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博
青島大學法學院,山東 青島 266071
?
淺析德日行政程序法的不同
李豐博
青島大學法學院,山東青島266071

摘要:行政法典化早已成為趨勢,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行政管理的實際情況,有自己的法律文化傳統,但行政程序法的內容在很多情況下都是相通的,因此,相互之間就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由于手頭資料有限,加上能力不足,筆者希望簡單分析德日兩國的行政程序法的內容,筆者主要從行政程序法的架構出發,先談概念,接著說德日主要內容上的不同,以及內部程序和外部程序,實體法與程序法的比較,最后指出行政復議的特色。我國行政程序法的法典化也是不可逆轉的,我們必須為這一天的到來做好充分的理論準備。
關鍵詞:行政程序法;內容;比較研究;模式選擇

在二十世紀,世界范圍內出現了行政程序法典化的趨勢,當然我國臺灣地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也不例外。盡管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行政管理的實際情況,有自己獨特的法律文化傳統,但程序法治的要求具有普適性,這就是說,了解其他國家的行政程序法的內容對中國行政程序法典的制定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一、行政程序法的界定
行政程序法可以分為調整行政權力運作的方法、過程與時間限制等法律規范的總稱,也是程序法是保障實體權利義務如何實現的程序規范。學界對于什么是行政程序法基本上是沒有異議的,所以筆者不再就其概念再做評述。由于德日兩個國家對實體與程序的認識和區分差別太大,所以也就在行政程序立法上體現了出來。下面將會簡要論述一下,以求有一點新的感悟和發現。
二、行政程序法的頂層設計的甄選
行政程序法的制定在絕不同國家和地區大多都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德國的《聯邦行政程序法》從展開立法研討到法律的正式出臺共用了二十多年,這是不常見的;當然,而日本也是,二戰以后,日本才開始關注行政程序法的制定。經歷了三十多年的努力,在1993年11月,日本的《行政程序法》出臺。筆者認為,行政程序法與別的法律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它在內容上存在較大差異。德國對行政程序和特定種類行政行為都做了相應規定,也規定了程序內容和實體內容;而日本僅規定程序內容,外部行政程序,規定了行政的事前,事中程序,卻無事后行政救濟程序的規定。
三、外部行政程序和內部行政程序方的不同
外部行政程序型指只對于相對人權利義務直接相關的程序制度作出規定,日本采用的即是外部行政程序。日本1993年行政程序法出臺的較為緊湊,而且日本并沒有對行政機關內部關系作出規定。而內部行政程序型指只規定那些與行政相對人沒有直接關系的內部程序。必須指出的是,純粹的內部行政程序只存在于學理上,大多數是內部與外部并存的,這基本上存在于大陸法系國家,如德國,在德國行政程序法中,是以外部行政程序法為主,內部行政程序為輔的。比如1976年的《聯邦德國行政程序法》,僅在第一章的地域管轄和職務協助上以及第七章的名譽職務的工作和委員會上對內部行政程序坐出規定。其余章節是關于外部行政程序的規定。
四、行政程序法中實體與程序方面的不同
在德國,行政法法典化離不開行政程序法的制定,行政法的法典化也對行政程序法的體系及其內容起了決定作用。許多國家在嘗試行政法法典化的過程中,受其引導,行政法也可被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最后再使其法典化。但兩者被法典化的難易程度是不同的,程序法法典化相對于實體法法典化較容易一些。后來實踐證明,許多國家的行政程序法的實現了法典化。二戰以后,德國開始著手行政程序法的制定。筆者認為行政程序法的法典化是行政法的法典化是在同一個軌道上的。正如應松年所說“在大陸法系國家,基本上行政程序法典化都離不開先制定行政程序法,最后形成了實體與程序并存的立法模式。”德國就很典型,這與日本有很大的不同。
仔細查看1983年的《日本行政程序法草案》,很容易看出日本的行政程序法真是純粹性的有關程序方面的規定,這和一個國家的立法目標模式有很大關系,日本這種純粹的程序性立法是其自己的特色。德國由于對行政程序的理解不同于日本,所以才把許多實體內容加入到行政程序當中,所以德國行政程序法具有行政程序與行政法總則法典化的兩種功能。
五、行政救濟方面的比較
行政救濟屬于行政法上的法律救濟制度,指有關國家機關對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進行監督、控制和補救的制度。上文提到日本行政程序法規定了行政的事前,事中程序,而無事后行政救濟程序的規定。而德國1976年的《聯邦德國行政程序法》在第六章專門規定了法律救濟程序,即行政復議程序。對行政復議有不同界定:其一,它只是行政程序的一環,鑲嵌在行政程序法中;其二,它就是行政復議法。這正是德國行政程序法和日本行政程序法在這方面規定完全不同的緣由,第一種觀點體現了對行政程序事前、事中和事后整體規范的行政法理念;第二種觀點使得行政程序法將事前和事中程序作為行政程序立法的重心,這樣更有利于行政程序立法的專業化和技術化。
[參考文獻]
[1]應松年.行政程序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2]張興祥,劉飛,朱芒,何海波.外國行政程序法研究[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
[3]王萬華.中國行政程序法匯編[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
[4]應松年.外國行政程序法匯編[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李豐博(1992-),男,漢族,河南商丘人,青島大學法學院,研究方向:憲法與行政法。
中圖分類號:D95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5)31-0232-01