行性,尤其是其中部分條例對弱勢群體的人權保障,更體現出《勞動法》在人權保障上的靈活性。盡管我國的《勞動法》尚不夠健全,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對勞動者人權的保護將會越來越完善。
[參考文獻]
[1]宋琚.勞動法與勞動者的人權保障[J].現代企業文化,2013(09).
[2]劉文博,敦潔.試論勞動法與勞動者的人權保障[J].企業導報,2014(12).
作者簡介:范世來(1960-),漢族,吉林通化人,本科,輝南縣法律援助中心,三級律師,研究方向:勞動法。
中圖分類號:D92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5)31-02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